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奸雄”曹操为何没当成皇帝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奸雄”曹操为何没当成皇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奸雄”曹操为何没当成皇帝

“奸雄”曹操为何没当成皇帝

  曹操真正要告诉群臣的,是他自己不称帝,但不会放弃手中大权,这种格局不但要自己做,自己的子孙也要继承下去。

  在曹操取得北方后,政治地位日益增加。在接献帝都许后,借皇帝之名,自封丞相,行治理国家的权利。平定中原后,接着被封为司空,做了“三公”。

  有趣的是,之前做三公的人,像王允、杨彪,基本皆死于非命,就好像遇整十年(1900、1920、1940、1960)就任的美国都是被刺杀死的,成了一个被诅咒的位子。到了曹操之后,做三公的人照样享得天年。书归正传,曹操做了丞相、当了三公,又想位列王侯,献帝只好依他封其为魏王。

  但终究曹操还是没当上皇帝,到死也就是个“魏王”,而不是“魏武帝”。是他不想当、不敢当、甚至对皇帝不屑一顾?当年一些汉臣为了奉承曹操,写联名信请曹操废掉献帝自己称帝。曹操堂弟夏侯墩知道此事后,马上面见曹操,对他说千万不能称帝,不然会给孙刘攻打曹魏的口实,此事必须从长计较。当时曹操十分赞同夏侯墩的说法。不久曹操因病去世,夏侯墩十分悔恨,因为就是他的劝阻使曹操没能在有生之年做上皇帝自己不久后也郁闷而死。

  这件事说明夏侯墩认为曹操还是想当皇帝的,只是时机未到。为何曹操统一北方,在朝中有绝对的权威后,还没有称帝的最好条件?因为汉朝皇帝那受着上天庇护的“遮羞布”还在,曹操怕拉开这条遮羞布后,舆论对己不宜,怕孙刘两家借机制造事端,所以才不得不把称帝的计划暂且放下。

  还有一事恰好说明了曹操的担心。赤壁后曹操不敢再举兵南下专心治理北方。记念后北方一片繁荣的景象。孙权趁机拍拍曹操的马屁,说曹操现在受万民景仰,应一跃为帝才对哪。曹操读了信后冷笑一声,说:“孙权那小子想把我放在火上烧烤哪。”这话一语双关,既说了谋权篡位不可行,还因为汉朝号称得到“火德”自己代汉须胜于“火德”,就是让自己坐在火炉上的意思。孙权这信是一半试探一半挑唆,曹操也是一半拒绝一半不甘心。

  曹操实际上拥有皇帝之权,一切朝政大事皆由他掌管。献帝只是后宫的男主人,有时甚至连后宫也管不了。一切生杀大权都在曹操手上,只不过曹操还缺一件黄袍子罢了。

  事实上,不称帝对他也有好处,这也是曹操的高明之处。留下献帝,他就能打着天子的旗号,在都许之后不久就轻而易举地收复了豫州,使关中诸将望风而降;他则利用献帝之名,实现和平的征服,让大小诸侯掩耳盗铃,“名正言顺”地代表献帝。刘琮投降、张昭一派劝孙权投降,也是为了以此做挡箭牌。

  不做皇帝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权利欲,所以曹操非常清楚,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公元210年,献帝封给曹操10万人口作为魏国封国人口,他拒绝了,写下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解释自己无代汉之意,还提到“三分天下有其二”还能侍奉陛下的周文王,有以标榜自己的意思。此外,他还明确提出:“然欲孤便尔委捐所点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曹操的话有合乎情理之处,“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不就说他要做好准备后才称帝吗?且不说称帝,献帝封他十万人口不就是想让他辞去兵权、官职,他已经看穿了,并表示拒绝,甚至放弃封地。他是用行动暗示群臣,他是永远不会放弃兵权,就意味着身后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权势,解决代汉问题。曹操真正要告诉群臣的,是他自己不称帝,但不会放弃手中大权,这种格局不但要自己做,自己的子孙也要继承下去。如果真如此发展下去,以后东汉的政治格局就是日本幕府时代的翻版了——皇帝是傀儡,一切朝政大事皆由将军们操办,将军是当权者,但将军永远不会废掉皇帝自己取而代之。

 

  后来陈群等人又劝曹操称帝,曹操只回了一句饶有深意的话:“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这与《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周之德可谓至德”相呼应,说明曹操正在对现有的权力资源进行整合,一旦成功,那就是从周文王到周武王的转变了。(摘编自:读者文摘)

相关参考

解读奸雄曹操为何最终没能统一中国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战场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

历史李世民的胖儿子李泰为何没当成皇帝

《旧唐书》曾记载李世民有多宠爱这个儿子:“又以泰腰腹洪大,驱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其宠异如此。”这是心疼胖儿子行动不便,特准他采用交通工具来朝所。大型历史女皇传奇剧《武媚娘传奇》正在湖南卫视金鹰

历史李世民的胖儿子李泰为何没当成皇帝

《旧唐书》曾记载李世民有多宠爱这个儿子:“又以泰腰腹洪大,驱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其宠异如此。”这是心疼胖儿子行动不便,特准他采用交通工具来朝所。大型历史女皇传奇剧《武媚娘传奇》正在湖南卫视金鹰

曹操背后的女人,为何能得奸雄认可

武宣卞皇后,琅邪开阳人,文帝母也。本倡家,年二十,太祖于谯纳后为妾。——《三国志·魏书·后妃传》历史上有许多未称帝,却依旧拥有帝王般魅力的人物。有着"乱世之奸雄"的曹操无疑是这类人物中的佼佼者。曹操在

三国历史上的曹操为何会被称为奸雄

曹操这个人雄才大略,很有魄力。不过他也使过阴招,有些时候不只是阴,而且阴损的骇人。有人从曹操让张绣投降得出结论,认为曹操很大气,很能虚怀若谷,其实你不了解曹操,曹操有时候是玩阴谋的祖宗,就给人们经常说

历史上刘章怎么没当成皇帝?刘章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刘章怎么没当成皇帝?刘章是刘邦的孙子,但那时刘邦还有儿子(刘恒和刘长)在。按古代的继承思想,按血统的亲近管来排的。要是没有子嗣的话,就在找孙子辈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的人来担当。例如汉成帝刘骜,他死

奸雄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背后的历史冤案

挟天子令诸侯向来被称为曹操重要的政治战略。挟天子的事情,董卓作过,李催做过,可都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成了众矢之的,招致天下诸侯的攻击。凭什么汉献帝到了曹操手上就可以令诸侯了?曹操为了挟这个天子,背了一

历史上奸雄曹操为何在需要人才时杀吕布

导读: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汉灵帝死后,朝廷政局混乱,诸侯割据混战,群雄逐鹿中原。在这样一个动荡年代,实力不强、官位不高、资历不深的曹操,却能够先后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脱

历史人物 实为汉贼的奸雄曹操,为何后世还有那么多人崇拜他?

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起的年代,各路诸侯割据,汉室已经名存实亡,最后三人在群雄中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是曹操、刘备和孙权。这三人中,刘备最为仁义正直,一生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反观曹操却是一个十足的奸雄形象,挟天

历史人物 实为汉贼的奸雄曹操,为何后世还有那么多人崇拜他?

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起的年代,各路诸侯割据,汉室已经名存实亡,最后三人在群雄中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是曹操、刘备和孙权。这三人中,刘备最为仁义正直,一生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反观曹操却是一个十足的奸雄形象,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