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 里根经济学

Posted 美国

篇首语:不怕山高,就怕脚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美国历史 里根经济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历史 里根经济学

里根经济学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这样总结了里根的功绩:“其他人预言西方将走向衰落;他则激励美国及其盟国,继承实现自由使命的信念。……其他人惴惴不安地期待与苏联共存的最好结果;他却赢得了这场冷战 ——不仅一弹未发,而且邀请他的对手走出堡垒,化敌为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爆发了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因子次中东战争导致的石油危机触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明显病症是经济停滞不前,但通货膨胀物价高企,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矛盾激增。而从60年代初延至70年代久战不胜的越战以及与前苏联持续胶着的冷战也不断消蚀着人们对美国价值的认同感,重振经济雄风和重建美国精神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981年1月,年已70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没有学过经济专业,却在最危难的时候带领美国走出滞胀泥潭,“里根经济学”成为世界经济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学说。

  到七十年代,凯恩斯主张的增加政府开支实行赤字预算,增发公债、货币,降低利率等措施让滞胀程度有增无减,加剧了经济危机。当凯恩斯主义的神话难继,里根决定反其道行之,凯恩斯主义向来强调供需中的“需求”,而里根经济学以“供应学派”为基础,强调“供应创造自身的需求”,目的就是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创造就业。为此,里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削减财政开支(不包括军费),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自罗斯福新政至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优越的社会保障制度,联邦政府机构也因此膨胀,据统计“在1965年至1980年期间,联邦赤字增加了53倍,在各种联邦‘名义’的计划之下的救济款项增加了4倍,达到一年近3000亿美元,联邦预算增加了约5倍”,许多钱财在行政管理中浪费掉。随着滞胀的到来,需要救济的人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里根就职时说:“政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问题所在。” 上台后,他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社会福利的改革。主要措施是:改变联邦政府的过重社会福利负担;大幅度削减社会福利保障支出,尤其是随意性开支;由州和地方政府更多地负担社会福利保障的责任。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在1982—1985财政年度,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和食品券开支比1981年减少13%,医疗补助减少了5%,儿童营养补助减少了4。4%。由于紧缩了财政开支,联邦预算赤字从1983年的1950亿美元下降到1984年的1750亿美元。

  二、大规模减税。1981年美国会通过了里根政府提出的税法,要求从1981年10月起的三年内,分三次降低个人所得税,共减少个人所得税务23%,边际税率从14%到70%降为11%到50%;使1981—1984年间联邦政府税收减少了3。152亿美元。1986年10月23日,里根又签署了美国众、参两院分别批准的修正税法,即1986年税制改革法案。这是战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减税行动,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不同阶层税率都有下降,全国人均免税额减少了6。4%,七年内,每个家庭每年可支配收入约增加600—900美元。

  三、放松政府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六七十年代,美政府对企业的管制活动达到了一个高峰。从一系列数据中可见: “联邦登记册”中联邦管制条例从1936 年的2599 页增加到1977 年的65603 页,条例数量在70 年代增加了300%。在管制机构的从业人数从1970 年的2。8 万人增加到1979 年的8。1 万人。1980年人们估计,单是执行当时美国已有的规章制度就需要每年耗费12亿个小时的工作量。如果每小时工作量的工资成本折合20美元,那么总开支就会超过360亿美元! 同时,过多的政府干预妨碍了市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压制了企业的自主权、灵活性,扼杀了企业的创新力。里根上台不久就为管制改革制定了10项指导方针,这一系列措施对恢复市场经济的活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1979年美国通用率高达13。3%,而60年代初期的通用率还不到2%,通货膨胀达到惊人地步。里根在就任总统后的电视演说中亦承认,1960年的1美元到1981年只值3角6分,他上台后实行了严格紧缩货币政策,严控货币发行量,实行高利率。严控的效果十分明显,1980年通货膨胀率为18%,到1987年降到3%。物价由1980年的12。4%下降到1982年的3。9%。而高利率政策使1985—1986年每年有近1000亿美元资金流入美国,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回升。

  里根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在1982年底开始初显成效,到1983年二、三季度效果变得显著,1983年8月,美国工业生产指数连续上升了9个月,巳十分接近危机前的高点。当年GDP增长4。5%,其中几个季度经济增长水平高达8%。1983年全年共增加350万个就业岗位,这一趋势延续到了1984年美国总统大选年。当1984年里根谋求竞选连任时问选民:“你们是不是比四年以前生活得更好?”美国人民回馈他的是48个州的压倒性胜利和高达60%的支持率。在他第二任期里美国经济进一步复苏,经济发展的强势令人瞩目,财政赤字减少了将近一半。

  克林顿时期联邦政府财政终于由赤字转为盈余,在其卸任时联邦政府预算盈余高达近2110亿美元。但少不了里根的功劳,因为克林顿1993年接手的是冷战结束后通货膨胀率低、由技术推动发展的经济。里根政府使深陷滞胀泥潭的美国经济得以复苏,经济的调整,赤字的缩减,科技的大力发展以及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对世界市场的开拓,都为克林顿时期的经济辉煌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90年代的辉煌离不开80年代的耕耘。

  2005年由数百万名观众提名票选出他们心中“最伟大的美国人”,前十名的榜单上有林肯、马丁•路德•金、乔治•华盛顿、克林顿、富兰克林•罗斯福等深远地影响了美国的政界名人,而名列“最伟大的美国人”榜首的却是——罗纳德•里根!里根曾这样自我评价“我们取得了两项胜利,两个我感到自豪的东西,一是经济实现了复苏,美国人民创造了190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另一个是美国人的道德精神得到了恢复。”

  里根挽救了80年代美国经济的颓势,协助并加速了冷战的结束。波兰团结工会的领导人列赫•瓦文萨说:“我们所得到的自由是他给予的。”西德的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则说:“他的出现是这个世界的幸运。在里根呼吁戈尔巴乔夫推倒柏林墙后的2年,柏林墙就真的倒了,而11个月后德国便统一了。”

 

  里根的经济学重新定位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重组了美国的经济结构,而他最大的遗产是重拾了美国精神,恢复了大国的荣耀和信心,获得“完全的自由、尊严和机会”(1985年里根第二次就职演说时说),他成为了美国人的榜样,也赢得了世界的喝彩。

相关参考

美国 美国·1981年里根经济学

1981年里根经济学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摆脱美国经济出现的滞胀所采用的经济理论的总称,它包括供应学派经济学、贷币主义以及里根总统本人增加国防开支的主张。主要内容是:减少政府开支,使政府支

美国 美国·1981年2月18日经济复兴计划提出

1981年2月18日经济复兴计划提出里根政府振兴美国经济的计划。1981年2月18日里根总统对国会联席会议发表电视讲话时提出。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大幅度减税。里根建议3年内削减所得税30%,国

美国 美国·1983年8月《经济复兴税法》通过

1983年8月《经济复兴税法》通过里根复兴经济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1983年8月3~4日国会参、众两院相继通过了里根总统提出的这一法案。它规定从1981~1984年分3次把个人所得税共减少23%,税率

美国加息历史回顾

一、美国历史有几次加息美国历史一共有6次加息。分别是:第一轮:加息周期为1983.3—1984.8,基准利率从8.5%上调至11.5%。当时,美国经济处于复苏初期,里根政府主张减税帮助了经济的复苏、制

美国历史 美国总统里根

美国总统里根  里根,1911年2月6日生。  里根是美国年龄最大的总统,也是保守色彩较浓的总统之一。他家境不富有,靠半工半读完成大学学业,先后担任过水上救生员、业余游泳教练等。他口才好,爱好体育和戏

美国历史 里根总统

里根总统  里根总统,无疑是美国总统中的一位“金牌级”人物,从入主白宫到挥手而去,他拿下了多项第一: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影星”总统,美国历史上宣誓就职时年

美国历史 里根遇刺

里根遇刺  我到美国不久,正逢美国总统大选,我的美国教授,Dahm教授带我去投票站看他们投票。选举结果,罗纳德·里根(RonaldReagan)当选美国第40届总统。  1981年3月3

美国历史 里根演讲

里根演讲  这是美国总统里根在卸任前发表的演讲。我认为这篇演讲为现代政治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治理国家方面,对政府的定位极具指导意义。这篇演讲充分体现了里根总统的伟大,人类之所以有今天,中国之所以能有今

美国历史 里根简介

里根简介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RonaldWilsonReagan)于1911年2月6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伊伊州坦皮科城。父亲约翰·里根,母亲内丽&midd

美国 美国·1985年美国成为债务国

1985年美国成为债务国1985年,世界经济强国美国负债累累。这是自1914年以来发生在美国的难以置信的变化。多年来美国经济不景气,里根复兴经济计划不仅未使美国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且赤字愈来愈大。商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