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 我有30万东北军 不怕日本鬼子

Posted 东北军

篇首语: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历史 我有30万东北军 不怕日本鬼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历史 我有30万东北军 不怕日本鬼子

张作霖曾放言:我有30万东北军 不怕日本鬼子

  不怕日本鬼子

  张作霖和张学良性格不太一样,他虽然看起来北人南相,但性格刚烈果断,特别是和日本的关系上,这一点从一次张作霖父子的对话中颇能反映出来。

  北伐战争时期,张学良从前线回来,因为战况不利,劝张作霖不要继续和南方打仗,老将(当时张学良背后叫张作霖“老将”)不听。张学良说日本人盼着我们打,不要我们向前打,日本人抄了我们的后路,我们打不过日本人,要吃苦头的。

  张作霖大怒,拍桌子叫道:“我有30万东北军,我才不怕日本鬼子!他撑死了在南满有13000人,要想收拾他,我把辽宁各县的县长、公安局长召集起来开个会,三天就把他的铁路扒了。东北军先打重镇大连旅顺,他13000人怎么跟我打?我怕什么日本鬼子?”

  当时,张氏父子说话,张学良的几个卫士,东北军的将领都随侍在旁。

  从这段话看来,张作霖父子,对于日本在东北的实力,都是有警觉的,但是老帅打江山几十年,虽不读书却有经验,盛怒之下,瞬间判断双方力量对比依然相当准确,几条措施也颇有可行之处,方针更明确鲜明。相比之下,看“九·一八”时少帅的表现,则显得不知己亦不知彼,心中无数,看来在阅历方面,确实不如其父。

  见人说人话

  “西安事变”之前,张学良在西安相当活跃,这时他的警卫骑兵队已经扩编为骑兵营。

  张学良平时说话并不粗俗,但也不是知识分子腔调,有点儿像老北京的旗人子弟。只是“西安事变”前张学良说话颇有些异常。有一天,张学良接见从北京来的教授,好像其中有顾颉刚,张学良入客厅后和教授们攀谈甚欢,话语激进,居然大谈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并表示不日东北军就要和日军决一死战。几位教授本来是来劝说张学良进步抗日的,这时反而劝他不要着急,注意集中力量,谋定而后动。有位教授说:“我们要胜利的英雄张副司令,不要失败的英雄张副司令。”

  这天下午,张学良又见几位法国客人,一边放留声机,一边在沙发上用英语和这些人交谈。张学良的英语水平不错,可以直接和外国人交谈,不需要翻译。到了晚上,张学良送走外国人,和军官训练团的一些高级将领谈话吃饭,席间又满口东北土话,一副老帅的粗犷形象。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老帅时代的一些部队主官,张学良正在重整东北军,提拔少壮军官,这些老人渐渐失势,都有怨言。而张学良基本能够笼络住他们,直到“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离开东北军,新旧将领之间的矛盾才激化起来,发生了“二·二”事件。

  晚上返回,张学良笑对侍从说:“今天太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看来,张学良并不是一个没有政治头脑和政治手腕的公子哥儿。

  皇姑屯

  “皇姑屯事件”是日军炸死张作霖的行动,有些报道称张作霖被救出以后不久死亡,之前说过“自己的两条腿都没了,不成了”一类的话,而他关于东北局面,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言,则若明若暗。

  按照张作霖医官温守善(“皇姑屯事件”后,温守善抱着张作霖坐车回府)的话,张作霖的交代是比较清晰的,他判断除了日本人,别人炸不了他。他嘱咐的话是:让小六子(即张学良)回来,不要让他坐火车回来,让他把东北军都带回来,打……

  温守善说张作霖说完“打”就昏迷过去,到帅府再醒来,即自知不行了。

  张学良回沈阳时,为了避免被日军再次炸掉,他是混在士兵中悄悄出关的。那一次张学良为了和士兵形象接近,剃光头穿士兵服装,可能也是他一生唯一一次剃光头。

  张学良回到沈阳的时候,张作霖还没有入殓,张学良是看过他父亲遗容的,但他当时只是叹口气,没有落泪,侍从觉得有些奇怪,现在想来是因为当时周围险象环生,日军随时可能动手,张学良还顾不上儿女私情吧。

  有些文章认为张作霖出关非常隐秘,被日军炸死说明日军的情报工作深入缜密云云。

 

  其实从上述内容,便可以看出张氏东北军集团对于保密工作重视不够。东北军上下颇有旧绿林义气遗风,戴笠也曾表示对东北军的地下工作最好做(反过来,阎锡山最滑头)。张作霖出关这事也是一样,他走之前,永定门火车站堆满张作霖的家具细软,已经很清楚地暴露了即将出关的企图。事实上张作霖刚一出京,上海的报纸就登出了消息,可见其保密性之差。记者都能够知道的消息,日本方面稍加留心自然也不难入手,这倒不是日本的特工有多高明了。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12万东北军为何守不住热河

热河区域物产雄厚,计谋地位主要,日本对热河觊觎日久。早在辽代,日本人即深入热河要地,进行商贸过往。到了近代,日本资金大量侵入东北、攫取诸多特权时,日本人贪图更多染指以热河为中心的东蒙区域,获取更大好处

12万东北军为何守不住热河

热河区域物产雄厚,计谋地位主要,日本对热河觊觎日久。早在辽代,日本人即深入热河要地,进行商贸过往。到了近代,日本资金大量侵入东北、攫取诸多特权时,日本人贪图更多染指以热河为中心的东蒙区域,获取更大好处

12万东北军为何守不住热河

热河区域物产雄厚,计谋地位主要,日本对热河觊觎日久。早在辽代,日本人即深入热河要地,进行商贸过往。到了近代,日本资金大量侵入东北、攫取诸多特权时,日本人贪图更多染指以热河为中心的东蒙区域,获取更大好处

西安事变后,二十万东北军去哪了

东北军是民国时期举足轻重的一只部队,部队装备精良,曾经人们一提到东北军的时候,首先就会想到无可抵挡、兵强马壮。中原大战最关键的时刻,少帅张学良挥师入关,冯玉祥、阎锡山顿时灰飞烟灭,东北军势力遍及整个北

板垣为何敢以1万日军挑战20万东北军?

1931年8月,关东军的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在一次关东军的动员会上说:“不要看中国是个现代的国家,好像有现代国家的一切特征,实际上中国是分散的部落。对一般的民众来说,顶多就是给谁交税的问题,并没有紧密的国家联...

历史军事 板垣为何敢以1万日军挑战20万东北军

  1931年8月,关东军的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在一次关东军的动员会上说:「不要看中国是个现代的国家,好像有现代国家的一切特征,实际上中国是分散的部落。对一般的民众来说,顶多就是给谁交税的问题,并没有紧

板垣为何敢以1万日军挑战20万东北军?

1931年8月,关东军的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在一次关东军的动员会上说:“不要看中国是个现代的国家,好像有现代国家的一切特征,实际上中国是分散的部落。对一般的民众来说,顶多就是给谁交税的问题,并没有紧密的

民国大家张大千到底是如何智斗日本鬼子?

张大千,名权,后改作爰,号大千,小名季爰。1924年,在上海首次举行个人画展。1937年7月26日,张大千携家眷前往颐和园避暑。第二天,保安队在颐和园内,挨家挨户通知说日本人要炮轰颐和园,还要放毒瓦斯

民国大家张大千到底是如何智斗日本鬼子?

张大千,名权,后改作爰,号大千,小名季爰。1924年,在上海首次举行个人画展。1937年7月26日,张大千携家眷前往颐和园避暑。第二天,保安队在颐和园内,挨家挨户通知说日本人要炮轰颐和园,还要放毒瓦斯

明朝历史 督师10万东渡出使日本

明朝建立前后,倭寇猖獗,边患频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日交往,实行海禁。朱棣夺得帝位后,希望四海宾服,便试着开放海禁。岂料这一来却让日本浪人钻了空子,如潮水般涌来。“倭寇”势力渐大,越闹越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