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 王马共天下
Posted 司马
篇首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魏晋 王马共天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魏晋 王马共天下
王马共天下
晋永嘉元年和建兴四年,匈奴先后洗劫了洛阳、长安,掳掠大量金银财物,晋怀帝和晋愍帝以及文臣武将成了俘虏,建立了52年的西晋王朝寿终正寝。
永嘉二年(公元307年)七月,司马睿受命镇守建康。他不是皇室近亲,祖辈父辈没有为朝廷立过功,因此声望不高,地位不显。上任一月有余,南方的世家大族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没有一个人去拜访他,他心里很难过。
王导是北方士族的首领,素与司马睿友善。他对司马睿的处境感到十分着急。如果司马睿得不到士族的支持,就不能在南方站稳脚跟,建功立业。他的失败,也危及自己和广大士族的利益。因此他决心拉司马睿一把。
士族是些什么人呢?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官僚贵族地主阶层,也叫阀阅、门阀。阀阅本是古代达官贵族府第门前的两根大柱子,左为阀,右为阅,是官僚世家的标志。这个阶层的人拥有大片的土地,掌握政治经济大权;高官厚禄,世代相承,家族名望很高,因此又叫门阀士族、世家大族。家族不是世代高官的名望较低的地主、官僚,则不能加入“士族”,只能称为“庶族”。
西晋的时候,士族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大得令人难以置信。那时,王导的堂兄王敦是扬州刺史(治所在今江苏南京),手握重兵,在南方颇有势力。王导便将司马睿请来商量,决定让司马睿在公开场合亮相,提高他的威望。
三月三日是江南传统的“禊节”,人们成群结队到水边沐浴,祭祀神灵,消灾祈福。有的赋诗行令,“曲水流觞”。
司马睿按照王导的安排,这天一大早,华冠丽服,坐着一乘大轿,前面有仪仗导引,后面簇拥着王导、王敦兄弟和北方南迁的士族,威风凛凛,派头十足。
当时,晋武帝的嫡系子孙都在战乱中丧身,南方士族茫然无主。今天见他这般威风,如此排场,肃然起敬,对这个平日不屑一顾的人刮目相看。江南士族的首领顾荣、纪瞻等人,当即拜倒路旁,表示愿意为他效力。司马睿走下轿来,以礼相见。顾、纪等人言辞谦卑,态度恭谨,对自己往日的怠慢行为表示愧疚。
司马睿为了结好他们,又派王导、王敦兄弟出面回访,恳切邀请他们出来做官。
南方的士族见司马睿谦虚有礼,待人诚恳,看重自己,便答应同他合作。
这时,北方的达官显贵、世族地主,为逃避战祸,渡江南来。王导又建议司马睿在北方士族中活动,劝说他们归附。那时候,南渡的北方名流对司马睿是否有所作为尚存疑虑,王导做了许多说服工作。他们见南方士族大都归附司马睿,加上司马睿的力量逐日壮大,于是信心大增。王导趁此机会,挑选了100多名头面人物到王府任职。天下英才,几乎都云集到了司马睿的麾下。
司马睿见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对王导十分感激,不止一次地称赞他“是自己的萧何”。
建兴四年,晋愍帝被匈奴俘虏,西晋灭亡。
第二年,司马睿在南北世家大族的支持下,依魏时惯例,先称晋王;三月,择日设坛建康西郊,即晋王位,他就是东晋开国皇帝,史称元帝。
开国大典那天,司马睿不忘王导在江南为他打开局面和再创司马氏政权的功劳,称他“仲父”,还拉他共坐御床,接受群臣朝贺。王导大大恭维了一番,婉言推辞。
司马睿听了他的吹捧,心里乐滋滋的,便对他说:“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不客气了。”说着,便大摇大摆地坐上了御床,接受百官朝拜。改年号为建武,立司马绍为太子,任王导为尚书,执掌朝廷大权。王敦任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的军政大员;其他重要官职,也多被王家占有。司马氏有其位,王氏家族有其权,几乎达到平起平坐的地步。
司马睿拉王导同坐御床接受百官朝贺的事,朝野议论纷纷,于是便有了流行一时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民谣。
到了南朝后期,这些人凭着祖宗的荫庇,养尊处优,不事生产,疏于学业,长期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成了一个寄生阶层。他们文不能拿笔,武不能执戈,更不懂耕织技术,只知纵情声色,斗鸡走马,把衣服熏得香喷喷的,有的人还在脸上涂上胭脂花粉,打扮得不男不女;还有的人在冬天穿上宽敞单薄的长袍,踱着方步,走起路来飘飘然。
到了隋、唐时期,这个腐朽的社会阶层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关参考
在“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氏是高级的士族。王导、王敦家族的子弟,都当上了大小的官员,他们大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官僚,但在他们当中,也出了一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就是王羲之(羲音xī)。王羲之从小
在“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氏是高级的士族。王导、王敦家族的子弟,都当上了大小的官员,他们大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官僚,但在他们当中,也出了一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就是王羲之(羲音xī)。王羲之
> 在“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导、王敦家族的子弟,都当上了大小的官员。他们大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官僚,但这些人当中,出了一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就是。>>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
> 在“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导、王敦家族的子弟,都当上了大小的官员。他们大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官僚,但这些人当中,出了一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就是。>>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
范缜著《神灭论》南齐武帝的儿子竟陵王萧子良笃信佛教,对因果轮回和善恶报应之说深信不疑。他在建康西郊的鸡笼山设了一座学府,名叫西邸,广招天下文士和僧人,整理经籍,切磋学问;经常聘请高僧讲经说法,宣扬佛教
三国的军事实力以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因此统一战争的主角最后落在魏晋方面。三国鼎立局面对东汉末年军阀大混战来说,是一历史的进步。三国中以吴国的时间最长,共52年;次为魏,共45年;再次为蜀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上承三国的时期,三国,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天下一分为三,三个政权各自为政,各自铸造钱币,造成钱币市场的饱和,到了魏晋南北朝,钱币泛滥,货币贬值严重,这是是中国货币史上大衰退、大混乱时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上承三国的时期,三国,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天下一分为三,三个政权各自为政,各自铸造钱币,造成钱币市场的饱和,到了魏晋南北朝,钱币泛滥,货币贬值严重,这是是中国货币史上大衰退、大混乱时
说到宁夏王马鸿逵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其实还是很是有故事可言的,话说他比较厉害,厉害到程度呢?他被人誉为是狡猾的胖子,一般的胖子其实还是比较憨厚的,但是如果狡猾起来了,那就会显得十分的可怕了,马鸿逵,189
当初,刘渊起兵后,中原的形势越来越混乱。西晋琅王司马睿采用王导的谋略。请求去镇守建邺(今南京),等待时机重兴晋室。在王导、王敦等人的帮助下,他宽待建邺的地方势力,着力平叛,经营了将近十年,终于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