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 民国小学生作文
Posted 螳螂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历史 民国小学生作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历史 民国小学生作文
民国小学生作文
记某童奇想
某童夏日行乡间,中途稍困,憩一枣树下。仰首见枣实累累,远望田间瓜蔓纵横,瓜实亦熟。
心念:“此大树而实戋戋者不盈一握,彼硕大者乃生于蔓草之间,天公非愦愦欤?使余为天公者,必将易彼以此。”念未毕,适一枣实坠额上,有声戛然。童跃而起曰:“嘻!假此枣而为瓜也,头颅不足碎矣!”佚名
今评:
非常有幽默细胞的一个作者,同时也很有哲学思考精神!其实“大树却结小枣,蔓草却长大瓜”的问题,反过来考虑就可以了。因为瓜大,必须借助土地的承载,所以只能生于蔓草之间;因为枣小,大树才可以挂在枝头。
乌鸦
“人们都在讨嫌你呢!少啰唆几句不好吗?”
“这是我要说的话,这是我要唱的歌呀!我怎能因为人家的嫌恶而不开腔呢?”
“那么,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嗓音改变改变呢?”
“朋友,我敢赌咒!你一定看错了人——我是全身一色的乌鸦,并不是绿毛红嘴的鹦鹉呀!”
六年级 杨守芳
今评:
乌鸦有乌鸦的尊严,那就是绝不为哄别人开心而人言亦言。小作者的构思寓意十分深刻,堪入经典。
螳螂与灯蛾
螳螂在车轮辗毙它的一刹那间,它挥舞着它那双如大刀般的前足抵抗车轮的雷霆万钧之力!像它这样也够果敢英勇的了,但世人却给它一番的嘲弄——“螳臂当车”,真是不识时务的蠢货。
扑灯蛾在黑暗中趋向光明,致焚其身。为求光明而死,正是伟大不过的,但它却仍遭到冷刺热讽——“飞蛾扑火”,可谓不知利害的傻瓜。
“识时务者为俊杰”,要能“看风驶舵”,思前顾后这本不算坏,成为问题的便是在所识的时务和所见的风如何了,倘只讲利害,不顾是非,只尚浅见,不加深究,那么世上的冤屈者和被冤屈者就太多了。如果螳螂与灯蛾被嘲笑,谁还愿意做澎湃的中流砥柱呢?于是“顺水推舟”便成为传统的习尚了,中国人在世界上是以聪明见称的,但可就缺少了螳螂和灯蛾一类的人!
佚名
今评:
“于是‘顺水推舟’便成为传统的习尚了”——关于民族心理有如此见地,从小学生笔下写出来,实属难得。
讨蚊檄
尔小虫来自草泽,栖于帷簿,隐于堂室,伺人不备吮其膏血,尔有何功,尔有何德?
尼山之至圣而仅享太牢,王者之尊严而仅为鼎食。尔乃享万物之至灵,以堂室为栖息,吾今檄尔自昭其功、自陈其德,如不吾答,则是终无其功、终无其德而过享如此。吾将捣尔窟宅,炙尔肉骨,歼尔子孙,使万世永永殄灭,否则天壤间何地不容。
尔其远吾居、避吾室、翱翔乎空阔,吾亦不尔责。
此檄。
佚名
今评:
哈,这是个很有情趣的学生!对蚊子下战书,这真是前所未闻的事情。作者好文采,只是等对文字念完这段檄文之后,蚊子不知是否已经吃饱喝足逃跑了!
原神
古人倡言神道以警愚民。后人昧其意而祠宇祀之,锦绣衣之,牺牲奉之,高堂华厦居之。俨若真有其物者。
人为万物之灵,转而乞灵于土偶,至可笑也。自近世科学日明举一切,迷信事廓而清之,而神亦归于乌有。而神亦竟无可以自存者,是其无神固不待辨也。
然自余观之,吾人亦正有其不可无之神在。所谓神者,非世俗之所谓神,虚无幽渺而不可知,乃实有其神者也。非别有不测之神异乎人类而独尊,乃人人自有之神也。
人何以有神?动一恶念而良心歉然,动一善念而良心快然。督察于几先而洞悉于事后,有不自知其所以然者,易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念之极微者也。
神者良心也,人能自尊良心而敬之奉之不为外物所夺,则神完守,固可以自主,可以独立。否则日奉土偶而崇拜之,事神愈虔去神愈远矣。
佚名
今评:
作者所说的“神”,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信仰。如今正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人能自尊其良心而敬之奉之不为外物所夺,则神完守,固可以自主,可以独立”,此句所言甚是。
论红十字会
同是治病也,同是治病而不收医药费也,何以不称医院而独故异其名称之曰“红十字会”哉?盖红十字会者,不独医病人于平时且能救伤兵于战地。夫战争苦事也亦危事,也故与战者非病即伤,难免不测之祸。设无红十字会以救护其间,则人之死于非命者不可胜计矣。彼服务会中者,竟不惜牺牲,投身于枪林弹雨之中,冒万险而救人,则其功之岂可与医院同日而语耶。
佚名
今评:
时隔不到百年,读这文章颇感物是人非。如今的红十字会善款信息不够透明,与商业机构合作,信誉严重受到了影响,正陷于负面舆论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可见,树一种信仰何其艰难,而毁一个丰碑何其容易。
相关参考
民国时期小学生模范作文 泅水记 余家负郭而居,田塍弥望,塘浦纵横。舍后一塘,大可三亩,柳阴四围,蜩鸣蛙唱。若相酬答村童数辈时,相与游泳其间。 同学范君,余良友也,能泅水。每当过访辄散
民国校服不同历史时期的校服能够折射出不同的历史背景,隐喻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服饰文化水准。民国时期的校服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民国学生装受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
1922年,燕京大学女生在女子学院大门前合影留念。作者:章其帮上世纪30年代,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发出了“毕业即失业”的感叹,他们发起了向政府要工作的请愿运动。南京国民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大学生
严格讲,在民国人心目中,是没有“学区房”这个概念的,因为那时候小孩上学不受户籍限制,北京的学生可以到上海就读,东城的学生可以到西城就读,农村的学生可以到市区就读,只要你能通过入学考试(在民国上小学也有...
严格讲,在民国人心目中,是没有“学区房”这个概念的,因为那时候小孩上学不受户籍限制,北京的学生可以到上海就读,东城的学生可以到西城就读,农村的学生可以到市区就读,只要你能通过入学考试(在民国上小学也有
1922年,燕京大学女生在女子学院大门前合影留念。作者:章其帮上世纪30年代,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发出了“毕业即失业”的感叹,他们发起了向政府要工作的请愿运动。南京国民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大学生
四大教授文化上的民国热是否该降温虽然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民国教育以及文人风骨,却是一道精神风景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民国文人为保护文化命脉,在炮火中南渡西迁;在时局与学术中,追求自己的独立自由价值。正
孙中山先生积数十年革命斗争教训,在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经验启发下,确立了建立新型革命军队的军事构想,1924年6月16日创办了“革命党”自己的军校―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作为孙中山
南京南门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新旧杂糅的面貌。南京郊外的农村,村庄最壮观的建筑就是近处的小学校了,操场上几个小学生在玩耍嬉戏。南京城外玄武湖的画舫,画舫在太平门和神策门之间横渡。正在修建的南京中山路。
中华民国人物中文名:叶振强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3逝世日期:1933年(历史lishixinzhi.com)叶振强个人小学毕业后,受聘于小北、炮子等地小学任教。叶振强个人简历1923年夏,他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