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为何会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Posted 条约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为何会签订中俄《北京条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为何会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为何会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河北巴东县第一中学 邓兴普 刘从政
1860年10月24日和25日,在英法联军的武力逼迫下,奕䜣先后与英国代表额尔金和法国代表葛罗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英法侵略者的利益暂时得到满足,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但是沙俄却未就此止息,在1860年11月14日由公使伊格纳季耶夫逼迫奕䜣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并没有参加1858—1860年的对华战争,为什么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呢?
一、沙俄的侵略利益没有完全得到满足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沙俄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还相对比较低,对外的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还不是很强。沙俄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是扩张领土。1858年5月28日俄国乘英法联军进攻天津的时机,用武力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根据这一条约,俄国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约合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清廷没有批准《瑷珲条约》,并对奕山等人予以处分。在1858年6月签订的中俄《天津条约》中清政府亦没有批准《瑷珲条约》,沙俄希望能强迫清政府签订新的条约,能使《瑷珲条约》生效,满足其扩张领土的侵略要求。因此,在1858年,英法重新挑起战争后,沙俄认为满足自己需要的时机来了,它以“凋停人”自居,一方面给英法军队提供情报,极力配合和支持英法军队的侵略行动,另一方面恫吓清政府,在英法联军扬言要炮轰北京城、捣毁皇宫,奕䜣乞求俄国公使从中斡旋时,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提出解决俄中边界作为他调解的先决条件,奕䜣同意后,他又对奕䜣说,中国“必须立刻同意联军的一切要求”。因此,1860年11月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并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中国割占去,同时还为其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根据”。
二、清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统治者惧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的统治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一方面西方列强的侵略还没有完全止息,另一方面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仍对其统治构成直接威胁。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希望把主要力量用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来侵略势力呈现出了惧战求和的心理。沙俄侵略者抓住了清朝统治者的这种心理,欲借此谋求更多的侵略利益。在1858年英法挑起新的战争时,沙俄极力怂恿、支持和配合英法侵略者,在奕䜣乞求俄国公使出面调停时,他提出解决俄中边界作为先决条件;1860年10月底,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自称“调停有功”,并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为诱饵,向奕䜣提交了一份新的中俄条约草案和俄国单方面绘制的东部边界地图,逼迫奕䜣“一字不能更易”地接受,否则“兵端不难屡兴”。沙俄侵略者利用清朝统治者的俱战心理进行恫吓、利诱、威逼,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
三、沙俄侵略者为了转嫁国内危机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时,沙俄国内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国内人民不断起来反抗封建主的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激化,沙俄统治者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获得更多的侵略利益来满足封建主的利益,转移国内的矛盾,缓解统治危机。
四、国际环境对沙俄有利
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美等国在华的侵略利益暂时得到满足,且美国面临着总统大选和严重的南北矛盾。沙俄对中国北方领土的要求又没有损害英、法、美等国的在华利益,而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对英、法在华的侵略给予了极大的配合和支持,因此沙俄对华提出领土要求时没有受到英、法、美等国的反对。
相关参考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有:《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条约。
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至1857年(清咸丰三年),沙俄陆续侵占了黑龙江左岸及沿海的大片中国领土,且一直伺机欲将这一非法占领合法化。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广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俄瑷珲条约》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乘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于5月28日签订《瑷珲条约》,主要内容有:(1
1.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款是什么《中俄瑷珲和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掠夺中国东北领土的条约.又称《中俄瑷珲和约》.瑷珲条约是各个条约中除(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
《瑷珲条约》(汉语拼音:aihuitiaoyue;英语:TreatyofAigun),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中俄瑷珲条约》。是由俄国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在18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清恭亲王奕訢被迫于24日、25日分别和英、法侵略者交换《天津条约》,并订立中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这是近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平等条约之一 1686年冬,雅克萨停战后,中俄两国立即准备派使谈判,划分中俄东段边界。 当时,沙俄由于在西方同波兰争夺乌克兰,进行了多年战争,和土
·在海光寺签订中英《天津条约》自左至右坐者:花沙纳、额尔金、桂良、西马縻各里(英军司令)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进行了3次大沽口之战。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始于英国借故进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第二年,
世界条约 伊犁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俄伊犁条约的条约评价?清政府为什么会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中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1871年7月,沙俄利用由于阿古柏侵略所造成的新疆的混乱状态,借口“安定边境秩序”,派兵侵占伊犁地区,屠杀中国人民,实行殖民统治。沙俄侵占了伊犁,对清政府说是“代收”。清政府多
世界条约 历史上中俄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在哪里签订的?北京条约在哪里签订的?
中国清政府和俄国签订《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于1858年5月签订,就在这个月间,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趁热闹赶到天津,通知清政府说:“如果把满洲沿海割让给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