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崔玄暐生平简介?崔玄暐历史评价?
Posted 唐朝
篇首语:不畏过往,不惧将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 崔玄暐生平简介?崔玄暐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 崔玄暐生平简介?崔玄暐历史评价?
崔玄暐
崔玄暐,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本名曅,武则天称帝之后,因她的祖父叫武华,“曅”字的下部便犯讳,遂改为玄暐。崔玄暐的父亲崔行谨,一生勤俭,却郁郁不得志,只做了个胡苏(今河北东光东南)县令,便着意培养下一代。崔玄暐小时候就聪颖多才,深受他的叔父秘书监崔行功的器重。高宗龙朔年间(661—663)举明经,累迁库部员外郎,这虽说不是一个有权势的官,却是个肥缺。他的母亲卢氏,很善良且知书达理,崔玄暐也很孝顺。卢氏每有闲暇便常告诫崔玄暐说,“我曾经听姨兄屯田郎中辛玄驭说: ‘家中子弟步入仕途的,倘有人来说他贫困无法养家糊口,这是个好消息; 如果听说他家财丰足,骑高头大马,穿轻裘大衣,这就不是好事了。’我平素很看重这句话,认为它是至理名言。等以后看到亲戚中有当官的,想方设法多孝敬父母钱财,父母只知道高兴,却不问这些东西是怎么得来的。全出于俸禄就好,假如不是,那么与盗贼又有什么差别?即使没有什么大的过失,难道自己就问心无愧吗?孟子的母亲不接受馈赠的鱼鲊就是这个道理。你而今能食国家的俸禄,已是很荣幸的了。如果你不能清正廉洁,怎么对得起天地良心?孔子说: ‘虽日杀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你亦需修身洁己,不要辜负了我一片苦心。”崔玄暐连连点头,谨遵母训,为官严谨清正,时人称道。崔玄暐的母亲去世时,他伤心悲痛,憔悴得只剩下一付骨头架子了。梁上的燕子,虽然不是旧巢了,却依然归来,崔玄暐睹物伤情,倍感苦痛。
不久,迁凤阁舍人。长安元年(701)又被破格提拔为天官侍郎。崔玄暐,清白自守,性情耿直,从来不晋谒朝中要员,更不会请客送礼,因此当权的大员们都不喜欢他,改调他当文昌左丞。一个多月过去了,有一天,武则天忽然召见他,对他说: “我听说,自从你调任之后,你原先周围的官吏们聚餐庆祝,这是他们想要大肆贪赃枉法的预兆。现在,我打算让你回去,官复原职。”武则天又赏赐了他各色绸缎70段以示关怀。长安三年(703),拜相,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次年,升为凤阁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以前酷吏来俊臣、周兴等诬陷朝中正直的大臣,抄没数百家之多。崔玄暐进入中枢机构之后,多次上疏给武则天,说: “周王朝建立之时,很多人丧失了节操,遂使酷吏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地滥用严法酷刑。那些被来俊臣、周兴等逼得家破人亡的实在冤枉,请予以昭雪赦免。”李峤、桓彦范也同时上疏请求,奏章前后呈递了十次,武则天才终于批准。
武则天晚年宠幸张昌宗兄弟,张氏兄弟也倚仗着武则天为所欲为,蛮横无理,朝中大臣心惊胆战,敢怒而不敢言。长安四年(704)秋季,武则天旧病复发,一连数月不见朝臣,身边只留张易之、张昌宗二人随侍。武则天病有好转,崔玄暐便上疏奏道: “皇太子显、相王旦,仁慈聪明,友爱孝顺,足以侍候陛下医药。皇宫之内,事态严重,皇家以外的人,不应出入。”武则天在奏章上批了四个字: “感卿厚意”。二张见此批答,唯恐武则天疏远他们,又担心万一武则天病重或去世,朝中大臣不会放过他们,所以结交党羽,暗中准备应变。这时,街上不断有人散发传单,说是二张谋反,武则天一律不予理睬。直至宋璟等人上疏弹劾二张行为不轨,武则天才命人调查,崔玄暐上书赞同宋璟。这时,二张也忧心忡忡,秘密召见术士李弘泰给自己看相。李弘泰声称张昌宗有帝王之相,劝他在定州(今河北定州)营造佛像,这样便会得到人民的拥戴。李弘泰又卜了一卦,得到“纯乾卦”是天子之卦。这些事在审讯中被人供出,司刑少卿,判决将张昌宗斩首,武则天执意不从,赦免张昌宗之罪,二张从此更加嚣张。
次年(705)正月,武则天病重,二张在宫中当权。秋官侍郎张柬之、天官侍郎崔玄暐、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等人感到时局严重,决定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宫廷政变,杀二张,复唐祚。部队包围了武则天养病的寝宫长生殿。武则天从惊恐中坐起,看见了崔玄暐,便很气愤地说: “其他的人,都是由别人的推荐,才进入中枢为官。只有你,是我亲自提拔的,今天想不到你也站在这里!”崔玄暐回答说: “我这样做, 正是为回报陛下的大恩。”于是,已是耋耄之年的武则天拖着病体,怏怏不乐地迁往上阳宫,被迫交出国柄,走入历史帷幕的后面去了。
二月,中宗复位,以功封崔玄暐为中书令、博陵郡公,张柬之等四人也同时拜相。又赐张柬之、崔玄暐、武三思等16人铁券,除非反叛,各恕十死。在功臣们手握大权的同时,武三思等诸武也乘机各掌要枢。待崔玄暐等人率百官请求中宗降诸武王爵,以安内外,为时已晚。武三思又向韦后不断进谗言,说张柬之、崔玄暐等人“恃功专权,将不利于社稷。”又给中宗出主意说,对他们最好的策略是明升暗降,不如把敬晖等人,免除宰相之职而封王爵,对外表示尊敬功臣,实际上又剥夺了他们的实权。崔玄暐遂封为博陵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张柬之为汉阳王、袁恕已为南阳王,罢免宰相等官职。不久,又任命崔玄暐摄理益州(今四川成都)大都督府长史,最后又改任梁州(今陕西南郑)刺史。中宗神龙二年(706)武三思唯恐五王东山再起,便诬陷敬晖、桓彦范、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与王同皎同谋欲谋害武三思,颠覆社稷。又密令人至天津桥畔,张贴无头告示,揭露韦皇后秽行,请求废黜以明国体,以此嫁祸五人。中宗大怒,武三思一伙奏称为崔玄暐等五王所为,便流放五王到蛮荒之地。崔玄暐流放古州(今越南谅山东北),未到,病死在路上,终年69岁,谥曰文献。张柬之也死在途中,其余三个人却没逃过武三思的毒手。敬晖被剐死,桓彦范被乱棍打死,袁恕已被灌野葛汁,未死,也遭杖毙。可怜五王,一朝功臣,除恶未尽,终为所害,令人叹息不已。
崔玄暐一生乐于助人,亲戚朋友有什么困难,总慷慨相助。崔玄暐少年时对诗词歌赋用功勤奋,晚年历经劫难,不再去写那些吟风弄月之作,转而钻研经籍历史,从中探求大道。所撰《行己要范》10卷、《友义传》10卷、《义士传》15卷、训注《文馆辞林策》20卷,传流于世。
相关参考
崔玄暐崔玄暐出身博陵崔氏(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封爵博陵郡王,是唐朝名臣,担任过中书令、宰相、天官侍郎、鸾台侍郎、同平章事等职。崔玄暐简介>崔玄暐(639-706年),名毕(一作晔)以字行,博陵安
历史人物 崔玄暐简介 崔玄暐怎么读 崔玄暐,博陵安平人 崔玄暲时宰相是谁 催玄暐传
本名:崔晔别称:博陵郡王字号:字玄暐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博陵安平主要作品:《行己要范》主要成就:参与神龙政变,复辟李唐www.cha138.com 崔玄暐年轻时以学行著称,深受叔父秘
崔玄暐崔玄暐曾得到狄仁杰提拔,一路升为宰相,后又与桓彦范等人发动神龙政变、复辟李唐,但也与其他人一样遭武三思报复被流放,最终病死途中。>崔玄暐的故事崔玄暐的母亲卢氏曾告诫他道:“我曾听姨兄辛玄驭道:‘
崔玄暐年轻时以学行著称,深受叔父秘书监崔行功器重。662年(龙朔二年),崔玄暐考中明经科,累迁至库部员外郎,后授天官郎中、凤阁舍人。>>担任宰相>701年(长安元年),崔玄暐升任天官侍郎。他性情耿直,
崔玄暐简介上提到崔玄暐是唐朝的一位宰相,博陵安平人,原名叫毕。崔玄暐是博陵家族的一元,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库部员外郎、天官郎中、天官侍郎等等很多的官职,之后由于自己功绩显赫,晋升凤阁侍郎成为宰相。
崔玄暐简介上提到崔玄暐是唐朝的一位宰相,博陵安平人,原名叫毕。崔玄暐是博陵家族的一元,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库部员外郎、天官郎中、天官侍郎等等很多的官职,之后由于自己功绩显赫,晋升凤阁侍郎成为宰相。
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出身于北朝时期“卢、崔、郑、王、李&rdqu
(625年-706年),字孟将,中国襄州襄阳人,曾与崔玄暐、桓彦范、敬晖等发动神龙革命,迫禅让予唐中宗,因而复辟。后得罪韦皇后、武三思,因而被贬至。> 中进士后,任清源县丞。永昌元年(689年)
崔玄伯崔玄伯原名崔宏,人称白马文贞公,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大臣、书法家,他书法效仿钟繇,擅长草、隶、行书,行书特尽精巧,但可惜的是没有墨迹传世。他娶妻范阳卢氏,儿子崔浩最为人熟知。崔玄伯简介>崔玄伯(?
崔玄伯崔玄伯原名崔宏,人称白马文贞公,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大臣、书法家,他书法效仿钟繇,擅长草、隶、行书,行书特尽精巧,但可惜的是没有墨迹传世。他娶妻范阳卢氏,儿子崔浩最为人熟知。崔玄伯简介>崔玄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