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闲话火药

Posted 火药

篇首语: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初中历史 闲话火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初中历史 闲话火药

闲话火药

  火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史上重大科学成果,可是,它却是从道家那神秘的炼丹炉中孕育出来的。

  科学与迷信,就这样有趣的联系着。

  如果说火药的发明是源于长生不老,你一定会以为是天方夜谭,但事实确实如此。

  炼丹家们始终未能炼出长生不老之药来,但在一次次冶炼中,无意识的发明了火药。经过一次次的爆炸起火,炼丹家们从最初的恐惧中逐渐认识到,硫磺、硝石和木炭,如按一定比例配制,可制成会爆炸的“火药”。

  火药的最主要成分是作为氧化剂的硝石。成书于秦汉之际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把硝石列为上品药,炼丹术开始盛行之时,方士们为了炼制仙丹妙药,把各类药物彼此配合烧炼。所以这种产品被称作“火药”

  火药虽是由炼丹家发明,但炼丹家的本意是为了制作药物,他们并不希望它有强大的爆炸力和破坏力。可是当火药的配方一旦为军事家们所知晓,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们明白,用火药制成的武器,一定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于是军事家们不断探索研制,强化它的毒性、燃烧力和爆炸力。火药发明后,引起了武器制造的重大改革,逐渐由冷兵器时代进人了火器时代。

  唐朝末年,火药已开始用于军事目的,配制也更趋科学化。

  到了北宋,火药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人们发明了更多种类的火药武器,从最初的燃烧型火药武器逐渐过渡到威力更大的爆炸型火药武器。

  火药除了用于战争外,还可用于生活、生产。火药性能和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掌握,古代人民利用它来开山、破土、采矿、筑路等,使其在生产劳动与和平建设中发挥威力。

  西欧直到文艺复兴后,英国人才从阿拉伯人那里得到了火药的配方,比我国要落后数百年之久。但重要的是火药主要是通过战争西传的,因此欧洲人把火药主要用于军事目的。由于火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军事技术的进步。

  真正使火药的威力得到爆发的是在19世纪。1814年,人们发明了雷管。它能在火药起爆的一瞬间,产生高温的火焰和硝酸银,使得以前所使用的点火器和打火石以及含有硝石的导火绳、缓慢传导火焰的石灰,都成为不必要的装备。    在近代化的过程中,火药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是极其重要的物质手段。火器一开始便成为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旧贵族的强大武器,骑士阶层正是在火药的爆炸声中彻底崩溃的。

  火药虽然为中国人所发明,但是最终在西方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又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

 

  火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所做的巨大贡献之一,为人类的文明史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恩格斯曾这样评价过:“火药和火器的采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

相关参考

豺狼董卓_闲话三国

>  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从野蛮向文明逐渐过渡的过程。>>  野蛮渐渐少下去,文明渐渐多起来,这是个总趋势。但也保不齐,野蛮又猖獗起来,实行灭绝文明的大倒退。在我们中国历史上,这种短暂的,或相当长时期的野

历史这面镜子_闲话三国

>  人是感情的动物,世界上一切人类的活动,无不是由于人类感情所催发而生成的。所以,爱的感情,是一种促进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恨的感情,同样也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恨,是人性恶的一种强烈表

和亲考_闲话三国

>  “和亲”政策,是历史上的中国皇帝们,对周边强邻比较喜欢采用的一种笼络手段。>>  因为对实行者来说,是一个不算很痛苦,而且成本较低的办法。其实,用婚姻手段巩固和发展两个家庭的联系者,老百姓也干得

大江东去_闲话三国

>  清赵翼《论诗》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明了人世更迭,新陈代谢,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历史趋势。>>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别人当然很想了解这位老将军的实际战斗力,

诗人曹操_闲话三国

>  历史好比一座出将入相的舞台,生旦净末丑,各类人物都是少不了的。所以,耍笔杆子的,自然也要走出来亮一亮相。尤其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翻开二十几史,文化人在这个舞台上,还是少不了的角色。古往今来,没有

孔明智在吾先_闲话三国

>  由于的主要对手是,而且,人们心目中的贤相,是败在或者死在他的手下,凡《演义》的读者,或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司马懿怀好感者不多。>>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不同之处,是他要对付的敌手和潜在敌手,更多一

以死谢国的王允_闲话三国

>  有句成语,叫做“功亏一篑”。就是说,本来一件可以完成得很漂亮的事情,在最后一个环节上,出了纰漏,于是砸了锅。正如下棋,一着不稳,满盘皆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教训。>>  如果

闲话李建成

做为大唐帝国的开国太子,李建成在世人眼中并没有太值得注意的地方,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他往往是无能好色之徒的形象,且看这一段文字:他(李渊)有四个儿子:长的叫做建成,是个寻常公子,鲜衣骏马,耽酒渔色;三

争议关羽_闲话三国

>  在中,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他的一生,过五关也好,走麦城也好,单刀赴会也好,水淹七军也好,后来人的看法,大致能取得共识。独有降操、释操这两件事,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有赞美者,如李卓吾先生,“

平民三国_闲话三国

>  听书,是一种中国式的读书方式。>>  起初,这是为老百姓准备的。因为,一、他们文化不高;二、在印刷术未普及前,书籍很贵。所以,就由一个识字的人,念给大家听,像后来的读报一样。慢慢地,说书成为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