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高季辅生平简介?高季辅历史评价?

Posted 唐朝

篇首语:我会努力奋斗直到亮瞎你们的双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 高季辅生平简介?高季辅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 高季辅生平简介?高季辅历史评价?

高季辅

高季辅,名冯,德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太宗、高宗皇帝时期的名臣。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官僚地主家庭。祖父高表,曾任魏安德(今河北安新)太守; 父亲高衡,担任过隋朝万年(今陕西西安)的县令。高季辅年少时就胸怀大志,不慕声色,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兼习武艺,可谓文武双全。高季辅幼年时丧母,在其母坟前结庐守孝三年,以忠孝闻名于乡里。

高季辅的哥哥高元道,担任隋朝的汲县(今属河南)县令。武德初年,天下纷乱,各地义军竞起,盗贼猖獗。汲县的一些人阴谋作乱,便在一天晚上同城外的群盗里应外合,攻入城中,大肆烧杀抢掠。高元道在率兵平乱时惨遭杀害。消息传来,众人不胜悲痛。怎奈城中一时间群龙无首,眼看就要落入敌手。此时,唯有高季辅从容镇定,毅然召集自家子弟善骑者数十人,跨上战马,经过奋力厮杀,把群贼逐出城外并连夜追赶。在双方争斗中,高季辅神勇无敌,在敌群中往来驰骋,所向披靡。群盗自知难抵,只好束手就擒。高季辅斩下为首者的头颅,祭奠了哥哥的亡灵。这件事使高季辅的英名不胫而走,乡人称道,赞叹地说他是忠义之士。附近的绿林盗贼也被他的威名所慑服,纷纷前来归顺。在短短的几个月后,便聚集了数千人马。

这时,正是唐王室建立后,四处平定割据叛乱势力之际。秦王李世民挥戈出关,进入河南,征伐王世充、窦建德。高季辅看到这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便率领所聚部众,同武陟人李厚德的人马合兵一处,归降了大唐,在戎马征战中,屡立战功,被授予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之职。贞观初年,唐太宗又擢拜高季辅为监察御史,负责弹纠官吏政绩得失。他在任期间,受理了很多案件,不避权势,秉公执法,颇有政绩,深得朝廷赏识,很快就成为太宗的近臣。后来又升迁为中书舍人。

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广开谏诤之风,经常和大臣们一起,总结历代王朝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鼓励臣僚直言上谏,指评时政得失。高季辅经过缜密调查,针对当时的一些时政流弊,上书五条,陈述自己的意见: 其一是建议太宗崇尚朴素之风,革除浮夸奸伪之僚,起用温厚、清廉之臣,使忠义慈孝的道理,天下皆知,这样一来,自然就礼节有法,祸乱不兴; 其二是希望太宗“爱民财”、“惜民力”,减少工程赋役,使老百姓能够休养生息,有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巩固国家的经济基础; 其三是公侯勋爵之家生活奢侈,并且竞相放高利贷,谋逐暴利,应该对他们的这种做法加以惩处,才能不使下民仿效,整饬朝风; 其四,劝勉朝廷广施恩泽,给外官卑吏以适量俸禄,使他们能够上赡父母,下抚妻小,不致于搜刮民脂,渔肉百姓,为生计而困扰,从而以“毕力”报效国家; 其五是皇亲国戚也应该遵循礼节,制定法度,使尊卑有别。

高季辅的这五项意见,符合实际情况,抓住了时政中的漏洞,辞诚意恳,博得了太宗的连连赞许。他的建议,一一被采纳,对贞观年间的政令产生了很大影响。太宗虚心纳谏,确定了“以民为本”的统治思想,明确以民为本的核心是减轻赋役,不误农时,发展生产,采取了“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的治国方针,并贯彻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使唐初的农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为以后唐朝的昌盛繁荣,奠定了基础; 同时注意执法,改变了“法无定科,任情以轻重”的混乱局面,典章制度,都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对安定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

贞观十七年(643),高季辅加授为太子右庶子,负责向皇帝谏言。每次上书,都是言辞诚恳,切中时弊。唐太宗为了嘉奖他的功绩,有一天特意赐给他一剂名贵的药——钟乳,满含赞许之意说: “爱卿的谏言好比是针对流弊而下的剂剂良药,所以我也要用钟乳这剂药石来报答你。”

贞观十八年(644),高季辅又被任命为银青光禄大夫,兼任吏部侍郎,对官吏进行铨叙考核,黜滥陟贤,分辨贤愚忠奸,肃清政风。太宗又赐给他一面金背镜,表扬他鉴官的清明。

贞观二十二年(648),高季辅升迁为中书令,兼任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同时被太宗封爵为蓨县县公,权倾一时,成为一朝重臣。

太宗驾崩后,高季辅与张行成共同辅侍高宗在太极殿即位,成为当朝命臣,高宗极为信任。永徽二年(651),高季辅被授为光禄大夫、侍中,兼任太子少保之职。但是不久,高季辅便不幸感染了伤寒,无力赴任,只好辞官休养。高宗为表关切之意,特地下诏加封高季辅的兄弟虢州刺史高季通为宗正少卿,负责照料其兄; 又屡次派遣中使官前往高府,照料高季辅的饮食起居,询问病情舒缓。尽管如此,一代名臣高季辅还是由于操劳过度,年仅58岁便抱病而逝了。高宗闻讯悲痛异常,亲自为他举办丧事,罢朝三天,以示哀痛之心。赠谥号为宪。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高季辅简介 高季辅轶事典故 人物评价

本名:高冯字号:字季辅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德州蓚县www.cha138.com主要作品:《高季辅集》主要成就:多次谏言时政  高季辅年轻时勤奋好学,精通武艺,以孝母闻名,隋末时纠集数千

历史人物 高季辅简介 高季辅的主要成就

高季辅出身渤海高氏,历任监察御史、吏部侍郎、宰相、侍中等职,深得唐太宗赏识,又多次辅佐唐高宗监国,谏言时政得失,唐太宗送他钟乳石以作回报,还送金背镜以表彰他的清鉴,后世称他为“药石之言”。高季辅简介高

历史人物 高季辅简介 高季辅的主要成就

高季辅出身渤海高氏,历任监察御史、吏部侍郎、宰相、侍中等职,深得唐太宗赏识,又多次辅佐唐高宗监国,谏言时政得失,唐太宗送他钟乳石以作回报,还送金背镜以表彰他的清鉴,后世称他为“药石之言”。高季辅简介高

历史人物 高季辅手刃杀兄仇人 针砭时弊被李世民赞为“药石之言”

高季辅高季辅本名高冯,出身名门之家渤海高氏,是唐朝官员,官至宰相、中书令兼吏部尚书、侍中等职,封爵蓚县公。高季辅年少时就武艺超群又以孝悌闻名,曾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后投降唐朝出任官职,多次谏言时政、评

历史人物 高季辅手刃杀兄仇人 针砭时弊被李世民赞为“药石之言”

高季辅高季辅本名高冯,出身名门之家渤海高氏,是唐朝官员,官至宰相、中书令兼吏部尚书、侍中等职,封爵蓚县公。高季辅年少时就武艺超群又以孝悌闻名,曾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后投降唐朝出任官职,多次谏言时政、评

历史人物 唐朝人物高冯简介

唐朝人物本名:高冯字号:字季辅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德州蓚县出生时间:596年去世时间:654年1月16日主要作品:《高季辅集》主要成就:多次谏言时政官职:侍中爵位:蓚县公谥号:宪高冯人

唐昭宗给予“迎銮毅勇功臣”的评价 高季兴

关于高季兴简介,高季兴的原名是高季昌,字贻孙,是河南人。高季兴出生于858年,死于929年,享年71岁。高季兴是五代十国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南平的开国君主。高季兴当上开国皇帝,真的是创造了奇迹。因为高季

唐昭宗给予“迎銮毅勇功臣”的评价 高季兴

关于高季兴简介,高季兴的原名是高季昌,字贻孙,是河南人。高季兴出生于858年,死于929年,享年71岁。高季兴是五代十国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南平的开国君主。高季兴当上开国皇帝,真的是创造了奇迹。因为高季

历史人物 南平王高季兴简介 高季兴的子女

高季兴原名高季昌,又称朱季昌、高赖子,曾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曾封爵渤海王、南平王、秦王、楚王,建立南平国,是五代十国南平的开国君主。他去世后,儿子高从诲继位,追封其为楚王,谥号武信。南平王高季兴简介高季

南平历史介绍

江陵一隅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五月,以权知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节度使。荆南旧领8州,此时只江陵一地。城邑残毁,户口凋耗。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末帝乾化三年(公元913年),赐高季昌爵勃海王。造战舰五百艘,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