宋朝历史 蝗虫摄于皇威全自杀
Posted 宋朝
篇首语:遇到一些人,知道一些事,才能懂的理解与珍惜,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蝗虫摄于皇威全自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蝗虫摄于皇威全自杀
宋真宗被群臣“忽悠”:蝗虫摄于皇威全自杀
1016年夏天,北宋皇帝宋真宗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接到许多关于蝗灾的奏折,称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蝗灾,来势凶猛,危害极大。当时,宋真宗正在迷信神仙之说,他相信神仙会来消灭蝗灾。许多官员看出了宋真宗的心思,就开始扮演“大忽悠”的角色,投其所好,纷纷对真宗说:国家不必忙着灭蝗,神仙会来帮忙的。
这些官员就是想利用这场蝗灾来讨好宋真宗。在送到京城开封的奏折中,有的说,蝗虫都害怕皇帝的神威,纷纷自杀了,遍地都是蝗虫尸体;有的说,无数蝗虫改变了口味,天天只喝水,从来不吃庄稼;有的说,蝗虫在天空飞行时,忽然遭遇到一股神奇的力量,自己死了,这是神仙在帮助大宋王朝消灭蝗虫。更让真宗精神振奋的是,苏州官员的奏折中说,蝗虫们害怕皇帝,它们又为了讨好皇帝,选择到风景秀丽的太湖里集体自杀。连名臣寇准也上奏说,自己所管辖地区内的蝗虫大多抱着草死掉了。
宋真宗看到这些奏折,非常高兴。不过,他毕竟是个聪明的皇帝,就派几个太监出去了解蝗灾的实际情况。太监们也想讨好宋真宗,他们出去随便看了看,尽管见到的蝗灾非常严重,却对宋真宗说,那些蝗虫的确在不断自杀,这都是皇上的神威所致。宋真宗听了太监的汇报,以为自己的神威真的能消灭蝗灾,激动万分。
几天后,宋真宗和几位大臣坐在皇宫里商议国事,忽见无数蝗虫黑压压地从天上飞了过来,有一些蝗虫甚至直接飞入了金銮殿,宋真宗看到此种情景,不禁脸色发白。开封附近也闹起了蝗灾,而且越来越严重,开封郊外的庄稼被吃得七零八落。宋真宗这时似乎清醒了许多,他心急如焚,开始强调人工灭蝗。然而,由于错过了灭蝗的最佳时机,灭蝗的效果很不理想。有一天,宋真宗正在吃午饭,天空突然黑了下来,他扔下筷子,连忙跑出去,抬头一看,无数蝗虫从皇宫的上空飞过。宋真宗默默地看着,脸色非常难看。随后,宋真宗派出专门负责灭蝗的官员,下决心要彻底消灭蝗虫,并派出工作组奔赴灾区,救济受灾的百姓。
蝗灾消灭后,宋真宗开始反思这件事情,他对自己迷信神仙的做法非常自责,同时,对于那些编造谎言隐瞒蝗灾实情的“大忽悠”官员,深恶痛绝。于是,宋真宗实行了官员问责制度,罢免了一批蒙蔽他的“大忽悠”官员,寇准也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了严重处分。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蒙古灭金最后一战,金兵全自杀,将老人小孩扔油锅,2位皇帝惨死
在大宋最凄惨的莫过于靖康之耻,金军直接攻入汴京,将宋徽宗、宋钦宗及王公大臣,后宫佳丽,6000美女全部抓到了金国。最后徽钦二帝惨死,皇妃公主成为女真人的玩物,凄惨无比。但是120年后,也许是报应,蒙古
揭秘岳飞为何不“畏罪自杀” 岳飞故事,中华妇孺皆知,但是《宋史·岳飞传》和宋元笔记有关岳飞文字,均未记述有岳飞宗教观。岳飞的宗教信仰,只能是掇拾片言只语,以窥一
宋代制瓷业的蓬勃发展,开创了陶瓷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无论是在选料还是在工艺、纹饰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与突破。宋瓷的款识比前代也开始增多,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款识的主要内容有作坊标记、工匠姓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历史上蝗灾频发后来是怎么治好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蝗灾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不想着去食用蝗虫呢?而那些困扰着中国农民数千年的“蝗灾”,为何如今却那么少见呢?这其中有
还不知道:古人为什么不吃蝗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就当下社会来说,各种各样的美食数不胜数,可以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往往都躲不开被送上餐桌的情况,而即便是蝗虫,
最大的蝗虫群最近几年,世界上好多地区都出现过非常严重的蝗灾。1979年,在美国的14个州,那里的牧场和农田全都被密密麻麻的蝗虫覆盖了,在华盛顿特区的亚基马等地,蝗虫铺满了路面,这厚厚的“蝗虫路面”给过
宋真宗在即位之初,格外勤于政事,他不仅蠲免了五代以来老百姓的各种欠税,还在咸平六年(1003年)下了一道圣旨,禁止杀牛和食用牛肉。宋真宗说,早在春秋时期,《礼记》中就立下了规矩:“诸侯无故不杀牛”,意
在古代没有农药之类的东西,经常会发生蝗灾什么的,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有史书记载,在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灭蝗,曾
度宗赵禥皇后全氏全皇后原籍浙江会稽,是宋理宗之母慈宪夫人的侄孙女。全氏年幼的时候,父亲全昭孙对她很爱怜。后来,其父出任岳州知州,也把她携带身旁。开庆初年,全昭孙任满进京,途经谭州,恰遇蒙古将领兀良哈台
宋朝历史 8岁小皇帝被自杀,7日后海上漂着十几万具浮尸…揭“崖山海战”背后真相
原本定都北方的宋朝,在经历靖康之耻后辗转逃到南方,虽然国土少一大半,但宋朝遗族仍是努力地想回复过去的盛世,不记取教训,仍是重文轻武,觉得可以用钱砸死敌人,把国家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而非军事武力。南宋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