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多行不义必自毙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多行不义必自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

  释义: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语出: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春秋时期,郑国君王郑武公有两个儿子,一个称“庄公”,一个称“共叔段”。

  郑武公死后,由他的大儿子郑庄公继位。可是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在偏爱他的母亲姜氏的支持下,竭力扩充自己的封地,积极进行夺取王位的准备工作。

  郑庄公的大臣祭仲知道后,力劝庄公,说:“君王要及早安排啊,共叔段的势力已经很强了,再这样下去,您的王位会被他篡取的!”

  庄公听了,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指:一个人若不仁义的事情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就等着吧!

  丙真,共叔段的势力在不断扩大,将郑国的西、北部边境招于自己门下,直至廪延。同时,他在不停地修筑城池、屯田积兵,并让其母亲姜氏里应外合,攻下郑都。

 

  庄公早有防备,趁共叔段进军郑都时,出奇兵攻其窝穴。长久受共叔段压迫的农民们也参与战斗,使共叔段兵败,逃亡他处,而庄公出军追杀,最后使共叔段走投无路,被逼自杀。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多行不义必自毙——德意志第三帝国灭亡

多行不义必自毙——德意志第三帝国灭亡德意志第三帝国是希特勒建立的罪恶帝国。1934年8月,兴登堡病死,希特勒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将德国总统的职务与总理的职务合二为一,称德国为“德意志第三帝国”。这个帝国

多行不义必自毙,郑庄公为什么要等弟弟公开造反后再下手?

多行不义必自毙,郑庄公为什么要等弟弟公开造反后再下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春秋初年,郑国国君郑武公的妻子武姜一直厌恶长子寤生而喜欢小儿子段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商鞅作法自毙的故事 为什么说商鞅是作法自毙

成语典故_商鞅作法自毙的故事为什么说商鞅是作法自毙?  成语“作法自毙”的典故  商鞅原名卫鞅,变法成功后使秦国富国强兵,分封商地。但由于变法中触及了很多旧贵族的利益,书中见“商鞅相秦期间,商鞅因执法

孔立夫历史上

京华烟云赵薇版孔立夫求婚哪一集京华烟云赵薇版孔立夫求婚在36集,剧情如下:多行不义必自毙!还没等牛似道上南京,监察院就下了通令:牛家被查抄,牛似道下狱,牛同义罪大恶极被处以极刑。曾经威风显赫的牛家,迅

历史秘闻 孔立夫历史上

京华烟云赵薇版孔立夫求婚哪一集京华烟云赵薇版孔立夫求婚在36集,剧情如下:多行不义必自毙!还没等牛似道上南京,监察院就下了通令:牛家被查抄,牛似道下狱,牛同义罪大恶极被处以极刑。曾经威风显赫的牛家,迅

商战谋略 不贪“不义之财”,维护人格尊严

不贪“不义之财”,维护人格尊严犹太商人热衷于最大限度地占有财富,因此,世界级亿万富翁中,有许多是犹太商人。在经商中,犹太商人喜欢依靠自己聪明的头脑和一双勤劳的手,光明正大地去赚钱,绝不贪占不义之财。他

历史典故 “大义灭亲”的主人公是谁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大义灭亲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春秋开篇就是郑侯克段于鄢,出来如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成语,战役最终以共叔段自杀身亡,儿子公孙滑出奔卫国,太后和庄公黄泉相见、和好如初

历史秘闻 盗墓贼束手无策,却被一道雷电劈开,天意

导读: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一旦坏事做多了,必然会遭天谴。在中国古代,有一位相当残暴的皇帝,发明了很多酷刑,大臣和百姓无不对他恨之入骨。生前搜罗了很多奇珍异宝,死后都带入了墓中,为何防止陵墓被盗,他

历史秘闻 荆轲刺秦事件里荆轲的“义”与燕丹的“不义”

荆轲刺秦,人共知之。但荆轲为何非要刺秦?刺杀行为何以失败?司马迁《史记》张扬荆轲之“义”,以为“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但未深究其动机;《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借邹阳上梁孝王书提

历史秘闻 荆轲刺秦事件里荆轲的“义”与燕丹的“不义”

荆轲刺秦,人共知之。但荆轲为何非要刺秦?刺杀行为何以失败?司马迁《史记》张扬荆轲之“义”,以为“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但未深究其动机;《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借邹阳上梁孝王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