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概况

Posted 世纪

篇首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概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概况

   17世纪中叶,中国和英国几乎同时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大动荡。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立宪制度,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取得了政权,而四年以后,中国的明王朝在李自成发动的农民起义冲击下也轰然倒塌,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此后慓悍的满族骑兵杀入关内,建立了大清王朝。从此,东、西方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革命后的英国走上资本主义快车道,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清王朝建立后仍维护传统的封建根基,经济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自17世纪以后,中国先进、西方落后的历史渐渐改观了。

  200年以后,当西方的殖民船队再次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时候,他们见到的已经不是昔日的中国了。这个曾使西方人羡慕、敬畏的千年帝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19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英国。  经济上,19世纪初的英国已经先后用武力战胜了老牌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殖民强国,夺取了海外殖民的霸权。同时经济高度发展,工业革命已接近尾声,工业生产已经广泛使用蒸汽机作动力,机器生产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动。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一半,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号称“世界工场”。此时的英国厂房林立,机器轰鸣,火车、汽船已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而当时的中国仍旧是封闭式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尽管在明朝中后期的丝织、制茶和采矿等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一贯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星星点点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淹没在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民间的运输大部分靠人拉肩扛,最先进的也只是畜力车。曾经给中国带来荣耀和繁荣的封建经济已开始走下坡路,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上,英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掌了权的资产阶级处处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甚至公开鼓励对外武力扩张,处处显示出新生政权的活力。而在中国连续运转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已腐蚀严重,运转不灵了。官吏昏庸无能、腐败成风。他们大肆圈占农田,收受贿赂。典型的例子是乾隆皇帝在位时的宠臣和坤,他在掌权的20多年里聚敛了大量钱财。嘉庆皇帝登基以后,抄了和坤的家,抄出的钱财相当于清政府国库十几年收入的总和。当时的中下层官吏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腐败之风愈刮愈烈。伴随统治阶级的腐化、无能,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大清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军事上,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实力强大,为了适应海外扩张及掠夺的需要,英国大力发展军事工业。19世纪的英国,陆军已普遍配备了枪炮。其中广泛使用的来复枪是当时世界上十分先进的单兵武器。而且英国军队训练有素,作战方式有了很大改进。他们往往排列成5—10排的方阵,当前两排采取蹲式或立式进行射击时,后面的士兵填药准备;前排射击完毕,立即退到后排,由已准备完毕的士兵上前射击。这样,火力猛烈且持续不断。海军也实力强大。当时的战舰虽然多数靠风帆航行,但也有装备了蒸汽机的改进型战舰,这种战舰往往有两三层甲板,在高大的船体两侧各装备十几门乃至几十门大炮。它火力强,航行速度快,续航能力强。  而当时大清国的军备水平极低。虽有号称十万的八旗、绿营兵,但武器落后且破旧不堪,步兵仍然使用沿袭了几百年的冷兵器,海军的战舰多数是船小、速度慢,而且经不起大风大浪,为数不多的海防大炮也多数是二三百年前制造的古董货。而常年养尊处优的清军将士则军纪散漫,很少操练,战斗力极差。  文化上,英国资产阶级在14—17世纪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冲破了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树立了讲求现世幸福,探索未知世界的冒险进取精神。文化思想的活跃,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并早在18世纪就已绘制出了较精确的世界地图。而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却一片死气沉沉。清朝入关以来,为了消除汉族知识分子的排满思想,巩固统治,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一方面竭力宣传孔孟之道,以三纲五常束缚人民的思想;一方面又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在严酷的文化氛围下,中国的知识分子终日埋头书本,闭目塞听,思想僵化,对外界事物一无所知。当朝的统治者更是自高自大,甚至当英国人的炮弹打到头上时,还不知道英国地处何方,方圆几许,他们是怎么来的。  不言而喻,19世纪的中国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相比,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思想文化诸方面,都已经落后了一大截,如此“天朝”实力想要抵御西方的入侵是不可能的。因此,当西方殖民列强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的时候,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悲剧便拉开了帷幕。

相关参考

鸦片战争中英两国伤亡比例600∶1

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的伤亡数字,网上有一份报表被广为转载,我再贴一下,以供网友参考:鸦片战争中英两国伤亡比例600∶1第一次厦门之战:1840年7月3日清军战死9人,受伤16人。英军无伤亡。第

高中历史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山东曲阜第一中学宋景田  山东邹城第二中学卢宝民  20世纪30年代,德日两国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由于历史和国情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德国是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

高中历史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山东曲阜第一中学宋景田  山东邹城第二中学卢宝民  20世纪30年代,德日两国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由于历史和国情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德国是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

中英长江炮战 新中国成立前夕外交较量

英国船员返回香港,受到在港英国人欢迎>“紫石英”号的英国船员>英军受伤船员>上海虹桥举行英军遇难船员安葬仪式>“伦敦号”在转运阵亡者遗体>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

中英两国战略分歧,蒋介石能否先一步争取美国的支持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英、美之间是盟友,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彼此间同时又存在着诸多分歧。在战略上,有“先欧后亚”与“先亚后欧”之争,即同盟国是集中力量,先击败欧洲的德国法西斯呢,还是先击败东方

新中国成立前夕外交上一次胜利 中英长江炮战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云集长江北岸,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一千多华里的战线上严阵以待,积极准备渡江作战。对岸,战备精良的国民党部队沿江设防,构筑立体防线。

高中历史 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  城市的发展演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映。因此,了解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情况,对于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中学历史教材对城市发展概况的

高中历史 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  城市的发展演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映。因此,了解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情况,对于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中学历史教材对城市发展概况的

濒临灭亡的明朝为什么能战胜崛起的英国

对于中英战争,人们大多会很自然地联想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那是一段充满了屈辱悲愤的历史,腐朽封闭的满清政府的「”天朝美梦”被「”弹丸小国”英国的舰炮一举轰碎。很多人都以为,中英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的第

高中历史 第一国际是如何对待普法战争的

第一国际是如何对待普法战争的  普法战争爆发于1870年7月。普鲁士和法国两国统治阶级共同挑起了这场战争。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决心通过对法战争,实现德国统一,并建立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而法国统治阶级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