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晋王羲之《用笔赋》

Posted 王羲之

篇首语: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晋王羲之《用笔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晋王羲之《用笔赋》

 晋王羲之《用笔赋》

  秦、汉、魏至今,隶书其惟锺繇,草有黄绮、张芝。至于用笔神妙,不可得而详悉也。夫赋以布诸怀抱,拟形于翰墨也。辞曰:

 

  何异人之挺发?精博善而含章。驰凤门而兽据,浮碧水而龙骧。滴秋露而垂玉,摇春条而不长。飘飘远逝,浴天池而颉颃。翱翔弄翮,凌轻霄而接行。详其真体正作,高强劲实。方员穷金石之丽,纤粗尽凝脂之密。藏骨抱筋,含文包质。没没汩汩,若汜之落银钩;耀耀,状扶桑之挂朝日。或有飘遥骋巧,其若自然。包罗羽客,总括神仙。李氏韬光,类隐龙而怡情;王乔脱屣,飞凫而上征。或改变驻笔,破真成草,养德俨如,威而不猛;游丝断而还续,龙鸾群而不诤,发指冠而皆裂,据纯钩而耿耿。忽瓜割兮互裂,复交结而成族。若长天之阵云,如倒松之卧谷。时滔滔而东注,乍纽山兮暂塞。射雀目以施巧,拔长蛇兮尽力。草草眇眇,或连或绝;如花乱飞,遥空舞雪。时行时止,或卧或蹶。透嵩华兮不高,逾悬壑兮非越。信能经天纬地,毗助王猷;耽之玩之,功积山丘。吁嗟秀逸,万代嘉休。显允哲人,于今鲜俦。共六合而俱永,与两曜而同流。郁高峰兮偃盖,如万岁兮千秋!(《墨池编》)

相关参考

晋朝历史 晋王羲之《书论》

晋王羲之《书论》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若乎银钩。昔秦丞相李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其理者多。近代以来,多不师古,缘情

晋朝历史 晋王羲之《书论》

晋王羲之《书论》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若乎银钩。昔秦丞相李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其理者多。近代以来,多不师古,缘情

晋朝历史 晋王羲之尺牍释文

 晋王羲之尺牍释文  1《姨母帖》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3

晋朝历史 晋王羲之尺牍释文

 晋王羲之尺牍释文  1《姨母帖》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3

晋朝历史 晋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的地位仅次于王羲之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

晋朝历史 快雪时晴帖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的地位仅次于王羲之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

晋朝历史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

晋朝历史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

晋朝历史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

晋朝历史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