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 杀伐声里的镐京

Posted 国人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夏商周 杀伐声里的镐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夏商周 杀伐声里的镐京

杀伐声里的镐京

在西周奴隶社会,不同阶级的人是不能居住在一起的。那时候,只有奴隶主贵族和平民,才能住在“国”或“都”内,称为“国人”;广大的奴隶和一部分耕种小块土地的平民,则住在郊外,那里称为“野”。这种居住区域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阶级力量的对比逐渐起着变化,社会矛盾日见尖锐。

平民是从贵族分化出来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同统治阶级有着宗亲关系,也有些是失掉特权的贵族和处于贫困地位的士。这些人既不同于贵族,又有别于奴隶,因为他们享有人身自由,又居住在国中,所以被称为自由民、平民或国人。国人中除了平民外,还包括百工、生意人以及部分社会下层群众。

国人的基本群众是平民。尽管他们不是一无所有的奴隶,但也受到贵族的种种剥削和压迫,有时地位会降到同奴隶一样。由于阶级的不断分化,人口的不断增殖,西周平民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一个阶级,平民和贵族仍然是根本对立的。他们终日为上层奴隶主贵族当差,整天东奔西走,辛苦劳累,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们,悠闲自在,淫侈无度。这种劳逸不均、苦乐悬殊的状况,必然激起平民的不满情绪。到了西周末期,由于长期征伐,国力空虚,统治阶级又加重了对奴隶和平民的剥削,使他们的处境日益恶化。

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在分化。贵族间的兼并斗争,使一些人失去了政治权力和土地,也失去了赖以创造财富的奴隶。他们被历史的浪涛推到了平民的队伍中来,使得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这些人不甘心自己的没落,滋长着强烈的不满情绪,一有机会便爆发出来,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到了周厉王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汇合扩大,周朝的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于是一场以平民为主体、有奴隶参加的“国人暴动”,在周的首都镐京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并很快波及“四方”和属国,终于将人人切齿的厉王赶下了历史的舞台。

周厉王是周朝第九代国王,贪婪暴戾。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他重用贪财好利、心狠手毒的虢公和谀臣荣夷公掌管国家财政。他们为了讨好国君,别出心裁,唆使厉王实行所谓“专利”政策,即将一些贴近人民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料控制在政府手里。他下令禁止人民私自上山砍柴、狩猎,甚至不准私自下河捕鱼,从而断绝了包括平民在内的广大劳苦群众的生活来源。这种巧取豪夺、不顾人民死活的残暴政策,不仅遭到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反对,就连稍有良心的政府官员,也觉得对百姓太残忍了。除此以外,厉王还无休止地兴师动众,发动对周边戎狄部落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使群众无法安居乐业。朝野上下一片谴责之声,国都就像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厉王的残暴统治,引起朝臣的忧虑与担心。大臣召公(名虎,是召公的后代)曾经劝告他说:“老百姓忍受不了啦!大王如果不及早改变做法,一旦发生民变,后果是难以设想的。”厉王利令智昏,根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还满不在乎地说:“你不用着急,我自有办法对付那些爱谈论政事的人。”

不久,厉王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国人批评和议论朝政,并且鼓励告密,凡是被告的一律处死。在这种恐怖统治下,老百姓哪有不怨恨的?命令下达后,不仅没能堵住百姓的口,适得其反,百姓批评得更多了,咒骂得更厉害了。厉王恼羞成怒,便从卫国召来一个巫人,负责监视、侦察百姓的言行。如果有人敢在背后批评和讥讽大王,便立即举报。

那个巫人接受任务后,四处窃听,借此苛敛百姓。他有令箭在手,谁敢反抗?

厉王听到卫巫的报告,立即处死了不少国人。这一招果然灵验,国人再也不敢议论朝政,甚至相互之间谈家常的事情也没有了。当人们在路上相遇的时候,不是使个眼色,就是做个鬼脸,用表情来传递自己对厉王的仇恨。朝中比较开明的官吏,也都躲避厉王,不愿同他接近。

厉王看到朝野一片死寂,以为自己的“监谤”措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便沾沾自喜地对召公虎说:“你看,这会儿不是再也没有人批评朝政、诽谤天子了吗?”

召公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唉,这哪里是好的兆头啊!想堵住大家的嘴,除非你自己不做老百姓不希望的事情。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积水流到大海里去;治国,就得引导百姓说话,让他们心情舒畅。硬堵住河流就要溃口;不让人说话,天下是不会长久的!”

厉王听了心里很不高兴,也没有理会他,只是把手向外摆动一下,冷冷地说:“好了,退下去吧!”

三年过去了,不仅各地诸侯不再来朝见厉王,就连国人也拿起武器造反了。一场激烈的斗争终于爆发。成千上万的平民和奴隶手执兵器,潮水般涌向王宫,高呼厉王已经失去了上天的庇佑,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谁知厉王早已得知风声,悄悄地逃出都城,躲到一个叫彘(今山西霍县东北)的地方。

暴动的国人冲入王宫,到处找不到厉王,就搜寻太子姬靖。姬靖当时年幼,看到形势不妙,便躲到了召公家里,请求召公保护。愤怒的群众得知消息后,又将召公的家包围起来,令他交出太子。召公心想:如果我将太子交给他们,太子被杀了,自己会落个不忠的名声;如果暴动平息下来,厉王也许还要复位,到时候我不好向他交待。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召公决定将自己的儿子冒名顶替送出去,这才保住了太子。

厉王逃走以后,国事无人牵头。这可急坏了召公和周公(周公旦次子的后代)。经过大臣们协商,决定由他二人出面,代行天子职权,暂时把国家大事统管起来。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周朝政权的这段时期,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意思是说这是我国历史上的共和时期,它有别于先前或以后的专制政体。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从这一年起,我国历史上开始有了确切的年代记载。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流亡在彘的周厉王去世,太子靖也在召公家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和召公便立太子靖为王,这就是宣王。宣王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转移内部矛盾,发动对戎族的战争,使处于崩溃前夕的西周王朝又得到了一些时间的稳定,史书上称为“宣王中兴”。宣王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得到了诸侯和大臣们的拥护。鉴于他父亲的遭遇,宣王吸取了历史教训,在位期间,一再谆谆告诫臣下:“对群众不要过分压榨,更不能为了一己的私欲去鱼肉鳏寡;对僚属要严加管束,不能终日沉湎于酒色之中。”

尽管宣王企图以此缓和当时的紧张局势,然而,经过一场“国人暴动”后,周朝的统治力量已经大大削弱,再也兴盛不起来了。

相关参考

平王东迁洛邑是在哪一年 周平王东迁后政治形势

...来就是东周初期的时候,周王室决定把周朝的都城从原来的镐京搬迁到洛邑的事件。我们都知道,周幽王在位的时候,不理朝政,专宠褒姒,所以大权旁落,政治非常黑暗。幽王废掉了原来的太子宜臼,立了褒姒为王后,改立伯...

夏商周 神话里的世界

神话里的世界早在一两百万年前,人类便在尚蛮荒的地球上繁衍生息,开始了艰难的历史进程。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前,人类经历过一段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人们用最简陋的生产工具创造着最低的生产力,因此,面对纷繁复杂、

夏商周 周武王姬发是怎么死的?在位时间是多少年?

姬发,即武王,父姬昌,母名太姒。文王病死后继位,前1032—前1027年在位,共五年。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史称西周。姬发继位后,继续任姜子牙为国相,以周公旦为辅,召公奭(式shi)毕公为左右,进

平王东迁洛邑是在哪一年 周平王东迁后政治形势

周平王东迁平王东迁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的事件,简单描述起来就是东周初期的时候,周王室决定把周朝的都城从原来的镐京搬迁到洛邑的事件。我们都知道,周幽王在位的时候,不理朝政,专宠褒姒,所以大权旁落,政治非常

平王东迁洛邑是在哪一年 周平王东迁后政治形势

周平王东迁平王东迁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的事件,简单描述起来就是东周初期的时候,周王室决定把周朝的都城从原来的镐京搬迁到洛邑的事件。我们都知道,周幽王在位的时候,不理朝政,专宠褒姒,所以大权旁落,政治非常

夏商周 为什么西周灭亡、东周开始以后的近三百年时间会被称作“春秋”时代?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死于骊山,其子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为躲避犬戎之祸,周朝的统治中心向东迁到了洛邑,这一事件史称“平王东迁”。以这一年为时间节点,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了一个与此前截然不同

竟也有不敢杀的人? 杀伐无数的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与公元前156年生,在公元前87年驾崩,他的一生杀伐无数,开创了汉武盛世,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但因为晚年的时候穷兵黩武,还造成了巫蛊之祸,使的后人对他也有很多的不好的评价,但就是这样一位杀伐

竟也有不敢杀的人? 杀伐无数的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与公元前156年生,在公元前87年驾崩,他的一生杀伐无数,开创了汉武盛世,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但因为晚年的时候穷兵黩武,还造成了巫蛊之祸,使的后人对他也有很多的不好的评价,但就是这样一位杀伐

一生杀伐无数的汉武帝刘彻竟也有不敢杀的人?

汉武帝刘彻与公元前156年生,在公元前87年驾崩,他的一生杀伐无数,开创了汉武盛世,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但因为晚年的时候穷兵黩武,还造成了巫蛊之祸,使的后人对他也有很多的不好的评价,但就是这样一位杀伐

一生杀伐无数的汉武帝刘彻竟也有不敢杀的人?

汉武帝刘彻与公元前156年生,在公元前87年驾崩,他的一生杀伐无数,开创了汉武盛世,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但因为晚年的时候穷兵黩武,还造成了巫蛊之祸,使的后人对他也有很多的不好的评价,但就是这样一位杀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