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郑成功是日本人

Posted 日本人

篇首语:成年人的平和,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郑成功是日本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郑成功是日本人

郑成功是日本人?

  近日读《1644——中国式王朝更替》,作者是前IT人士,但写起历史来却也是游刃有余,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较完好的演绎了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其中关于郑成功经营台湾一节,提到郑成功身上有一半日本血统的事,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转:关于郑成功母亲是日本人的事情是这样的:

  郑成功的父亲郑父芝龙在明天启三年(1623)随一艘荷兰商船到了平户,当时才19岁。在清理船货、等待顺风返航期间,借住在比他大两岁的田川小姐家中,这对青年男女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只是郑芝龙在郑成功出世不到一个月就随原船离去而与田川小姐分了手。后来,郑芝龙成为在中日之间经常出没的海盗,直到明崇祯元年(1628)接受明廷招安,官至都督同知。1630年,也就是郑成功7岁时才被接回福建老家。

  郑成功回国后因为父亲的官职,成长于富豪之家,自幼习文弄武,学剑弄枪,从青年时期就关心国家大事,研读兵书,继承儒家中忠君爱国思想,素怀灭清复明之志。他在36岁那(1659),率领十万抗清义军围攻南京,从瓜州(江苏镇江)直逼金陵城下。为明心志写下了一首题为《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的七绝:

  缟素临江誓灭胡,

  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断,

  不信中原不姓朱。

  这首诗力透纸背,至为感人,充分显示了他的胸襟和文采。

  现在再去讨论郑成功的身世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不管他母亲是日本人怎么样,郑成功毕竟是一位民族英雄,父亲投降满清后,他立即和郑芝龙断绝父子关系,继续效忠明朝政府,这就是大节所在,后来率领舰船出海驱除荷兰人,收复宝岛台湾,其功大于天地。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英年早逝,和另一位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一样,都是在39岁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人世。

  另外,再想说一点的是日本人对郑成功也保持了特殊的尊重和亲近感。日本文人学士在江户末期就留下了不少咏叹郑成功叱咤风云悲壮一生的诗文。如梁川星岩(1789——1858)的“不辞独力任颠扶,大木堂堂真丈夫”,四方赤良(1749——1823)的“忠义空传国姓爷,终看鞑靼夺中华”,等等。听说至今,在郑成功的出生地,每年还有日本人祭奠。

  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其实,他母亲是日本人的事,丝毫不影响郑成功的形象,反而更能衬托出他的伟大。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施大将军》,反映的是从郑氏家族手中为清朝收复台湾的施琅的故事,在这方面,施琅和郑成功虽然一个忠于明朝,一个为清朝出力,但在收复国土的事情上是一样伟大的,施琅和郑氏家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国人内部之间的事,他们二人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永远彪炳史册。

  我的看法是:郑成功是中国人也好,日本人也罢,但他可歌可泣的故事流芳百世,为后人所景仰。其实他身为“国姓爷”,并没有表现出为朱家皇朝誓死效忠。南明弘光、隆武两朝近在眼前,危机四服他不愿意去解救。李成栋先是叛明降清,而后举起义旗重新归附南明永历皇帝之下。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因为郑成功死守福建的一亩三分地,不愿出兵广东,导致南方抗清的大好局面被毁。至于收复台湾,也是被大清军逼到厦门这一隅之地,走投无路才会寻找新的立足点。我想在收复台湾上,起码郑成功自己心中不是考虑自己是中国人,要去收复中国人的失地。其实自郑成功占据台湾,设置官衙机制,台湾才算是中国人的土地。施琅攻陷台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才算是真正的是大陆政权的一部分。古书上所说的“琉球”,你怎么知道不是澎湖、妈祖乃至冲绳?且汉人大规模入台,也是自郑成功入台后。从这方面来说,郑成功为中华民族扩充了疆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十之八九都是画上了脸谱,黄脸的白脸的还有红脸和黑脸,其本来面目往往无法看清。我们只知道郑成功的丰功伟绩,不知道他有个日本母亲,想不到他不是真为大明出力,想不到作为海盗儿子的他终究也是一身的匪气。我们能做到了,就是心中有数,对于不可靠的,付之一笑,仅此而已。

相关参考

郑成功其实是日本人? 打败荷兰收复台湾

郑成功的大名是妇孺皆知,他打败了荷兰收复了台湾这也是家喻户晓,也因此他成为了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当然这些我们都是课本得知的,关于他有日本血统及他与日本有着深厚的渊源等事。估计绝大多数的人是不知道到的吧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鄭成功爲何在她死後將她開膛破肚

鄭成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他先抵禦清兵,後又趕走了盤踞臺灣的荷蘭人,被譽爲明末清初的著名軍事家。其實,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他的父親在當海盜的時候,在日本結識了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並與其結婚生子。後來鄭

历史秘闻 兇手果然是日本人

「尚武精神」,這是國父孫中山對霍元甲的評價。1910年9月14日,一代武學宗師霍元甲在上海溘然長逝,時年42歲。霍元甲是武學大家,習武之人身體向來都很好,霍元甲去世時正值壯年,怎麼就突然去世了?長久以

“白痴”、“低能”这些词汇,其实是日本人发明的

这是一段令人伤心的故事,也是一段污名化的过程。我们都知道“白痴”、“低能儿”是污辱他人的名词,但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词汇出现,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历史促成了一群人被贴上标签。心智障碍和肢体障碍的

中国打日本川岛芳子,川岛芳子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川岛芳子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川岛芳子,她生在清末皇家,却长在日本;她位尊“格格”,却沦为日本间谍;她美艳风流,却喜欢男装打扮;她一生梦想复辟大清,实际上却成了汉奸;她17岁被继父强奸,42岁寡度残生。东

徐福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吗

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全国后,位高权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长生长寿,后来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鸟,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后来秦始皇至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徐福

吳清源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爲何有人說他是漢奸

2003年,吳清源、林海峯、張栩三代旅日棋手回到臺灣,當時的臺北市長馬英九頒給吳清源榮譽市民獎章時,90歲的吳清源拒絕接受,強調:“我是日本人!”吳清源,姓吳名泉字清源,1914年生於福建,同年移居北

现今日本人有中国血统? 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

徐福东渡最早记载于《史记》之中,这一事件对于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徐福也可谓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人物。在日本,对徐福的记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秦朝时期,日本当时还没有文字和农耕,

现今日本人有中国血统? 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

徐福东渡最早记载于《史记》之中,这一事件对于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徐福也可谓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人物。在日本,对徐福的记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秦朝时期,日本当时还没有文字和农耕,

开国大典上的大红灯笼是日本人设计的吗

1949年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上所挂的八盏大红纱灯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八盏大红纱灯,每盏直径与高度均超过了两米——只有这种大型的纱灯,才能与城楼高大的气势相匹配。关于这八盏大红灯笼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