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历史 郦道元传
Posted 河流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北朝历史 郦道元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北朝历史 郦道元传
郦道元传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人。青州刺史郦范之子。太和年间,任尚书主客郎。御史中尉李彪因郦道元秉公执法,清廉勤勉,推荐他为治书侍御史。历任辅国将军、东荆州刺史。郦道元为政严厉威猛,当地的人向朝廷控告他苛刻严峻,以致定罪而免去官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郦道元代理河南尹,不久转为正式职务。肃宗把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各镇一齐改为州,它们的县郡边地城镇令都以古城邑之名为准。朝廷诏令任郦道元为持节兼黄门侍郎,与都督李崇一道筹办各州郡县设置的具体事宜,裁减人员并确定其去留,储备兵器广积粮草,以充实边防军备。没过多久,郦道元升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
郦道元素有严厉威猛之称。司州牧、汝南王元悦宠爱他的侍官丘念,经常同他一道寝卧。到了选任州官的时候,大多按照丘念的意思行事。丘念隐匿在汝南王元悦的府第,有一次当他回到自己家中时,郦道元就将他逮捕收监。汝南王元悦奏请灵太后要求保全丘念,于是朝廷下令把他赦免了。郦道元尽忠职守,向朝廷弹劾元悦。那时,雍州刺史萧宝夤已显露出反叛朝廷的苗头,汝南王元悦等人借故劝说朝廷,派郦道元任关右大使,于是,郦道元就被萧宝夤抓住,在阴盘驿亭遇害。
郦道元一生好学,博览各种奇书。他为《水经》作注,撰成《水经注》共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写成《七聘》及其他文章,都流行于世。然而他与兄弟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又喜欢怀疑猜忌,因而当时的舆论都轻视他。
郦道元好学博览,知识渊博他以优美文笔著成的《水经注》,被誉为是六世纪前中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名著。
人物档案
姓 名:郦道元
生卒年:约470 年——527 年
出生地: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
身 份: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生平纪事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人。他 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父亲郦范曾任平 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少年时聪慧 好学,成年后逐渐走入仕途。他从太尉 掾开始,历任治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 长史,颖川、鲁阳等都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侍中兼摄行台 尚书、御史中尉等职。
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 素有“严猛”之称。也正因为这样,他 屡屡受到豪强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 年(527 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 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 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驿亭建在 土冈之上,没有水粮供给。郦道元与随 从凿井十余丈仍不得水,最后和他的弟 弟郦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就喜好游览。其 父在青州做官时,他曾随父亲遍游山东。 郦道元做官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他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 流地势,探溯源头,足迹遍及河南、山 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 地。郦道元还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量地 理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 在对我国的自然、地理、水利做了详细 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后,郦道元撰写 成地理巨著《水经注》,为中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 价值的地理巨著,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 山水游记。(历史书籍 www.lishixinzhi.com)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 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 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 的热爱和赞美。郦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 《水经注》外,还有《本志》十三篇以及 《七聘》等著作,但是均已散佚。
科技贡献
《水经注》是郦道元终其一生心血 撰写而成的地理学巨著,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对地理、历史、地名、语言文 学、考古、古文献等学科均有重要意义。
《水经注》是对《水经》的注释和丰 富。《水经》一书写于三国时期,是一部 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共记述全国 主要河流一百三十七条。原文一万多 字,文字相当简略,没有把水道的来龙 去脉和详细情况说清楚。郦道元认为, 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的考察基础上, 印证古籍,然后把不断变化的地理面貌 尽量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于是,他 决心为《水经》作注。
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的过程中, 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同时还 博览了大量前人著作,查阅了很多地 图。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共参 阅书籍四百三十七种。经过长期艰苦的 努力,郦道元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 一名著。
《水经注》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 五卷,今本余四十卷,是经后人改编而 成的),三十多万字。它名义上是注释 《水经》,实际上是在《水经》的基础上 进行再创作。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 二条河流,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 量增加二十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 要丰富得多。
《水经注》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了 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 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水经注》涉及的范 围十分广泛。从地域上讲,郦道元虽然 生活在南北朝对峙时期,但是他并没有 把眼光仅限于北魏所统治的地区,而是 以河流水道这一自然现象出发,对全国的地理情况进行了详 细记载。而且书中还 谈到了一些外国河流, 说明作者对于国外地 理也非常注意。从内 容上讲,书中不仅详 述了每条河流的发源 地点、流经地区、支渠 分布、古河道变迁等 水文情况,而且把这 些河流流域内的其他 自然现象,如地质、地 貌、土壤、气候、物产 民俗、城邑兴衰、历史 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 综合起来,进行了全 面描述。因此,《水经注》被称为是六世 纪前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 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影响评述
《水经注》是郦道 元一生最大的成就,它 不仅是一部地理学专 著,而且在历史、风俗、 水利学、考古学等方面 均影响深远。首先,《水 经》原文中只列河流一 百三十七条,而《水经注》中记载河流 多达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比原书多出近 十倍。《水经注》基本涵盖了这些河流的 发源、流程和流向,对今天研究自然地 理和河流水文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经注》中拥有大量的历史资料, 许多当时的风俗习惯、人物事件在《水 经注》中都有记载。因此,《水经注》也 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历史书。
与历史学联系的水利史、建筑史资 料在书中也有记载。许多古代水利工程 均是水利科学方面的重要资料,对今天 水利史研究多有启发。《水经注》在简介 各个城市时,一般都对该城的重要建筑 加以叙述。卷十九中阿房宫、未央宫等 都是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卷十三记载 了原来北魏首都平城的档案馆—白 台;卷二十八记载郢城大暑台,是南北 朝初期的建筑形式。此外,《水经注》中 还有不少对古代园林、寺院建筑的记 载,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同时,《水经注》对考古学研究也有 帮助。阴山岩画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 得益于《水经注》的记载。《水经注》卷 十六曾详细记载了洛阳永宁寺的九层浮 图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考古发掘工 作就利用了其中的资料记载,而且考察 的结果与《水经注》材料基本吻合,说 明了《水经注》内容的翔实可靠。
《水经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 郦道元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后世人创 “郦学”,对《水经注》进行研究,可以 证明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的影响之大, 为众多学科学者所倾目。
相关参考
南北朝历史 郦道元简介,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生平介绍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郦道元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
郦道元与《水经注》 一、郦道元的生平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之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
南北朝人物本名:郦道元别称:郦善长,善长公字号:字善长所处时代:北魏(南北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出生时间:公元466年,469年,470年或472年去世时间:527年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出身官宦魏孝文帝延兴二年(472年)壬子,郦道元生于涿州郦亭(今河北省涿州市道元村)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郦范年少有为,在北魏太武帝时期,任给事东宫,后来以他优秀的战略眼光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军
郦道元是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出生于大约公元466年、469、470或472年,去世于公元527年,是范阳涿州人。 郦道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亲丽范年少有为,是北魏朝太武帝时期的给
(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
郦道元是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出生于大约公元466年、469、470或472年,去世于公元527年,是范阳涿州人。 郦道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亲丽范年少有为,是北魏朝太武帝时期的给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