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 政治暴力和冷漠致百万人丧命
Posted 马铃薯
篇首语: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英国历史 政治暴力和冷漠致百万人丧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国历史 政治暴力和冷漠致百万人丧命
如今的爱尔兰富庶发达,而160年前,这个国家曾经历了一次令人恐惧的灾难,人们称其为爱尔兰大饥荒(Great Irish Famine,1845—1852;以下简称“大饥荒”)。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引发大饥荒的原因是当时爱尔兰人的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薯受到病菌影响而大幅减产。最近,学术界对此提出了新观点,认为来自政治领域的暴力和非人道的冷漠才是大饥荒得以蔓延、肆虐并最终导致100多万人丧命的根本原因。 回顾爱尔兰大饥荒历史 在大饥荒160周年之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邀请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史和文化政策学者艾米丽·马克-菲茨杰拉德(Emily Mark-Fitzgerald)于日前举办了一场关于大饥荒公共记忆及相关艺术作品的讲座,希望通过图片、雕塑等视觉化艺术作品再次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思考。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埃德蒙德·罗杰斯(Edmund Rogers)曾在《英帝国及英联邦历史杂志》(The Journal of Imperial and Commonwealth History)上撰文指出:“这是一场无可辩驳的人类悲剧。”大饥荒让1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并且迫使100多万爱尔兰人背井离乡,移居他乡。此后,爱尔兰的人口数量一直维持在400多万,至今也没能恢复过去的“辉煌”。甚至有人认为,大饥荒也是爱尔兰历史的分界线。 殖民地经济的悲剧 在“黑色的1847年”(The Black Forty-Seven),爱尔兰科克郡地方官员尼古拉斯·康明斯(Nicolas Cummins)有这样一段描述:“我走进了一间农家小屋,其场景令我瞠目结舌。6个因饥饿而骨瘦如柴、形同鬼魅的人躺在小屋角落的一堆脏稻草上。我以为他们已经死了,但当我靠近他们时,耳畔却传来了一声声低吟。这些‘人’还活着……” 仅因为“天灾”就造成了爱尔兰如此景象么?罗杰斯表示:“当时政府在阻止大饥荒方面的政策是否失败?这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学习这段历史的学生必须仔细权衡——这场灾难究竟如民族主义者所说,是一场种族屠杀;还是像历史修正主义者所言那样,是爱尔兰经济的结构性缺陷造成的?” 对于大批爱尔兰农民以马铃薯为口粮的历史,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表示,“英国统治爱尔兰后,为了满足其国内市场对牛肉的巨大需求,便将爱尔兰作为其‘牧场’。爱尔兰农民为了生存,只能用小片土地种植马铃薯糊口”。爱尔兰海两岸的居民在生活水平上竟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是两岸居民对食品的诉求有天壤之别?当然不是。这无疑是殖民时代宗主国对殖民地不公平政策的悲剧。 政治因素是大饥荒危害深重的根本原因 剑桥大学学者大卫·P.纳利(David P. Nally)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大饥荒并不单纯是一次自然灾害,而是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如同所有粮食危机一样,大饥荒也有着政治因素。” 都柏林大学经济史学教授科尔马克·奥格拉达(Cormac Gráda)指出,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低地国家在当时也遭受了马铃薯疫病的灾害,同样也因此引发了人口数量的削减。不过,没有一个地方像爱尔兰这样受灾严重。归其原因,除了爱尔兰人较单一的饮食结构以外,英国统治者缺乏有效对策和“无作为”也是导致灾害肆虐的根本原因。 据土耳其《今日时报》(Today’s Zaman)2012年1月报道,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默西德(Sultan Abdlmecid I)宣布他将向爱尔兰饥民捐资1万英镑。不过,维多利亚女王要求苏丹捐资1000英镑即可,因为女王本人不过捐资2000英镑。于是苏丹在捐资1000英镑之后,又“悄悄”将三船粮食运到爱尔兰,援助饥民。此外,1847年,美国印第安乔克托部族(Choctaw)也筹集了710美元善款捐助给爱尔兰饥民。 纳利认为,大饥荒是一次现代饥荒,与古代饥荒等生存危机不同,这是在一个全新的社会生产和政权形式的体系中发生的。纳利表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饥荒是宗主国决策的结果,其目的是通过在饥荒中的不作为来改变爱尔兰的社会结构”。同时,纳利把当时英国政府的冷漠行为称为政治暴力(Political Violence),并且认为这种政治暴力是导致后来人类多次遭受饥荒之害的根本原因。 链接 爱尔兰大饥荒 1845年,拥有800万人口的爱尔兰还是英国的一部分,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在当时,大批爱尔兰人丧失了自己的土地,成为英国地主的佃农。为了生计,近半数爱尔兰农民不得不在农闲之余种植马铃薯以填饱肚子。这种当初作为园艺植物引进爱尔兰的高产农作物,一英亩土地产出的马铃薯足以满足一个贫困的六口之家一年的口粮需求。1845年9月,爱尔兰的马铃薯大规模枯萎,造成很多人口粮短缺;1846年夏,爱尔兰凉爽湿润的天气“助长”了诱发马铃薯枯萎病病菌的传播,最快时病菌以高达每周50英里的速度在爱尔兰境内的马铃薯种植园间传播。马铃薯产量的急剧降低,致使爱尔兰境内饿殍遍野。这场大饥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才结束,最终导致100多万人丧命。相关参考
审讯二战罪魁东条英机 1947年12月26日,法庭开始审讯东条英机。东条英机在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兼警务部部长时,疯狂屠杀中国东北的和平居民和抗日志士,惨遭涂炭的无辜百姓不计其数。1937年近卫文縻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被人们称为「”百万人屠”的白起,他一生大小70多战从没有败绩,率领秦军一次次击溃六国军队,成为六国的噩梦。公元前293年,韩魏两国联军扼守崤山和函谷关阻止秦军东进,
铁木真对待敌人是极度残暴无情,使得当时蒙古帝国的敌手们纷纷为之胆寒。在他的领导下,蒙古铁骑每打下一处城池,便要屠尽一座城池,最终,留下数不清的尸骸和化为焦炭的废墟。>并且,成吉思汗骨子里的嗜杀也被他的
历史人物 咸丰帝连10万人都拼凑不起,隋炀帝轻松能凑足百万人
一、从百万到三万>对中国古代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时代的战争,双方参战人数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乃至于上百万;到了明清时候,参战人数明显下降,往往几万人的规模就很了不得了
王允最后到底是怎么丧命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设计除去董卓后,王允便被汉献帝视为第一肱骨之臣。一时之间,王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而
世界历史 此民族有百万人,远隔万里,却宣称祖先是中国人,现想回中国赚钱
从世界民族发展历史来看,每个民族的起源和分布都有其相对稳定的地域性,如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而印第安人主要在美洲,中国人主要在东亚等。但是在古代几千年历史中,因为各种原因,使得一些民族的分布更加的分散
在二战时期中国军队和日本军中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滇军黔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大概意思就是描述当时中国各个地方军队的作战能力。其中最为热血顽强的是川军(湘军),
从近代史来看,凭借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欧洲国家纷纷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其中最成功的是英国。凭借几千万人却统治了全世界3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凭借2万人就敢东征大清帝国,凭借无敌舰队更是横扫世界。而
还不知道:满清为什么打过百万明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朝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朝立国的一个根本制度。明万历二十九年
「壮士」一词──字面上主要的意思是「战士」──在一八八○年代早期成为政治词汇的一部分,指的是那些参与政治的年轻人,他们的使命是扩大人民的权利。这个既新颖又冠冕堂皇的诉求,被参与自由民权运动和自由党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