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浅析封建社会“两种经济”此消彼长

Posted 商品经济

篇首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浅析封建社会“两种经济”此消彼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浅析封建社会“两种经济”此消彼长

浅析封建社会“两种经济”此消彼长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封建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的两种经济,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形成此消彼长的关系。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在经济学上称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者生产的目标是为了满足自我消费(这里的“自我”主要是指家长制的农民家庭,也包括封建庄园或封建领地、农民村社等),而不是为了交换。中国古时有副对联:“男耕女织,夫唱妇和”,正是这种自然经济结构的写照,故有的也称自然经济为耕织经济。自然经济具有闭塞性特征,易使人们产生狭隘和保守意识。商品经济是指生产者不是为自我消费,而是直接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面向市场的经济。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和外向性的特点,要求买卖、借贷、雇佣都自由、平等,使人们具有民主意识,形成契约关系。商品经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才占统治地位。

  所谓“两种经济此消彼长”,实质上是指商品经济逐步侵蚀自然经济,使人们需求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逐步依赖市场,而且依赖的程度或成分不断地加强和增加,而“自给自足”的程度或成分不断削弱和减少。中学历史课本是通过商品的发展和城市性质变化的历史对照描述来体现这种消长的。如我国的战国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具体表现在:第一,商品种类繁多。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的市场上都可以买到。第二,封建城市兴起。一些诸侯国的都城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聚集了很多人口,商业很繁荣,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这些城市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中心,城市里有贵族的宫室,又有买卖的场所。”而到了明代:“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这表现在:第一,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入市场,品种达200多种。第二,全国出现了30多座较大的城市。这些城市或为手工业生产中心,(高中历史www.lishixinzhi.com)或为繁华的市场,或为对外贸易港口。第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明朝后期,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前面谈战国时期的商业,虽然没有对体现商业发达的货币这种交换手段的介绍,但在秦朝“统一货币”中已提到战国时期的各种铜币(注:我国商代晚期就出现了铜贝,这是人类史上最早的金属货币)。所以,战国时期的商业并非“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从课本描述两个时期商品经济状况的对照看,货币的发展与流通量增多;商品种类繁多,且奢侈品减少;体现一定专业化分工的城市出现,且不再依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这个中心,而独立发展等,正是商品经济的“长”。商品经济发展,密切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对市场依赖程度的增强,需求商品数量的增多等,正是自然经济的“消”。

 

  在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此消彼长,从时间上看是经历着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即使从战国到明代,也长达2000年左右;从程度上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到明代中后期,才在“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前提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从经济基础上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仅仅是处于“萌芽”的状态,作为一种与建经济基础并存的经济基础,处于弱势,因为封建生产关系顽强地阻止自然经济的“消”也就严重地阻碍着商品经济的“长”。但从历史发展的总的趋势看,商品经济是不断地侵蚀自然经济的,而且作为一种新的虽然是弱势的经济基础,它也逐步动摇着旧的上层建筑。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正是它的作用。它也决定着新的上层建筑的产生,如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反封建的文学艺术的出现,等等,这些又保护与促进商品经济的“长”。正如毛泽东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 浅析加勒比海盗

 浅析加勒比海盗  加勒比海盗的产生和发展壮大与新航路开辟和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得到资产阶级的大力支持;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勒比海盗的横行阻碍了资产阶级力量

高中历史 浅析加勒比海盗

 浅析加勒比海盗  加勒比海盗的产生和发展壮大与新航路开辟和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得到资产阶级的大力支持;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勒比海盗的横行阻碍了资产阶级力量

高中历史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曾提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但叙述较

高中历史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浅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的利弊得失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曾提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东方战线”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但叙述较

高中历史 玄武门之变的细节 浅析玄武门之变事件

高中历史在高考和实际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历史绝对离不开事件,事件是其灵魂,因此历史事件分析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进行历史事件分析对高中学生来说一直是学习的难点,它出题巧

高中历史 玄武门之变的细节 浅析玄武门之变事件

高中历史在高考和实际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历史绝对离不开事件,事件是其灵魂,因此历史事件分析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进行历史事件分析对高中学生来说一直是学习的难点,它出题巧

高中历史 浅析民国初年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在学习中学历史“北洋军阀统治”这一章时,学生们很容易接受“以袁世凯、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把中国拖入了一个极为黑暗、困苦的境地”的结论,但

高中历史 浅析民国初年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在学习中学历史“北洋军阀统治”这一章时,学生们很容易接受“以袁世凯、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把中国拖入了一个极为黑暗、困苦的境地”的结论,但

高中历史 浅析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首战失利的内在原因

   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公开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军不宣而战。开战仅半个月,德国各集团军群就分别向苏联腹地纵深推进了300——600公里不等,苏

高中历史 浅析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首战失利的内在原因

   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公开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军不宣而战。开战仅半个月,德国各集团军群就分别向苏联腹地纵深推进了300——600公里不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