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 揭秘日本“南洋姐”明治年间向海外输出数十万

Posted

篇首语:好汉不吃闷头亏,好鸟不钻刺笆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历史 揭秘日本“南洋姐”明治年间向海外输出数十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历史 揭秘日本“南洋姐”明治年间向海外输出数十万

揭秘日本“南洋姐”明治年间向海外输出数十万

  大和民族对“性”的宽容以及性道德约束机制的缺乏,也是近代日本“南洋姐”泛滥世界各地的一大原因。这种传统的性“宽容”文化,自然也对岛原、天草等地的青年女性产生重大的影响。无论是虚荣心还是作为一种职业,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早已形成尊重金钱的根深蒂固的观念。

  1870年代至1920年代,大批的日本青年女性——以九州西部和北部的天草、岛原半岛居多——到海外卖淫为生,形成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卖淫人口大流动。由于南洋群岛是其最为庞大的聚集地之一,因此中文直接称其为“南洋姐”。“南洋姐”的足迹,北到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部地区;朝南以上海、香港为基地,涌入以新加坡为核心据点的马来半岛;朝西以印度为跳板,直达非洲东海岸,一直将势力范围扩张至好望角;向东则渗透到夏威夷乃至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沿岸地区。仅在明治年间输出的女性,可能达数十万之多。一战后,日本政府开始执行限制、取缔政策,“南洋姐”因此盛况不再。虽然这群以世界为舞台的“南洋姐”几乎没有留下显眼的记录,人们只能在海外各地散落的日本人墓地的墓碑上,了解到她们的存在,但她们展现给世人的是另类的近代日本发展史,另类的日本海外殖民史。

  1830年前后,黑奴贸易近乎绝迹,代之而起的是华工和印度劳工的崛起。华工和印度劳工一般是单身前往,在其落脚的地方,青壮年男性高度聚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艰辛枯燥的打工生活,需要找到解决生理欲望的“宣泄口”,大量华工和印度劳工的移住,形成都市社会,这就为娼妓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正因为如此,“南洋姐”向世界各地的扩张,基本上与华工和印度劳工活跃的地区相重叠。另一方面,在作为管理者的欧洲殖民者看来,日本娼妓的存在,是一种“软性”的润滑剂,可以调剂劳工枯燥、单调的生活,让他们安心劳作。为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他们对日本娼妓的进驻,采取的是默许甚至是欢迎、支持的态度。当时日本的媒体也曾将“世界劳动国”的中国和“世界卖淫国”的日本“有机”地摆放在一起,阐述中日两国不浅的“因缘”关系。

  “南洋姐”与长崎的特殊背景有关。17世纪中叶,幕府确立了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然保留了一个对外的窗口——长崎港。从江户时代中期起,许多天草、岛原地区的女性外出打工,目的地便是长崎。在那里,中国船和荷兰船进行着贸易活动。由此,在长崎出现了面向外国男性卖淫的“游女”群落。1642年,长崎将分散各处的倾城屋集中于一地,形成规模庞大的丸山游廓。1692年丸山游廓容纳了1443名“游女”,成为江户时代颇具代表性的花街。并且,长崎专门为中国人、荷兰人设置了外国人居留地,允许“丸山游女”有条件地出入。服务中国人的“游女”被称为“唐人行”、“唐馆行”、“馆内行”等,而出入荷兰馆的“游女”则被称为“出岛行”、“兰馆行”等。这表明,长崎一带面向外国人的卖淫活动是有历史渊源的,以外国人为最优先服务对象的性雇佣关系,在“丸山游女”那里就已确立基本形态。

 

  大和民族对“性”的宽容以及性道德约束机制的缺乏,也是近代日本“南洋姐”泛滥世界各地的一大原因。这种传统的性“宽容”文化,自然也对岛原、天草等地的青年女性产生重大的影响。大正年间,日本一位小学教师观察天草的风俗人情后曾这样评述:“这个村的敝风,是充当娼妓并不为耻,而是被认定为一种职业。正是将其视为维持生计的职业,所以不会形成轻视、蔑视的风气。无论是虚荣心还是作为一种职业,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早已形成尊重金钱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明治维新之后,在接受文明开化的日本知识阶层中间,逐步确立了如下观念:卖淫女是脱落于日常社会的“丑业妇”。但在这一过程中,数以万计的“南洋姐”已经迈出国门,奔向世界各地。

相关参考

日本南洋姐历史

南洋姐的事件评价从明治末年(1897)开始,直到大正初年(1920),日本政府为了积累资金发展资本主义,曾把贩卖妓女到海外作为谋取外汇的一个手段。而南洋,尤其是山打根地区,是日本妓女相对集中的地区。这

历史百科 走向政治大国的重要一步——日本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

走向政治大国的重要一步——日本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东京市民集会抗议日本政府向海外派兵1992年9月17日,日本派遣自卫队前往柬埔寨。这是日本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是日本政府根据《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

历史人物 日本的二战老兵,为什么在战后还是为了“效忠天皇”付出了代价

1925年,日本为挽救由外贸入超所造成的外汇汇价下跌低落状况,向海外输出、支付黄金,同时在国内采取紧缩政策,控制通货发行。随着物价的低落,利润率也开始下降,一年之内工业利润率由17%直线下降至116

日本明治天皇是怎么死的?明治天皇死因揭秘

日本明治天皇是怎么死的?明治天皇死因揭秘据历史记载他死于尿毒症。明治天皇(めいじてんのう,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名睦仁(むつひと)。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1867年—1912

日本明治天皇是怎么死的?明治天皇死因揭秘

日本明治天皇是怎么死的?明治天皇死因揭秘据历史记载他死于尿毒症。明治天皇(めいじてんのう,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名睦仁(むつひと)。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1867年—1912年),孝明天皇的第二位皇子,他也是当...

中国历史 日本入侵台湾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原属福建省管辖。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沿着富国强兵、向外扩张的道路发展,首先把侵略锋芒指向我国的台湾。1872年9月,日本迫使琉球国王接受“藩王”封号。琉球早在明洪武年间就与中

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日本方面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

推动日本明治维新,执掌日本45年的明治天皇,竟是个冒牌货

如果要从日本历史中选出一位最出色的天皇的话,那么明治天皇显然是上榜的热门人选。在他执掌大宝的45年间,日本在社会、经济以及军事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推动的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蜕变成

日本明治天皇一生对位的三位中国皇帝是谁?

日本明治天皇一生对位的三位中国皇帝是谁?睦仁,第122代日本天皇,号明治。他活了60岁,一生对位过三位中国皇帝。单纯地讲述一个人的丰功伟绩过于无聊,对照一位皇帝与三位皇帝的故事则相对有趣。不同之“治”同治皇...

日本 日本·1991年4月日本海上自卫队赴海湾

1991年4月日本海上自卫队赴海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政府首次向海外派兵的行动。进入90年代之后,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其军事力量也开始逐步向外延伸。1990年底开始的海湾战争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