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怎样得到民众的支持的

Posted 公孙

篇首语: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备是怎样得到民众的支持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刘备是怎样得到民众的支持的

2、蒋介石怎样通过援助南越“反攻大陆”

刘备是怎样得到民众的支持的

刘备感动的人实在太多了,刘备为救陶谦的徐州,问公孙瓒借赵云,事毕,“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为别”,此时的赵云,得不到公孙瓒的重用,只是一岌岌无名的部将;而刘备,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已闻达于诸侯。这一“执手挥泪”,赵云从此死心塌地,致死方休。

隆中请诸葛出山,诸葛三分天下大计一出,刘备知道终于找到了自己最缺的人才:战略家。于是乎,刘备恳请孔明出山为助,孔明待价而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睿智如孔明,终究挡不住这一哭,明知不得其时,也慨而弃耕,为蜀劳累一生。

刘备忙碌半生,纵有关张赵万夫不当之勇,苦无智将相佐,还是落得个无立锥之地的下场。偶得化名单福的徐庶,稍用一计,即大败曹仁,得了樊城,刘备自然奉徐庶为上宾,可惜好景不长,曹操用程昱计召徐庶回许都。玄德请徐庶饮酒,庶曰:“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

玄德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庶辞曰:“不劳使君远送,庶就此告别。”玄德就马上执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说罢,泪如雨下。庶亦涕泣而别。玄德立马于林畔,看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

刘备三哭,从此断送了徐庶的政治生命,“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以致后来赤壁大战,唯徐庶识破了周瑜、诸葛亮、庞统的计谋,却只求自己远遁,任凭曹军被一把火烧得灰飞烟灭。

刘备统七十万大军败于陆逊之手,无颜回成都,在白帝城临终托孤一段极有深意:刘备以手抚诸葛孔明之背,共同回忆起往事,泪流满面;然后说儿子刘禅不才,你诸葛亮才情胜过曹丕十倍,不如你来做君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蒋介石怎样通过援助南越“反攻大陆”

美国不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 >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之后,一直想“反攻大陆”。但是由于台湾的政治、军事力量不足与国际局势等原因,“反攻大陆”的计划必须得到美国的支持。 >早在朝鲜战争时期,蒋介石就竭力说服美国允许国民党军队出兵朝鲜。但美国担心一旦国民党军队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交火,就很可能引起更大规模的战争,甚至引起苏联对朝鲜战争的大规模介入。因此,美国拒绝了蒋介石当时的出兵计划。 >▲  蒋介石在太武山上题写成语“毋忘在莒”(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比喻不忘本,不忘初衷,不忘家乡,不忘峥嵘岁月),试图借此鼓励台湾军民勿忘“反攻大陆” >此后,蒋介石屡次劝说美国允许并帮助他“反攻大陆”,但均被拒绝。蒋介石自认代表中华民国正统,他所领导的是包括大陆在内的整个中华民国,而不仅仅是台湾一岛。 >所以,“反攻大陆”既是他东山再起的政治抱负,也是他统治台湾合法性的基础。 >时至1960年代初期,蒋介石注意到大陆正面临经济困难,且政局不稳,他认为这是“反攻大陆”的良机。他屡次派兵袭扰东南沿海,由于解放军的严阵以待,国民党军队大多无功而返。蒋介石无奈只能暂时推后“反攻大陆”的计划。 >对美国的态度,蒋介石并非不知。不过为了复国大业,蒋介石还是待机劝说美国。他甚至决定在没有美国的支持下,靠国民党的力量单独“反攻大陆”。 >于是,他秘密成立了“国光作业室”,用于制定单独“反攻大陆”的计划。但由于美国人的严密监控,以及国光计划的漏洞太多,反攻日期只能延后。 > ▲  1960年代的台湾政治口号 > 贰 1960年代蒋介石面临危机 >1963年年底到1964年年初台湾当局经历了一系列外交挫折,使之再也无法安于现状。1963年8月,日台关系出现危机。1964年1月,中法建交,台湾被迫与法国断绝“外交关系”。然而与此同时,中共在国际舞台上日趋活跃。 >这一连串外交挫折强烈冲击了台湾的士气民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1964年1月的“湖口兵变”。主事者装甲兵副司令赵志华认为蒋介石身边的人腐化堕落,不利于“反攻大陆”。他计划清除蒋介石身边的“坏人”,以“保护蒋总统”。 >“湖口兵变”虽很快被解决,却给蒋介石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动。他重提“反攻”不仅是为了“光复大陆”,更是为了稳定台湾的士气民心,维护国民党在台统治的合法性。 >根据斯坦福大学所藏的《蒋介石日记》,中法建交后,蒋介石认为可以再次向美国进言。他盘算利用中法建交前后台湾面临的一系列内外危机,结合越南日益恶化的局势,说服美国在亚洲采取更积极的反共政策。 >蒋介石思考的第一个方案是在亚洲建立新的反共联盟。1964年2月下旬,台湾当局向华盛顿提出建立由美国牵头组建美国、南韩、南越和台湾的“四国”同盟等建议。 >美国明白蒋介石此举名义上为加强其远东国际地位和支持美国在越南的行动,实际上却是想为“反攻大陆”修桥铺路,故予以断然拒绝。 >此举未成,台湾当局于1964年3月直接向美国提出对海南岛采取军事行动的计划,谓倘若美国对北越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中共在海南的力量将对美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必须先下手为强,并要求美国给予海、空军和后勤支持。但是,美国驻台“大使”拒绝传达此意给华盛顿。  > ▲  1960年,蒋介石在台北会见南越总统吴廷艳 >叁 蒋介石从越战中看到了反攻希望 >1965年3月开始,美国地面部队进入越南,且承受的战争负担越来越重,约翰逊政府希望获得亚太盟国尤其是“中华民国”的支持。蒋介石趁机向美国表示,“越南动乱的根源不在越南国内,而在中国大陆疆域之内”。如果美国需要的话,国民党打算向越南派兵,他提出可由国民党军队在华南发动两栖登陆,以截断中共对越南的援助线。 >但美国依然认为,如果没有美国的大规模支持,国民党的反攻计划都必将失败。更重要的是,国民党进入越南或者“反攻大陆”,可能造成中国出兵越南而与美国再次兵戎相见。美国不愿意朝鲜战争的悲剧再次上演,又一次拒绝了蒋介石的计划。 >面对越战的升级和美国对其行动的束缚,蒋介石在国民党军事会议里指示,单独反攻是国民党的唯一出路。 >然不久后,国民党却在“八六海战”中损失惨重。蒋介石对“国光计划”的热情开始冷却。后来台湾当局虽然几次向美国建议出兵越南、华南,但均遭拒绝。 >肆 蒋介石决定对南越进行非军事援助 >从196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越战升级和中国在东亚地缘政治分量的日渐增长,美国朝野普遍担心再次同中国触发类似于朝鲜战争的大规模军事冲突。约翰逊为了缓和美中紧张关系,于1965年8月做出决定,放宽对华旅行限制。 >▲  美国前总统约翰逊在任期间决策出兵越南 >1966年后,美国不少人主张,虽然美国应该继续“遏制”中国,但必须抛弃“孤立”中国的政策,在文教等领域与大陆接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鲍大可(A.Doak Bart)甚至提出,美国应该赞成中共和台湾一样享有作为联合国创始国的“继承权”。 >美国各界对华缓和的声音引起了蒋介石的强烈反对,而越南战争为他提供了机会。蒋介石力图在越南助美国一臂之力,以达到对美“输诚”的目的。蒋介石认为只要能将台北和西贡的命运紧紧拴在一起,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就会受到极大限制。 >于是,台湾当局着手援助南越。1960年年底,国民党应南越之请,派遣顾问团赴越,协助南越军方建立政战制度。1964年1月,南越发生阮庆政变后,国民党再度派人前往西贡,并研商反共作战问题。 >美国和南越虽然欢迎台湾当局的援助,但都不想让国民党直接卷入越南的军事冲突。美国觉得国民党军队的介入将会使越南与中国内战纠结在一起,使形势进一步复杂化,并给予北京重蹈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借口。 >蒋介石知道美国不会支持他取道越南,反攻大陆。但他支援南越的热忱并未因此而稍减。1965年以后,台湾就一直以各种方式参与美国在越南的行动,而且力度不断加大,其目的是想通过扩大对南越的援助以“套牢”美蒋关系,阻止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1966年12月蒋介石向美国表示,国民党不会直接出兵越南。他决定援越将主要以政治和经济为主,而不是军事方面的。  >  > >伍 蒋介石给了南越哪些援助? >在国民党军队不直接参战的前提下,美台之间主要通过各种其他间接的途径实现在越南战场上的合作。如“国安局”驻越代表负责督导情报局和国民党大陆工作会在越活动,主要任务是发展电讯情报、监听北越飞机通讯,并与中央情报局及美国军事情报机构联合采取秘密行动。 >1964年10月,台湾“国防部”派遣“中华民国驻越军事顾问团”赴越,协助南越建立政战制度。军事顾问团逐步在南越政战总局、各战术区司令部派驻顾问。1967年2月台湾军事顾问团改为“中华民国驻越军援团”。台湾顾问团和军援团驻越期间,协助南越成立政战总局,建立各级政战组织,开办政战教官班,创建政战大学等。 >▲  1964年,蒋介石接见台湾驻越军事顾问团 >1973年,南北越签订《巴黎和平协定》后,所有援助南越的外国军队和军事人员必须全部撤出,越战彻底“越南化”。但国民党基于共同反共的立场,决定军援团以“驻越建设顾问团”的名义继续留越援助,直到1975年4月南越亡国。 >台湾援越空运队于1965年11月25日,参与了空中运输和间谍任务,并组成技术维修队伍。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于1962年在西贡成立“南星办事处”,接手中情局在南北越丛林空投运补的特种任务。小股国民党的部队乔装成南越士兵在天主教僧侣领导的部队中服役,并接受美国援助。美军同时还在台湾中部驻扎一些陆空军,国民党则为其提供配套的演习场地、加长机场跑道、建立修理设施等等。 >至1965年5月下旬,台湾总共向南越派出了包括86个人组成的农业援助小组、18个人组成的“心战”顾问团、10人组成的医疗队、9个人的电站维修队。此外,还在岛内帮助训练200多名的南越军事人员。 >1966年,台湾还将两艘登陆艇租借给美国,以协助解决南越港口拥挤的状况,并供美国海军作沿海运输之用。除此之外,台湾还是入越作战美军的重要疗养地。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当局接纳了大量从西贡撤离的美国军事人员及外交官的家属,让其在台享受各种优遇。 >随着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对台援助的缩减,国民党除了开展上述“准军事”合作外,还在经济方面加强了与南越联系。台湾当局很重视美国为越南战争进行的军事采购,专门组成一个海外经济促进委员会以增加台湾在美国为越战的商业采购中所占的份额。 >在华盛顿限定采购商之前,台湾从对越贸易中获利颇丰。国民党在越南服务的技术人员主要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提供财政资助,台湾也直接提供了小到课本、种子、肥料,大到价值80万美元的商品甚至发电站等经济、军事物资。这些项目,使华盛顿和台北更紧密地连在一起。    >  陆 援助南越真的绑定了美台关系吗? >蒋介石认为只要国民党在越南协助反共,美国的对台政策就不可能获得根本性改变。蒋介石想将台湾的前途与越南战争连结起来的努力,虽然未能诱使美国支持其对中国大陆采取军事行动,但在1960年代却起到绑定华盛顿与台北之间关系的作用。 >不过,由于197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高,尤其是中苏对抗和美苏争霸的原因,中美关系开始缓和。随后基辛格与尼克松的访华以及《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开启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南越亡国,蒋介石企图通过援助南越绑定美台关系的努力最终失败。 > - END - > 来源:世纪历史 >责任编辑:亚闻 >转载请注明: “文史博览”(wsbl1960)微信公众号 >◆想要投稿 >发文至邮箱2004wsbl@163;dyy1013@126 >或者直接给我们微信后台留言交流 >◆订阅杂志 >❶通过全国各个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42-185 ❷直接与我刊发行部联系 联系电话:0731-84307941(王老师)

相关参考

同样是主张兴复汉室,刘秀得到的支持程度为什么远胜刘备

西汉末年和东汉末年,先后有两位汉室宗亲打起了「”兴复汉室”的大旗,这就是汉光武帝刘秀和汉昭烈帝刘备。但奇怪的是,同样是兴复汉室的政治主张,刘秀得到的支持程度远胜刘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西汉从汉元帝时走

历史上中原霸主魏惠王魏瑩是怎样一个人

魏惠王魏瑩(公元前400~公元前319年),魏国魏武侯之子,公元前369年即位,即位之时正值魏国鼎盛时期,早年励精图治,使魏国一度成为中原霸主,晚年战争中,“东败于齐,南辱于楚”,渐渐开始衰落。魏瑩少时聪慧好学,颇得...

历史上中原霸主魏惠王魏瑩是怎样一个人

魏惠王魏瑩(公元前400~公元前319年),魏国魏武侯之子,公元前369年即位,即位之时正值魏国鼎盛时期,早年励精图治,使魏国一度成为中原霸主,晚年战争中,“东败于齐,南辱于楚”,渐渐开始衰落。魏瑩少时聪慧好学,颇得...

历史上中原霸主魏惠王魏瑩是怎样一个人

魏惠王魏瑩(公元前400~公元前319年),魏国魏武侯之子,公元前369年即位,即位之时正值魏国鼎盛时期,早年励精图治,使魏国一度成为中原霸主,晚年战争中,“东败于齐,南辱于楚”,渐渐开始衰落。魏瑩少时聪慧好学,颇得...

蒋介石怎样通过援助南越“反攻大陆”

壹美国不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之后,一直想“反攻大陆”。但是由于台湾的政治、军事力量不足与国际局势等原因,“反攻大陆”的计划必须得到美国的支持。>早在朝鲜战争时期,蒋介石就竭

是意外还是炸死? 揭秘将能之士庞统之死

庞统是刘备门下能文能武的将能之士,深受刘备的重视。刘备得到东吴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之后,任用了庞统。庞统接受刘备的任职后,一心为刘备四处征战而献策。庞统不仅是三国时期的谋士,他还是一位能带兵作战的将领。...

是意外还是炸死? 揭秘将能之士庞统之死

庞统是刘备门下能文能武的将能之士,深受刘备的重视。刘备得到东吴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之后,任用了庞统。庞统接受刘备的任职后,一心为刘备四处征战而献策。庞统不仅是三国时期的谋士,他还是一位能带兵作战的将领。...

刘邦与项羽是怎样打败秦二世胡亥灭亡秦朝的

秦二世二年三月至三年九月,项羽、刘邦继承陈胜、吴广未竟的事业,团结反秦力量,推翻秦王朝统治的战争。元年七月,陈胜、吴广首举反秦义旗,得到广大民众及各种反秦力量的积极响应。同年九月,楚名将项燕后裔项梁、

刘备南撤江陵的时候为什么要带着十万民众

曹操南征荆州,正好赶上刺史刘表死了,继位的刘琮投降了曹操。刘备这时候驻扎在樊城,不知道刘琮投降一事,曹操已经很快来到了。等到知道了刘琮投降,刘备就带着樊城民众离开了。经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劝说刘备进攻

刘备爱民只是假象 搞金融剪刀差掠夺蜀汉民众

导读:两汉时期,商品经济非常发达,五铢钱流通十分繁盛,经常会出现流通货币数量不足的情况。政府惯用的手段是将钱币减重,增加名义货币流通的总量。自三国直至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各地政权对立,铸行虚币大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