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唐朝王皇后——宫廷斗的牺牲品

Posted 皇后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唐朝王皇后——宫廷斗的牺牲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唐朝王皇后——宫廷斗的牺牲品

 唐朝王皇后——宫廷斗的牺牲品

  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王皇后为西魏大将王思政的玄孙女,王氏与唐皇室系旧亲,王皇后长相俊美,性格和顺,许配皇子晋王李治为妃。唐太宗去世,太子即位,是为唐高宗,次年正氏被册封为皇后。约卒于唐高宗永徽六年。

  王皇后(?——655年),真名不详,唐并州祁(今祁县)人,唐高宗李治皇后,约卒于唐高宗永徽六年,王皇后为西魏大将王思政的玄孙女,王思政官至尚书左仆射,受命镇守河南,朝廷寄托极重。其父王仁祐,贞观年间历任罗山(今河南罗山)县令、陈州(今河南淮阳)刺史、封魏国公。王氏与唐皇室系旧亲,唐高祖之妹同安大长公主为王皇后的从祖母,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的叔母是唐高祖的外孙女。因此,主皇后出身显赫,既是北周重臣的后裔,其父母两族又都是唐皇室的姻亲,属于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王皇后长相俊美,性格和顺,经同安大长公主与唐太宗作阀,许配皇子晋王李治为妃。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干被废,晋王李治被册立为太子,王氏也被册封为太子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即位,是为唐高宗,次年正氏被册封为皇后。

  王皇后一生无子,这成为王皇后一生最大的缺憾,也是唐高宗多年萦绕心头的一块心病。唐高宗淑圮萧氏,生有一子雍王李素节,因此深得唐高宗宠爱,遭到王皇后极大嫉妒。当王皇后听说唐高宗与唐太宗才人武则天在感业寺相会一事后,就秘密派人见武氏,让她蓄发,并且劝唐高宗把武氏接回后宫,想利用武氏来离间萧淑妃之宠。武氏为人聪明伶俐,刚入宫时,她低声下气,“卑辞屈体以事后”,博取了王皇后的欢心,王皇后在唐高宗面前极力称赞武氏懂礼识大体。不久,武则天就深得唐高宗宠幸,被册封为昭仪,其后,又接连为唐高宗生下四个儿子,并且暗中行动,争当皇后,对王皇后构成了新的威胁。

  为了维护皇后的地位,王皇后同她舅舅中书今柳奭商定,由柳奭出面,串连尚书右仆射禇遂良、侍中韩瑗、太尉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于志宁等元老重臣,一起向唐高宗施加压力。庸懦的唐高宗本没有什么主见,在大家的一致请求下,于永徽三年(652年),正式册立燕王李忠为皇太子。这就堵塞萧淑妃和武昭仪借母以子贵的惯例觊觎皇后宝座的愿望。可是,武则天决不会轻易善罢干休,在复杂的宫闱斗争中,无论是王皇后,还是萧淑妃显然都不是武则天的对手。王皇后“性简重,不曲事上下”,而武则天却专门款结王皇后所不喜欢的人。于是,王皇后的所作所为,—举一动,尽为武则天所掌握。王皇后眼看着自己在一天天地失宠,心里非常着急,于是与已经失宠的萧淑妃尽弃前嫌携起手来,共同对付正在逐渐得势的武则天。

  她们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唐高宗面前搬弄是非,说武则天的坏话。唐高宗这时正宠爱着武则天,对她们的嚼舌非常反感。王皇后见此情况,没有了主意,就找来其母柳氏商议对策,最后决定使用巫术“厌胜”的办法,即寄希望于通过念咒,画符等方法制服武氏或令武氏死去。但是不久祸起萧墙,王皇后与其母柳氏“厌胜”的密谋桩人告发。于是,唐高宗有了废掉王皇后的心思。但在唐太宗去世时托孤的辅政火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竭力劝阻下,暂时打消了废王皇后的念头。但是,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使王皇后处于极为尴尬境地的事情,终于动摇了她皇后的地位。

  大约在永徽四年(653年)末至五年初之间,武则天生有一女。此女出生后,唐高宗欣喜异常。按惯例,王皇后也前往抚视祝贺。王皇后走后,武氏竟残忍地亲手扼杀了女儿。唐高宗返回后官,兴致很高,武氏也假装有说有笑什么也不知道。待夫妇俩揭开襁褓看到死去的女儿,大惊失色,武氏一口咬定是刚走的王皇后衔恨报复,害死了她的女儿。昏庸的唐高宗联想到以前王皇后的所作所为,不辩青红皂白,也认定是王皇后下的毒手,下决心废掉王皇后。

  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指使中书舍人李义府,卫尉卿许敬宗上表请求废掉王皇后并立武氏为皇后。 10月,唐高宗正式下诏废王皇后及萧淑妃为庶人,并将她们打入冷宫幽禁起业。已经免职的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及其宗族全部流放岭南,连早已作古钓王皇后之父王仁祐也概其能免,被追夺官爵。

  王皇后虽然被废为庶人,但毕竟树大根深。加之,又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班元老重臣的同情,对武则天皇后地位的巩固仍存在一定的威胁。另外,王氏与唐高宗毕竟是结发夫妻,情意并非完全断绝。武则天决定置王氏于死地以消除隐患。她下令将王氏和萧氏各打100杖,然后截去她们的手足,投置酒瓮之中。就这样,二人终于忍受不住这非人的折磨含恨而死,死后又遭到肢解。王氏被改丑姓为“蟒”,萧氏改为“枭”。直到唐中宗即位以后,王氏才复原姓。

  王氏与武则天争夺皇后宝座这一事件,反映了关陇贵族军事集团与庶族地主之间的斗争。王皇后被废后,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后来又在高宗死后篡唐改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凡属关陇贵族军事集团的成员们大都遭到贬谪、流放或杀戮,在此致命的打击之下,关陇贵族军事集团从此分崩离析,不复存在,王皇后实际上成了这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高宗废后王氏,并州祁人也。父仁祐,贞观中罗山令。同安长公主,即后之从祖母也。公主以后有美色,言于太宗,遂纳为晋王妃。高宗登储,册为皇太子妃,以父仁祐为陈州刺史。永徽初,立为皇后,以仁祐为特进、魏国公,母柳氏为魏国夫人。仁祐寻卒,赠司空。初,武皇后贞观末随太宗嫔御居于感业寺,后及左右数为之言,高宗由是复召入宫,立为昭仪。俄而渐承恩宠,遂与后及良娣萧氏递相谮毁。帝终不纳后言,而昭仪宠遇日厚。后惧不自安,密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事发,帝大怒,断柳氏不许入宫中,后舅中书令柳奭罢知政事,并将废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固谏, 乃止。俄又纳李义府之策,永徽六年十月,废后及萧良娣皆为庶人,囚之别院。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后母柳氏、兄尚衣奉御全信及萧氏兄弟,并配流岭外。遂立昭仪为皇后。寻又追改后姓为蟒氏,萧良娣为枭氏。 庶人良娣初囚,大骂曰:“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武后怒,自是宫中不畜猫。初囚,高宗念之,闲行至其所,见其室封闭极密,惟开一 窍通食器出入。高宗恻然,呼曰:“皇后、淑妃安在?”庶人泣而对曰:“妾等得罪,废弃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名为皇后?”言讫悲咽,又曰:“今至尊思 及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出入院中,望改此院名为‘回心院’,妾等再生之幸。” 高宗曰:“朕即有处置。”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于酒瓮中,曰:“令此二妪骨醉!”数日而卒。后则天频见王、萧二庶人披发沥血,如死时状。武后恶之,祷以巫祝,又移居蓬莱宫,复见,故多在东都。中宗即位,复后姓为王氏,枭氏还为萧氏。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宫廷斗的牺牲品

  (?-655年),真名不详,唐并州祁(今祁县)人,,约卒于永徽六年,为西魏大将王思政的玄孙女,王思政官至尚书左仆射,受命镇守河南,朝廷寄托极重。其父王仁祐,贞观年间历任罗山(今河南罗山)县令、陈州

唐朝 唐德宗李适皇后王氏

德宗李适皇后王氏德宗皇后王氏,出身显赫,其父王遇官至秘书监,主要掌管宫廷文件、图书著作。王氏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广德元年(763)五月,唐代宗继位,封长子李适(即德宗)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鲁王。这

唐朝历史 唐朝两位最有名的王皇后

 唐朝两位最有名的王皇后  唐朝高宗李治皇后  唐朝王皇后(?——655年),真名不详,唐并州祁(今祁县)人,唐高宗李治皇后,约卒于唐高宗永徽六年,王皇后为西魏大将王

唐朝历史 王皇后为何输给武则天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唐太子李治登基后,册封太子妃王氏为皇后。年号:永徽。永徽二年(651年)秋天,王皇后授意从感业寺接武才人回宫,到了永徽六年(655年)10月,王皇后被废贬为庶人,武昭仪被册封为皇后,

唐朝历史 王皇后为什么会输给武则天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唐太子李治登基后,册封太子妃王氏为皇后。年号:永徽。永徽二年(651年)秋天,王皇后授意从感业寺接武才人回宫,到了永徽六年(655年)10月,王皇后被废贬为庶人,武昭仪被册封为皇后,

为何被砍断手脚备受折磨? 唐朝王皇后悲惨死法

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王皇后,然而唐朝王皇后指的却是李治的原配夫人,她出生在628年,是并州祁县地区的人,她的名字叫什么并没有人知道,但是她的出生是非常不错的,当时太原王氏的名声非常地响亮。而她的祖父也是非常...

唐朝历史 唐玄宗既废王皇后,为何不立武皇后

 唐玄宗既废王皇后,为何不立武皇后?  我们中国古代有两句话非常有趣。一句是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另一句则是贵易交、富易妻。这两句话的意思恰好相反,但是都广为流传。怎么理解这两句话

唐朝历史 武则天王皇后萧淑妃三角恋争斗

 武则天王皇后萧淑妃三角恋争斗  高宗李治为太子时,萧氏为良娣。夫唱妇随,甚为得宠。不久,生许王李素节、义阳公主、宣城公主。高宗登基之后,进为淑妃,相当受宠,逐渐与王皇后对立。多次请求立自己

唐朝历史 王皇后是为什么被废的?她是被谁虐待致死的?

王皇后是为什么被废的?她是被谁虐待致死的?  王皇后是唐高宗的原配皇后,她是在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是李治的太子妃了,李治继位后,被封为皇后,本来她应该高枕无忧的,为什么最后却被手脚被砍,死在了酒缸

唐朝历史 王皇后为什么主动帮助武则天重返后宫

 王皇后为什么主动帮助武则天重返后宫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落发为尼,进入感业寺,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可是,一个在宫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