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 蔡元培为配毒药自学化学
Posted 刺客
篇首语: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历史 蔡元培为配毒药自学化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历史 蔡元培为配毒药自学化学
政治暗杀,是清末至民国的一大社会风景。刺杀出洋五大臣的吴樾遗著《暗杀时代》里这样说:“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 起义屡战屡败,革命频频受挫,前途未卜的形势下,越来越多激进的革命者选择了暗杀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从1900年至1911年的11年间,革命党付诸实施的暗杀活动就不下20次,远远超过他们组织的起义次数。 被列入刺杀目标的,上至慈禧太后,下至总督、巡抚,不一而足。但是暗杀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在众多的刺杀事件中,成功案例其实不多,仅有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琪和彭家珍炸死宗社党魁良弼等少数几次。 刺杀未果却又得到了最大政治利益的,要数汪精卫。1910年,汪精卫来到北京,准备安放炸药,炸死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结果事泄被捕。狱中,汪精卫写下了壮怀激烈的诗篇:“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间成了万众敬仰的英雄,连清廷也有意拉拢,没有将其杀害。 以今日眼光视之,政治暗杀绝不是革命正道,即便对这些慷慨的刺客报以同情,其刺杀之举也不该被提倡。但在清末,这些蜂起的刺客却大壮革命声势。有志于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很多人都曾准备加入刺客的行列。比如后来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 蔡元培年轻时相信刺杀救国,自学化学,每天配置毒药和炸药,还专门教了许多爱好化学的女学生,因为他认为女性用毒药刺杀会更容易成功。 另一个未能付诸实施的刺客是时年20岁的陈独秀,他参与策划了吴樾刺杀五大臣。据说,两人还为究竟谁去刺杀而争执扭打。精疲力尽之后,吴樾说:“舍一生拼与艰难缔造,孰为易?”陈独秀答:“自然是前者易后者难。”吴对曰:“然则,我为易,留其难以待君。”遂做易水之别。 吴樾与陈独秀是不是有过这番谈话,已经无法考证。不过,吴樾的牺牲和刺杀五大臣活动的失败,确实使陈独秀对中国革命的进行方式有了更加理性的思考。他开始放弃暗杀这一革命方式,转而寻求以实际行动来唤醒国人的革命意识。相关参考
民国征婚广告早在1900年前后,蔡元培、章太炎等名流就先举起了征婚招牌。元培先生到底是留洋归来,态度开明,开列的五个条件中,有一多半却是为女方着想:一,女子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
蔡元培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发展追其根源,起源于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选课制于18世纪末首创于德国。1779年,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首先把选课制
提起蔡元培,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北大校长,是毛泽东所赞誉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在北大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过,在巨大的光环下,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刺客。清朝
提起蔡元培,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北大校长,是毛泽东所赞誉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在北大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过,在巨大的光环下,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刺客。清朝
丁文江(1887——1936)是一位很关心政治的科学家。1922年5月,他和蔡元培、胡适、李大钊等人联名发表了《我们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到12月,担任孙传芳任命的&
1922年5月,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王宠惠、汤尔和、罗文干等人在《努力周报》上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认为中国的政治军阀混战,国无宁日,全是因为好人自命清高,不愿参与政治,让坏人当道。他提出由知
根据我的提示,猜一位历史人物提示1:这个人当过教师提示2:这个人道尔顿(JohnDalt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إ道尔顿是一个自学成才的英国著名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他由于家庭清
图片人物没有排名,不分先后。鲁迅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胡适金岳霖梁启超冯友兰黄侃刘文典李叔同吴宓章太炎沈从文闻一多郁达夫林语堂梁漱溟周作人傅斯年蔡元培赵元任钱钟书张爱玲当战争的硝烟弥漫整个世界,帝国主义列
1922年5月,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王宠惠、汤尔和、罗文干等人在《努力周报》上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认为中国的政治军阀混战,国无宁日,全是因为好人自命清高,不愿参与政治,让坏人当道。他提出由知
民国时期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吴贻芳虽然可能不被现在大多数人所熟知,但在她身上,有着太多的第一:中国第一代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大学生、中国第一位女子大学校长、第一个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