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唐代三祸

Posted 宦官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 唐代三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 唐代三祸

唐代三祸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一直没有安定下来。唐代中后期,有三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分别是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和藩镇割据,这就是“唐代三祸”。

说起宦官专权,最有名的当然是明代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大宦官,一个接着一个,作威作福,遗臭万年。但明代宦官的权力来自于皇上,哪天皇帝不高兴了,想杀他们易如反掌。唐代的宦官虽不如明代的有名,但是竟有废立皇帝的大权,这是明朝的宦官所不及的。

唐代第一个敢对皇上说不的宦官是李辅国。李辅国之前的大宦官高力士虽也很有权势,但他对主子玄宗很忠心。李辅国原名李静忠,在玄宗时只是个小宦官,负责养马,后来因为马养得好,被安排到太子李亨身边。李静忠善于察言观色,也有一些手段,得到了太子的信任。安史之乱时,玄宗出逃,途中百姓请求朝廷组织军队抵抗叛军,于是李静忠劝说太子留下。太子到了灵武之后,李静忠又劝太子即位称帝,是为肃宗。由于拥立有功,肃宗更加信任李静忠,赐名李护国,后改李辅国。借着肃宗的信任,李辅国开始专权,一般的大臣想要见皇上,要得到他的允许,皇帝下的诏书,要有他的署名才能施行。后来李辅国更加大胆,将太上皇唐玄宗迁到偏僻的宫殿,只派几个老弱的人服侍他。肃宗病重时,皇后想要联合太子除去李辅国,太子不从。皇后又想拥立越王,李辅国得知,把太子保护起来,带人冲入皇宫,抓住了越王及其支持者数百人。皇后吓得逃到肃宗寝宫,李辅国毫不客气,当着皇帝的面把皇后给抓了,肃宗因受到惊吓而驾崩。李辅国又趁乱杀了皇后、越王,拥立太子为帝,这就是代宗。此事之后,李辅国更加猖狂,竟公然对代宗说:“你只管坐在宫里,后面的事都由我来处理。”代宗对李辅国的这番作为当然不高兴,但他对李辅国也有些惧怕,只得假装信任他,给他加官晋爵,甚至封他为宰相,尊他为尚父。李辅国见大权在握,颇为心安,放松了警惕。不久之后,代宗准备成熟,逐步罢免了李辅国的官职,虽然如此,他还是不敢公开赐死李辅国,最后是派了一个人将其暗杀。

有了李辅国为榜样,唐朝后期的宦官们竞相欺负皇帝,较有名的包括程元振、王守澄、仇(qiu)士良、俱文珍、田令孜等人。唐朝后期的宦官已经不只是在皇上身边服侍,他们有的被派到外面监军,有的担任禁军的首领,都握有实权。这些宦官一个个无法无天,挟皇帝以自威,杀死皇帝、另立新君成为宦官之间争夺权势的手段。皇帝们无可奈何,大臣们无所作为,藩镇的守将也要结交宦官才能稳固地位。皇帝们当然不甘心被压迫,常有反击,但有时结局却更加凄惨。唐顺宗曾想任用王叔文等人进行改革,反被俱文珍等人逼迫退位,只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唐文宗曾和宠臣李训、郑注等密谋,打算以赏甘露为名,用朝臣之力杀死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不料消息泄露,仇士良反而带人劫持了文宗,大开杀戒,很多没有参与密谋的大臣也被杀害,皇宫内血流成河,史称“甘露之变”。唐顺宗之后,共十位皇帝,除了哀宗是朱全忠所立的傀儡,其他九个皇帝中有七个是宦官所立,其中的宪宗和敬宗还是被宦官杀死的,宦官势力之大,由此可见。

皇帝被宦官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同时,不依附宦官的大臣们都遭到贬斥,依附于宦官的大臣,则各自结成朋党,相互争斗。唐朝最有名的党争是“牛李党争”,持续了四十多年。牛党的领袖是牛僧孺、李宗闵,他们大都出身于庶族地主,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李党的领袖是李德裕,他们大都出身于贵族。两党的矛盾在于出身不同,所以行事做派格格不入,其中也掺杂着很多私心和怨恨。争斗的开端,是一次科举。牛僧孺、李宗闵在考试的时候,写文章抨击朝政,当时的宰相李吉甫见他们指责自己,便向皇帝进言,罢免了二人,不料朝中却有很多人为二人鸣冤,李吉甫因此被贬到外地。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两派的仇怨就此结下。此后,两党轮番上台,一方上台,必将另一方的人贬到外地,有时为了私怨,甚至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唐穆宗时,牛僧孺担任宰相,李德裕被贬到外地,在担任四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今四川汶川以西),牛僧孺却意气用事,强令他把降将和城池交还吐蕃。没有是非观念的意气争斗,使原本就不安定的朝廷陷入更深的危机。

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使唐朝廷积弱,直接使唐朝灭亡的则是藩镇割据。

唐玄宗的时候,为了防止外族侵犯,边境地区设置军镇,其长官为节度使。后来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叛乱,唐朝廷用了八年时间才将这场叛乱平定。这场叛乱不但打击了唐朝廷,还埋下了很大的祸患。在叛乱最后的首领史朝义死后,原安史手下的李怀仙、李宝臣、田承嗣、薛嵩(薛仁贵的孙子)等人降唐,唐朝廷无法安置他们,便将他们分别封了卢龙(今北京)、成德(今河北正定)、魏博(今河北大名北)、相卫(今河南安阳)四镇的节度使,后来相卫被田承嗣所并,形成河北三镇。此后的几十年里,河北三镇并不服从中央管辖,节度使死后,往往由其儿子或大将继任,形成了割据。除此之外,较为重要的割据还有淄青(今山东淄博、潍坊一带)节度使李正己及其子孙。

公元782年,淮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据镇反叛﹐自称建兴王,与淄青、河北三镇一起对抗朝廷。唐朝廷调集淮西周围诸道的部队讨伐李希烈,但诸道观望不动。公元783年,唐朝廷调集泾原(今甘肃泾川北)的部队去讨伐李希烈,这支军队在经过长安时发生叛乱,拥立朱为秦帝,唐皇帝德宗出逃。公元784年,正月李希烈称帝,二月朔方(今宁夏灵武)节度使李怀光叛乱,唐朝廷处于最危险的时候。六月,朱被平定,八月,李怀光被平定,第二年李希烈被部将所杀,各镇才又名义上归顺于朝廷。经此一祸,德宗开始对藩镇采取姑息的政策,同时加强禁军的建设,积攒国力。

到了宪宗的时候,唐朝中央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宪宗开始削藩,先后平定了剑南西川(今成都一带)节度使刘辟、夏绥(今宁夏一带)节度使杨惠琳、镇海(今江苏镇江)节度使李等人的叛乱。不久,河北三镇中,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其子王承宗请求继任,宪宗派人讨伐,作战失利,只得批准王承宗的请求。随后,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其部将田兴被拥立为节度使,田兴表示服从中央,河北三镇出现缺口。李希烈死后,淮西割据政权传到吴元济手中,当时朝廷内部分主战、主和两派,淄青﹑成德两镇暗中支持淮西,派人刺杀主战派的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武元衡被杀死,裴度被刺伤。但是宪宗平叛的态度很坚定,他任命裴度为宰相,出兵淮西。战争打了四年没有进展,裴度亲自到前线指挥,很快,将军李率军在雪夜奇袭,攻取了蔡州,擒住了吴元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平定淮西的叛乱之后,淄青、成德、卢龙三镇先后向朝廷臣服,割据的局面暂时结束。宪宗死后,被平定的藩镇又纷纷反叛,中央连年用兵,国库空虚,已经无力再次平定。没多久,河北三镇就再次脱离中央的控制,原本被朝廷控制的其他藩镇也趁机形成割据,但几十年中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叛乱。

僖宗的时候,王仙芝、黄巢起义,唐朝廷召集各地的节度使讨伐,但是各地节度使并不听号令,而是各自为政,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其中朱温占据了中原地区(治所在今开封),李克用占据了河东地区(治所在今太原),刘仁恭占据着河北地区(治所在今北京),李茂贞占据着凤翔一带,杨行密占据着淮南地区(治所在今扬州),王建占据着蜀中地区,钱镠(liú)占据着现在的吴越地区(治所在今杭州),王审知占据着福建地区,马殷占据着现在的湖南一带,刘隐占据着广东一带。在朱温篡唐之后,这些割据势力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五代十国中的国家,大多是由这些人及其后人所建立的。五代十国可以说是唐代藩镇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唐代刺史与灾荒

 唐代刺史与灾荒  唐代刺史是抵御灾荒的主体,灾害发生后,刺史需及时上报朝廷并积极御灾。但由于当时救灾思想、救灾手段的落后及救灾程序的限制,唐代刺史并无及时处置灾情的权力,因而救灾效果也不理

唐朝,唐代社会的特点是

唐代社会的特点是唐代社会的特点:唐朝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历史 唐代宗李豫简介唐朝第一个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唐代宗李豫简介唐朝第一个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

唐朝历史 唐代“风俗贵茶”之成因

  唐代风俗贵茶,是由唐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唐朝国家统一安定,经济繁荣昌盛,为饮茶风尚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统治阶级对饮茶的重视和倡导,在全国产生上行下效的效应;文人士大夫的饮茶活动

唐朝历史 试论唐代的“吏道”

  唐代有“吏治派”官员,出现了许多“吏道明敏”的人才。在唐代,“吏道”的主要涵义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善于分析和处理复杂问题;其

唐朝历史 粤语保留更多唐代成分

 唐朝官话并非西安话 粤语保留更多唐代成分  提到关中方言,大多数人印象里总感觉比较土气,生冷硬噌,难登大雅之堂,但有人认为,西安是13朝古都,积聚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或许千年之前

唐朝安史之乱,回纥出兵帮唐朝击败叛军,唐代宗居然这样回报回纥?

唐朝安史之乱,回纥出兵帮唐朝击败叛军,唐代宗居然这样回报回纥?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在唐太宗的政策下,对游牧国家都是加以扶持和笼络的,贞观三年(629年),回纥“始来朝,献方物”,

唐朝 唐代宗李豫皇后·沈氏

沈氏唐代宗李豫皇后□□档案:姓名:沈氏生卒年:不详籍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婚配:唐代宗李豫封号:皇后谥号:睿真沈氏,相传名为珍珠,唐代宗李豫皇后,浙江吴兴人。当时吴兴的沈家是一个大家族,所以沈氏出

唐朝历史 唐代妇女也可以休夫

唐代妇女也可以休夫  文/张劲辉惠焕章  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属“开放型”社会,其开放特点不仅表现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关系等方面,而且反映在民间礼俗和婚姻制度上

唐朝 唐代的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

唐代的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说起唐代的文学,人们首先肯定会想到诗,唐诗是古代诗歌史上的最高峰,这个毋庸置疑;接着,人们会想到唐代的古文,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影响十分深远;然后有人会想到词,这种体裁起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