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赵匡胤之死
Posted 皇位
篇首语: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赵匡胤之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赵匡胤之死
赵匡胤之死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釆,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给以上这五位杰出的帝王的称赞。在我中华大地2000多年的帝王历史年代里,共出现372个皇帝,受到毛泽东赞扬的,只有以上区区5人。宋太祖并是这5位杰出的帝王之一。就这样一个伟大的、杰出的风流人物,他的死因还是一个谜。
宋太祖姓赵名匡胤(公元927——976年),宋朝开国皇帝。泳州(今河北涿县)人,父赵弘殷,母杜氏。公元960年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后周天下,当上了皇帝。在位17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庙号太祖。在位期间,统一南北,加强集权,发展经济,励精图治,其文治武功,堪称显著。称得上一代英主,就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一夜之间不明不白地死去,岂不怪哉!
公元976年,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突然之间死去,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各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一桩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公元976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光义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亮,赵匡胤就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沼,于灵柩前继位。
[烬余录]中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巳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赵光义,但力不从心,砍在地上。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并杀了赵匡胤,逃回了府中。
[辣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有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于是没去找德芳,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说:“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光义说: “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官家”是宋朝宫廷内对皇帝的称呼。晋王说:“我们共保富贵,你不要担心”。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皇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之时,曾对赵匡胤说,“你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年纪太小,不能凝聚众人之心的缘故,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的亲生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给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猝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觉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亊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懿旨。
王继恩有多大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了赵光义!倘若亊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己经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而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对赵光义有所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改年号,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这不是他心里有鬼,又是什么?
赵光义的弟弟被贬而死。
赵光义即位不久,就把他的弟弟削夺了王位,贬为涪陵县公,不久,就“抑郁”而死。按照“兄死弟及”的逻辑,下一个皇位继承人应该是他弟了,可是人死了,这皇位不就是自己的儿子了吗。
逼杀了赵匡胤的长子德昭。
当时德昭已经30岁了,被封为武功郡王。征讨北汉之后,德昭好意地劝赵光义,奖励出征有功将士,可赵光义居然说:“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赏也不迟。”德昭感到受到猜忌,性命难保,回家自刎而死,—其实等于逼杀。
赵匡胤的幼子德芳,年仅23岁,也神袐地暴病身亡。
赵匡胤的遗霜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
赵匡胤暴死,两个儿子也不明不白地死去,这都是偶然的么?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却相信“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皇位继承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改变了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年的“烛光斧影”的全部情景,并说:“你只有把皇位传给我的子孙,国事才能有一线希望。”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己经187年了。
这恰恰说明: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合理的答案—赵匡胤是给赵光义谋害死的。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社会自夏禹传位于子启,即开始了帝王子承父业、世代为君的先河。从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社稷永存,福绵子孙”成为历代封建帝王恪守的信条,很少发生既有子嗣而拱手将皇位传与他人的事件。但是宋朝开国
中国古代社会自夏禹传位于子启,即开始了帝王子承父业、世代为君的先河。从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社稷永存,福绵子孙”成为历代封建帝王恪守的信条,很少发生既有子嗣而拱手将皇位传与他人的事件。但是宋朝开国
宋太祖赵匡胤死亡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是困扰史学界的一个千年之谜,历来有“烛影斧声”之说,甚至有人把他的死与宫闱绯闻联系起来。总之,普遍认为赵匡胤死于非命,是一
在我国的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的死是一个千古谜题,千年来众说纷纭,此事最大的嫌疑人无疑是太宗赵光义,但最近看宋朝历史,发现还有一个人有很大嫌疑,下面秤砣通过湘山野录的记载来做一个新的推断。当赵匡胤还在后
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当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了。976年,他刚刚50岁。虽说,官修《宋史》对的猝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绽证明:是被亲弟弟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当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976年,他刚刚50岁。虽说,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当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976年,他刚刚50岁。虽说,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
岳飞之死的原因 元明之际陶九成写诗感慨岳飞事件:“万里长城真自坏,中兴武业遂云休”。(《辍耕录》卷三)南宋朝廷为何要自坏长城? 一、南宋朝廷收兵权的需要 1。宋朝重文抑武
岳飞之死 岳飞,字鹏举,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相信所有中华儿女对此英雄人物早已非常熟悉,其事迹自不必多说。千百年来,史学界对岳飞的真正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多数观点认为秦桧此前曾被女真人俘虏,已投降
秦桧之死 如果问大家最崇拜古代哪一个人,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很难统一。如果大家觉得古代那个人最可恶,答案当然也是很多,但是我觉得秦桧的投票率应该是遥遥领先的,秦桧的无耻,只怕就连他的后辈汪精卫只怕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