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梨园皇帝李隆基
Posted 丑角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 梨园皇帝李隆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 梨园皇帝李隆基
梨园皇帝李隆基
古代爱好艺术的皇帝不在少数,但是,做皇帝最重要的是治国的才能、用人的才能,除此之外都是“小道”,当然这些小道当做业余爱好也是可以的,比如打猎可以锻炼身体,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写诗可以丰富生活。但如果皇帝专注于一门小道,那就有些危险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就曾经说过:“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历史上爱好艺术的皇帝确实都没有太好的下场。南唐后主李煜是优秀的词人,宋徽宗是优秀花鸟画家,但两位艺术家都是亡国之君。唐玄宗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爱好艺术的皇帝,他爱好的是音乐和歌舞,他的下场同样并不好。
唐玄宗在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在他统治前期,他锐意进取,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相,选贤用能,关注民生,重视发展经济,增强了武备,解决了民疆的问题,唐朝社会出现了开元盛世的景象;到了他的统治后期,他懈怠了,开始专心于享乐,尤其是有了杨贵妃的陪伴之后,更是懒得过问朝政,放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专权误国,大唐的江山险些毁在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安禄山手中。虽然叛乱被平息了,但大唐王朝再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可以说沉溺于声乐歌舞是唐玄宗统治走下坡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说,和李煜、宋徽宗一样,唐玄宗李隆基在艺术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实李隆基并不是后来突然喜欢上音乐歌舞的,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祖母武则天把持朝政,幽居宫中的李隆基每天与乐工相伴,很快懂得了音律。李隆基六岁的时候,有一次武则天宴请群臣,李隆基在席间表演了一段歌舞,得到了在座皇族和大臣们的赞赏。后来,李隆基学会了很多乐器的演奏方法,包括胡琴、琵琶、笛子等。他最擅长的乐器是羯鼓,这是一种西域传进来的小鼓,用两个小杖敲击,李隆基称其为“八音领袖”,常用羯鼓来指挥乐队的演奏。除了演奏,李隆基还会作曲,大唐名曲《霓裳羽衣曲》就是出自他手。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据说有一位道人,在中秋的晚上砍了一段桂树枝抛向空中,天空中于是出现了一座银色的桥梁,这位道人陪着李隆基过桥登上了月宫,在那里目睹了仙人们的歌舞,李隆基把仙人们的曲子默记下来,回来之后就写成了《霓裳羽衣曲》。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是要证明这首曲子是一首仙乐。据后人考证,这首曲子其实是李隆基根据胡曲改编而成的,使之在艺术上更趋于完美。
李隆基做了皇帝以后,很重视歌舞行业,此前的歌舞机构有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负责演出的教坊,李隆基这时又成立了一个音乐机构,叫做梨园。他选出了三百名乐工居住在梨园中,亲自教导他们演奏,这些人被称为梨园弟子。其实梨园本是皇家的果木园之一,另外还有枣园、桃园、桑园等其他园子,这些园子里有宫殿、亭子、球场等设施,可供皇家的人玩乐。李隆基在梨园中教导弟子,三百多名弟子同时演奏,谁的演奏出了差错,李隆基必能听出来,可见其音乐水平之高。另外,李隆基还选了几百名宫女居住在一个名叫宜春北院的地方,指导她们排练歌舞,这些女子也被称为梨园弟子。梨园弟子这时指的是乐器和歌舞方面的表演者,但是后来逐渐演变成戏曲表演者的代称,因为戏曲表演正是在乐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现在我们还把戏曲界称为梨园,把那些世代从事戏曲表演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
李隆基之所以培养这么多的乐器和歌舞人才,是为了法曲的表演。法曲是唐代流行的一种大型的歌舞表演,上面提到的《霓裳羽衣曲》就属于法曲。李隆基本人对法曲非常喜欢。法曲往往需要几百名乐工和舞者同时表演。如此多的人,要做到协调统一是十分不易的,李隆基大概是不满于之前的乐工,所以立志自己培养。
梨园中的弟子,每年要经过一次考核,不合格的就会被赶走,那些年龄太大的也要离开,这保证了梨园弟子的质量和活力。李隆基还为梨园招揽了很多音乐和表演方面的人才,像雷海青、李龟年、公孙大娘、黄幡绰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表演者。
雷海青是福建莆田人,幼时即有神童之名,最擅长演奏琵琶,李隆基把他招入宫中教练戏曲歌舞。后来安史之乱时,叛军攻入长安,梨园弟子未及离开,其中包括雷海青。一天,安禄山举行宴会,要求梨园弟子演奏,雷海青称病不愿去,但仍被强押到场。这些梨园弟子相对而泣,曲不成调。安禄山很生气,命令说有泪者立即斩首,雷海青再也按捺不住,一跃而起,面对安禄山,狠狠地把琵琶摔在地上,放声大哭,由此被安禄山杀害。大诗人王维听说他遇害的事,很是感动,专门为他写了一首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李龟年是当时著名的乐工,善于歌唱,也能演奏乐器和作曲,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以在宴会中卖唱为生。杜甫当时也流落江南,一次听到李龟年的演唱,写下了著名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一次宴会上,李龟年演唱了王维的《红豆》和《伊川》,勾起了自己对唐玄宗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唱完之后他便昏倒,没过几天就去世了。
公孙大娘被认为是开元时期的第一舞者,最擅长舞剑,她在民间表演的时候,观者如山,后来她应邀入宫表演,也是无人能比。杜甫小的时候曾见过公孙大娘舞剑,后来又见其弟子李十二娘舞剑,为此写下了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其中写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can)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由此可见其剑舞的气势。传说当时的著名草书书法家张旭,正是看过公孙大娘剑舞之后,才豁然开朗,书法大进,成为“草圣”。可惜这位技艺超群的剑术大师最后却流落江湖,寂寞而终。
黄幡绰是当时教坊的演员,善于表演参军戏。“参军戏”是一种滑稽讽刺的艺术,是相声的前身,由两个演员表演,其中的一个角色是参军,是被嘲弄的对象,另一个角色是苍鹘,伶俐机敏,专门戏弄参军。黄幡绰不但表演出色,品德也值得称道,他经常在表演中寓有劝谏,勉励君主,解纷救祸。
大批优秀表演者的出现说明唐时音乐和歌舞事业的发达,这和唐玄宗的大力提倡是分不开的。安史之乱之后,梨园弟子散落民间,带动了民间音乐和歌舞的发展,其他的艺术在两者的影响下,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诗歌。诗歌与音乐本就关系密切,诗歌很多就是用来演唱的,在音乐繁盛的情况下,诗歌自然也受到世人的推崇,而优秀的诗歌又给演唱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由于李隆基创建梨园的贡献,后世的戏曲表演者将他视为戏曲界的行业神和祖师爷,每当逢年过节或是谢师收徒,都要对其进行祭拜。传说当年身为皇帝的李隆基也曾经亲自参与表演,还开创了“丑角”这个行当。丑角的脸谱即从他而来,因为他身为君王扮演丑角有失威严,所以演出的时候会特意在脸上挂一小片白玉,把脸挡上,后来这个玉片就逐渐发展成了丑角的脸谱。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后世戏曲班中的“丑角”比其他的行当要高出一等。比如说,戏曲班中的衣箱、道具箱,别人不可坐,但是丑角可以坐;演戏时,如果丑角没有勾画脸谱,别的演员就不能化妆;赶庙会唱戏,戏班子要敬神,要磕头跪拜,但是丑角却可以不拜,因为丑角是皇帝传下来的行当,皇帝是不用拜小神的。戏班子向祖师爷行礼的时候,丑角往往还要单独跪拜,感谢祖师爷留给他们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相关参考
唐玄宗不仅是唐朝史上出色的帝王,更是尤为精通音律的帝王。但是你知道唐玄宗为何是戏剧梨园的始祖吗?唐玄宗又与音乐有何渊源呢?下面带着这些问题,跟随小编好好看一看吧!古来音乐素有雅俗之分,所谓雅乐一般是用
李隆基的皇后李隆基作为一代帝王,有数不清的绝色佳人等着他去宠信,等着他去发现。那么,李隆基又有多少皇后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李隆基的皇后有哪些。王皇后画像在李隆基的女人中,获得了皇后封号的共
李隆基后面的皇帝是谁李隆基后面的皇帝是李亨(李隆基的第三子)。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第(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
唐玄宗先天元年秋八月庚子(公元712年9月9日),李隆基即皇帝位,李旦退位太上皇。李旦禅位李隆基当太上皇和李唐初创李渊禅位李世民不可同日而语,李渊是被坑爹儿子逼的,李旦纯属自愿。当时李唐危机四伏,政局
唐朝李隆基的儿子李隆基共有30个皇子,分别是:奉天皇帝(靖德太子,郯王)李琮(第一子,母刘华妃)废太子(郢王)李瑛(第二子,母赵丽妃)唐肃宗李亨(第三子,母杨贵嫔)棣王李琰(第四子,母钱妃)鄂王李瑶(
李隆基简介 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李隆基(685。09。08——762。05。03),唐朝皇帝,712年9月8日至756年8月12日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
李隆基不立皇后的理由 唐太宗李世民逝世(650年)后,到他的曾孙玄宗李隆基继位(712年),这62年唐朝经历了(包括少帝李重茂)五个皇帝。这五个皇帝中,武则天是女人,其余四个男人是祖孙三代人,这四个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之前的皇帝是武则天,武则天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当时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杀过的人数不胜数,只要自己不满意有威胁到自己权利的人统统杀掉,甚至不放过自
李隆基和杨贵妃 北方的匈奴大举南下直逼长安,皇帝李隆基无奈之下将自己女儿嫁给匈奴可汗以缓解了一时的压力。几天后匈奴可汗打电话给李隆基,原来,嫁过去的女子不是李隆基亲女儿,只是临时派一名宫
睿宗李旦作为唐朝的的第五位皇帝,有两次登上皇位。第一次是因为母后武则天想要做皇帝,而李旦的哥哥李显不好控制。因此武则天废黜了中宗李显,让年仅二十二岁的李旦登基做了皇帝。李旦登基的时候,年龄刚好和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