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 以殷制殷

Posted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夏商周 以殷制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夏商周 以殷制殷

以殷制殷

周公东征的胜利,有力地打击了武庚和东方各国的复辟势力,同时也打击了王族内部的分裂活动,为巩固周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在殷周战争中,虽然有许多殷族的大小奴隶主成了周的俘虏,但他们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这些人被周人称之为顽民,也称作殷顽。其他被征服的各族奴隶主也在伺机反抗。因此,如何处置这些“顽民”,是摆在东征胜利后周朝统治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他们大致有如下几种意见:姜太公等人主张统统诛灭,不留祸根;召公主张有罪则杀,无罪则赦;周公则认为这两种方法都不妥当。实行诛灭政策,不仅无法斩尽杀绝,而且“物极必反”,会给自己增加更多的敌人;杀一部分留一部分,虽然比“斩尽杀绝”要缓和些,但也可能逼反另一部分。为此,周公制定了“分化瓦解,以殷制殷,武力监视,笼络利用”的两手政策。

鉴于管叔、蔡叔、武庚叛乱的历史教训,周公认为致乱的主要原因是周朝的首都僻处西隅,远离中原,对东方各族难以控制。如果能在东部建立一个新的政治、军事据点,不仅可以安置殷的顽民,还可以有效地威慑东方。一旦发生事变,可立即派兵镇压,不致有“鞭长莫及”之虞。

营建新都的设想,早在武王当政时便有过了。他曾亲口对周公说:“只有这样做了,天下才能太平。”

起初,周公曾表示把殷族奴隶主贵族迁到黎水地方(今河南浚县东北),这儿离朝歌很近,顽民都十分满意。但周公又不放心。为了说服那些顽民,便只能借助鬼神了。

一天,周公召集他们训话,说自己卜了一卦,上天认为迁居黎水会招致灾祸,只有迁到洛邑,才可保平安。其实,周公老早就拿定了主意,卜卦只是他耍的一个花招,因为商人一向敬天畏命,崇尚鬼神,自然不敢提出非议。

在营建洛邑的过程中,周公严格遵循文王、武王的遗命,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在施工过程中,尽量紧缩开支,一切以实用为原则,没有修建豪华的宫室和亭台楼阁。但是,新的都城的规模还是十分宏伟的。据古籍记载:洛邑的内城方9里,外城方27里,总共用了9年的时间才竣工。从此以后,周朝便有了两座都城。旧都在丰、镐,称为宗周;新都在洛邑,叫做成周。

周朝营建东都,大量使用的是战争中俘虏来的殷商遗民。这些人长年累月离乡背井,在严密的监管下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怠工、逃亡甚至聚众闹事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周公发布了好几篇文告,又是劝导,又是威吓,使他们乖乖服从自己的指挥。

周公十分熟悉商朝的历史。经过仔细分析,他抛弃了那些不利于新王朝统治的办法,吸取了一些有益的统治经验,以对付那些桀骜不驯的顽民。他威胁说:“如果你们不听命令,胆敢违抗天意,我就执行天罚,将你们关押起来。我可以警告你们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如果你们坚持自己的错误,屡教不改,我还会狠狠惩罚你们,直至将你们杀死。到时候,就别怨我们周人德行不好。其实,那是你们自找苦吃。”接着,周公又劝说他们:“如果你们能俯首听命,周人就不记旧恶,宽赦你们,大家可以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迁居洛邑后,有田可种,有房可住,能够永享太平。不仅能得到上天的怜悯,周人还会奖赏你们。到时候,你们中一些人可以入朝做官。”周公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对付商的遗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防止他们无休止地同周朝作对,并通过他们去控制众多的殷族奴隶。

按照周朝的规定,土地和奴隶在名义上都属于王室。为了笼络殷商贵族,周公允许他们占有并使用房屋、土地和奴隶。用这种“以殷制殷”的政策,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缓和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

遗民们按照政府的命令迁居东都后,周公并不完全放心。过了不久,他又召集周的属国在洛邑附近筑了一座王城,在城内派驻了八师(每师2500人)军队驻守,以监视“殷顽”的活动。从此以后,周朝在东方的统治便逐渐巩固起来,再也不担心殷族和东方各国造反了。

这时,成王已经长大成人,周公便把权力交给了他,让他独立处理政务,自己则居于宰辅地位。成王住在镐京,由召公辅佐,专门治理西土;周公则长期留在成周,总理东方各国事务。为了加强东都的威慑力量,周朝还将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从镐京运往东都,安置在举行大典的殿堂里。

周公担心成王没有实际斗争经验,年纪又轻,容易染上奢侈淫逸、贪图享受的坏习气,便写了一篇文章,题名《无逸》,以劝勉成王。他说:你要懂得勤劳的好处,不要贪图享受。要效法商代几个贤王和先祖文王的榜样,爱护百姓,励精图治。只有这样,才能长期享有王位。反之,不关心百姓疾苦,骄奢淫逸,胡作非为,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他还举例说,当年殷王“中宗”(即祖乙,汤的第六代孙)在位时,办事认真,言行谨慎,经常自省,不敢纵情逸乐,以废政事,所以太太平平做了75年国君,被认为是“中兴之君”;“高宗”(盘庚之侄武丁)也善于治理国家,在位长达59年,上下没有怨言;祖甲(武丁之子)继位以前,一直生活在平民中,知道民间疾苦,爱护百姓,怜贫恤孤,自己也得以安享王位。至于以后的国王就不同了,他们整天沉湎在花天酒地之中,不懂得耕作的辛苦,不重视小民的呼声。这些人在位的时间一般也都很短,或者十年八年,或者五年六年,或者三年四年。他谆谆告诫成王,希望他成为一个明君,一个像他祖父一样的好国王。

成王接受了周公的教诲,在位时严格按照周公的旨意办事。后来,成王和他的儿子康王,都集中力量征伐过犬戎,使镐京周围地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成王与康王还注意发展生产。那时候,奴隶的数目远远超过了商人,普遍用在劳动生产上。奴隶主驱使奴隶们集体劳动,少则十人八人,多则成千上万。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奴隶们的艰苦劳动,农业生产效率较前有所提高,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我国古史上的“成康之治”,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相关参考

商甲宗廪辛简介 多次发兵征伐西方国部落

廪辛,是商朝第26任国王,姓子名先,《竹书纪年》作冯辛。前任国王祖甲之子。廪辛以殷为首都,在位6年(《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四年)他死后由弟庚丁继位。廪辛在位时所做的贡献政治统治内服事务廪辛时期,商王

有谁能清楚的解释一下士农工商的排行

士为上等贵族的最低一等,自然是四民之首;中国是农业社会,以自然经济——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农是四民第二,工就不说了。商,这一名词是怎么来的呢?这得从商朝说起,商朝曾以殷为都城,所以又叫殷朝;商朝遗民

三皇五帝夏商周口诀,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还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还有几句顺口溜是中国历史朝代歌诀歌诀一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

商朝历史 商甲宗廪辛简介 多次发兵征伐西方国部落

廪辛,是商朝第26任国王,姓子名先,《竹书纪年》作冯辛。前任国王祖甲之子。廪辛以殷为首都,在位6年(《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四年)他死后由弟庚丁继位。廪辛在位时所做的贡献政治统治内服事务廪辛时期,商王

高中历史 揭开千古谜团的夏商周断代工程

  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夏商周年表》的正式公布,为国内外所瞩目的这项“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情况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夏商周断代

高中历史 揭开千古谜团的夏商周断代工程

  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夏商周年表》的正式公布,为国内外所瞩目的这项“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情况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夏商周断代

中国古代战争 夏商周三代战争

   夏商周三代战争   约公元前21世纪(一说22世纪),尧的儿子启改弹让制度为世袭制度,建立夏朝,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最初几十年充满着两种

夏商周的军事制度

夏商西周兵制夏朝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国家及其军队从此产生,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军事制度也随之出现。经商至西周,奴隶社会的军事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夏朝的军事制度这一时期史料缺乏。据《尚书.甘誓》记载,

夏商周 东周·思王姬叔

东周·思王姬叔(前441年)思王立五月,又为少弟嵬所攻杀。嵬自立,是为考王。

夏商周 东周·哀王姬去疾

东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哀王即位三月,便为弟叔所袭杀。叔自立,是为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