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甘地简介

Posted 甘地

篇首语: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甘地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甘地简介

甘地简介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古吉拉特语;MahatmaGandhi,印地语;MohandasKaramchandGandhi,1869年10月02日——1948年0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MahatmaGandhi),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虽受当时革新之风的感染,曾经尝试打破素食以强身健体、振兴民族国家,终因摆脱不了从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废。19岁时,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伦敦大学的律师资格。学成归国后,他开始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却历遭挫折。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临阵怯场而砸锅。半年后打道回府,在家乡拉奇科特靠兄长和亲友的资助维持律师业务,律师业务的毫无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倍感苦闷压抑。当有个来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处理时,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历程。

  反抗

  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所不及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视歧的斗争,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了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观、社会政治观。他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不过,在这种反歧视过程中,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想。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国初年,他坐三等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国。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学说。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的开恩,给予印度自治。“一战”后殖民当局的种种作为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1919年3——4月间,为抗议反动的“罗拉特法”,他发起全国性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由于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和群众的暴力反抗,甘地一度宣布暂缓非暴力抵抗运动,试图与政府合作,但英国政府继续在哈里发与旁遮普问题上倒行逆施,打破了甘地的幻想。在印度全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趋于成熟,并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

  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普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主要依靠宪政手段从事活动的团体变成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性直接斗争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也因此确立。此后,不论甘地是否在国大党内任职,他始终是国大党的“灵魂”,左右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方向。1922年2月,因运动中出现暴力事件,甘地宣布停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挫伤了士气,引起国大党内的思想混乱。甘地也身陷囹圄。出狱后甘地致力于重振民心士气。

  1929年12月31日,国大党拉合尔年会通过争取印度独立的决议,并授权甘地领导新的不合作运动。1930年3月他率领78位志愿队员开始“食盐长征”,揭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序幕,给英殖民主义者以巨大打击。运动进行中甘地又与总督谈判,并出席圆桌会议,群众运动因此而松懈,被英国残酷镇压下去。1934年10月,甘地因与国大党领导层再次出现严重分歧而宣布退党,但仍在关键问题上指导国大党的工作。1939年9月3日,英国代表印度宣战后,甘地的极端非暴力立场与国大党领导机构的有条件支持战争的主张发生尖锐冲突,以致他两次被免职,又因英国政府顽固不肯满足国大党的要求,国大党两次请甘地复出。这期间,甘地的反帝立场进一步发生变化。

  1942年4月,在印度国内广大群众反英情绪高涨和日本侵略者迫近印度的形势下,甘地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口号,并先后发起了1940——1941年第三次不合作运动和准备发动第四次不合作运动,均被英国镇压下去。甘地入狱直到1944年5月。战争结束后,处于内外交困的英国政府慑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再起的压力,答应印度独立的要求。但因印、穆两教的分岐对立由来已久,加之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印、巴分治已成定局。甘地为维护印度统一不懈努力,终无回天之力,只好接受分治。

 

  独立后甘地获得了印度人民和国大党的崇高敬意,但他却大权旁落,其终身为之奋斗的非暴力理想也被束之高阁。而对分治以后的宗教仇杀与混乱,甘地殚精竭虑,利用自己的威望与绝食帮助平息了大规模教派仇杀,自己却成了教派冲突的牺牲品,死在了一位狂热的印度教徒的枪口之下。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甘地主义评价

甘地主义评价  文/锋钧  莫汉达斯·卡拉姆钱德·甘地(MohandasKaramchandGandi1869—1948),世界东方一大

世界历史 甘地家族光环渐去

甘地家族光环渐去  让国大党和甘地家族更忧心的是,过去的十年,被认为是印度“失去”的十年,经济增速出现下滑,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很多年轻人没有工作,贪腐现象则愈演愈烈,国大党形

世界历史 甘地为什么被称为“圣雄”?

甘地为什么被称为“圣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KaramchandGandhi,1869—1948)早年生活在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家庭,后留学英国,获律师

历史百科 “世界末日最急需的”工作——甘地在南非初试锋芒

“世界末日最急需的”工作——甘地在南非初试锋芒旅居南非时的甘地冥想中的甘地英国人打开了印度的大门,古老的莫卧儿帝国走到了它的末路。1877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被宣布为印度女皇,从此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历史人物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简介 甘地的生平简介 甘地怎么死的 甘地评价

中文名称: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外文名称:MohandasKaramchandGandhi别名:MahatmaGandhi(圣雄甘地)、印度国父国籍:印度民族:印度斯坦族出生地:英属印度波尔班达尔

世界条约 《甘地—艾尔文协定》是多久签订的?《甘地—艾尔文协定》规定了哪些内容?

英殖民当局和甘地签订《甘地—艾尔文协定》提起印度,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他剃着光头,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引起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他就是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国大党领

历史人物 英迪拉·甘地简介_英迪拉·甘地生平事迹_英迪拉·甘地怎么死的_英迪拉·甘地评价

中文名称:英迪拉·甘地外文名称:IndiraGandhi国籍:印度民族:印度斯坦族出生地:印度北方邦安拉阿巴德出生日期:1917年11月19日逝世日期:1984年10月31日职业:印度前总理,政治家主

历史人物 圣雄甘地简介

全名:莫汉达斯·卡拉姆汉德·甘地职业:和平主义和精神领袖国籍:印第安人为什么出名:甘地是反对英国统治印度的非暴力公民不服从运动的领导人。他最初开始为南非印第安人的权利而战,并于1915年回国。1921

历史百科 “圣雄”甘地遇难——印度国父甘地遇刺身亡

“圣雄”甘地遇难——印度国父甘地遇刺身亡一场祈祷会即将举行,草坪上早已坐满了信徒们。此时,一个老者双手架在他的两个孙女的肩膀上,匆忙地来到草坪上。他称他两位孙女玛努和阿巴为他的拐杖。他登上数级台阶后停

历史人物 印度民族领袖甘地选择绝食就是为了反暴力?

甘地是印度民族领袖,他领导印度人民战胜英国殖民者,使印度独立,被印度誉为国父,还被世人尊称为圣雄,甘地的轶事有哪些呢?  甘地旧照甘地的轶事有许多,其中绝食是甘地的轶事中最经典的事件,甘地多次利用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