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怎样认识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主要原因
Posted 主权
篇首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怎样认识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主要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怎样认识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主要原因
怎样认识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主要原因
在天津教育出版社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同步提高练习册第二章第一节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A。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B。由于中国的坚决斗争
C。英美反对日本独霸中国对日施加外交压力
D。由于美日利益发生严重冲突
答案是B。但我认为应选C。 理由如下:
从华盛顿会议召开时的情况看,中国因为贫弱,对会议的影响并不大,因而在收回山东主权的问题上所起作用只是利用矛盾。中国人民的斗争,在这一时期矛头主要对准北洋军阀,要求收回山东主权的斗争虽然不断,但是这些斗争规模都不大,没有一次能够与“五四运动”同日而语。当时的中国是弱国任人宰割,在外交上没有发言权。实际上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这种“弱国无外交”的地位已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华盛顿会议距离巴黎和会不久,中国的国际地位无多大变化。如果没有其他因素从中起作用的话。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依然不会有结果。但是中国的外交人员进行了坚决斗争,这正好适合英美对日的外交政策,英美以此为借口向日本施加压力使得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主要原因在于美英与日本在华利益发生严重冲突。在一战期间,英美等国忙于大战,客观上为日本独霸中国创造了条件。战后,美英又把注意力转向中国,而日本此时的在华势力已远远超过英美。英国要想继续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不能坐视日本在中国的独霸局面。美国在一战后随着势力的膨胀也想称霸世界。因此日本在中国的独霸地位无疑成为英美称霸世界的障碍。在此情况下,美国一方面再次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另一方面联合英国对日施加压力。日本的力量不如英美,不敢开罪它们,只好“忍痛割爱”,答应把山东主权交还给中国,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所以,实际上英美对日施加外交压力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考察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时,应该把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而不应将历史简单化、概念化。实际上,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发生是众多合力作用的结果。从总体上讲,内因、主观原因起着主要作用,但是在特定的时期的特定事件上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内因与外因所起作用又会有变化,我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关参考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点认识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学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点认识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学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时期为什么长期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教材具体阐述不多,高考试题也仅略有反映。如何认识分裂之源很有必要,因为这一时期历史变化发展有利于隋唐统一的完成,又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还推动了江南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时期为什么长期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教材具体阐述不多,高考试题也仅略有反映。如何认识分裂之源很有必要,因为这一时期历史变化发展有利于隋唐统一的完成,又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还推动了江南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成了英国的租借地,国际性的自由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华南的过程中,完全有能力收回香港,但毛泽东、周恩来从国际关系以及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决定不急于收回香港的
清末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掠夺铁路建筑权和矿山开采权的爱国运动。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后﹐掠夺铁路建筑权和矿山开采权成为其对华侵略的主要内容。腐败的清政府根本无力保持国家的主权﹐中国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1、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根本原因:社
他出让黑瞎子岛的主权,苏联强占70年,至今我国仅收回一半国土
清朝末期的时候真的算是跟这个时代的缘分尽了,落后的思想,自大的态度最后还是挨打了,西方的崛起让他们对于东方寸土寸金的世界很期待,所以在中国失去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开始群起而攻之,在一阵趁火打劫之后,清
怎样正确认识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历史地位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的百余年间,从法兰西到沙皇俄国,从普鲁士到奥地利,欧洲大陆涌起了封建国家经久不息的改革大潮。在这场席卷欧洲大陆的改革浪潮中,改革各国无
怎样正确认识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历史地位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的百余年间,从法兰西到沙皇俄国,从普鲁士到奥地利,欧洲大陆涌起了封建国家经久不息的改革大潮。在这场席卷欧洲大陆的改革浪潮中,改革各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