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曹操是如何治人拢心

Posted 领导

篇首语: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里曹操是如何治人拢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里曹操是如何治人拢心

2、历史人物 曹操是如何对待那些背叛他的人的?

三国里曹操是如何治人拢心

要开创一翻新事业,本事再大只单打独斗也不行,必须有一批人才来辅佐。人才多了,如何管理经常让创业者头疼,所谓“远之而生怨,近之而不恭”,常常远不得、近不得,这就需要“两手抓”:一方面要会“治人”,让队伍有纪律性;另一方面会“拢心”,会做思想工作,让队伍有凝聚力。

所谓团队,是指既有组织又有纪律,有组织而没有纪律的只能称团伙。除此之外,就是领导者要学会治人拢心之道,二者兼顾,不可偏废。要说治人拢心,在这方面曹操是个高人,治人不用说,他素来以严厉著称,手下文武对他都恭恭敬敬、绝对服从。在拢心方面他也很有手段,只是方面大家相对有些忽略,以为他只是一味地严厉,其实他平时很会做部下的思想工作,很有领导艺术,他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经常赞美部下。

太有本事的人容易自负,看不上别人,三国时代最有本事的人当数曹操了,他被认为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能力超出了那个时代,这并不夸张,曹操在很多方面都有极高造诣,“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文冠当时、武略第一,综合能力在同时代首屈一指,但曹操却不是个自负的人,一辈子都很尊重别人。

曹操爱才,连续三次发布过“求才令”,这在封建王朝中是少有的,他提出的“唯才是举”的主张,也是人才观的重大突破,因而在他手下人才也最鼎盛。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曹操都给予重用,给他们舞台,发挥他们的才干,对其中干得好的人,曹操从来不吝惜自己的表扬。

荀投奔曹操时,曹操与他做了一番长谈,说不上是“面试”,却是双方相互了解的开始,这次谈话结束后曹操兴奋异常,对荀说:“你真是我的张子房呀!”曹操这话不是顺口说的,一来发自内心,他对荀的才干很欣赏,是真心的赞扬,二来他向荀表明自己的志向,他是想干大事的,请荀跟他一起干。

曹操给荀的官职很小,只是个“司马”,相当于团级干部,当时曹操才是个太守,太大的官也给不起,荀想当大官可以在袁绍那边混,荀看中的是曹操本人,看中的是未来发展的空间,当他听曹操说自己是张良那样的人才,他一定会怦然心动。

荀后来给曹操推荐了更年轻的郭嘉,曹操刚见面也跟他进行了一番长谈,谈完之后曹操一样很兴奋,他说:“帮我成就大业的,一定是你呀!”从领导嘴里能说出这样的话,是多么高的评价!郭嘉也很高兴,他激动地说:“这才是我的明主呀!”单从他们的对话来看似乎有点肉麻,有点互拍马屁的感觉,但这二位都是真正的大才,初次相识、一见如故,互相赞美对方,那不是出于奉承和巴结,而是真情的流露。

平时,对于工作干得比较出色的部下曹操总是通过各种形式给予表扬和肯定。在曹操留下的书信里,大部分是写给部下的,翻看这些书信,随处可以看到他对部下工作的赞扬,如他给王修的信里一开头就写道:“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副,过人甚远。”王修他担任司金中郎将,是一个专业型、实干型干部,曹操对他很满意。

曹操给他的部下、也是好朋友钟繇写过一封信,信中写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那是在官渡之战前夕,受曹操之命镇守关中的钟繇送来了二千匹战马,给了曹操以很大的支持,曹操认为他不用为西面的事发愁,全仰仗于钟繇的功劳,把钟繇与昔日的萧何相提并论。

在给杨阜的信中,曹操写道:“君与群贤共建大功,西土之人,以为美谈。子贡辞赏,仲尼谓之止善,君其剖心以顺国命。”杨阜的名气并没有多大,但他在曹魏顺利夺取凉州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曹操对他的贡献也给予肯定和赞美。

曹操曾下令褒奖荀,令文说:“侍中守尚书令,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曹操甚至认为,所建立的功业都是“之功业”,而自己只是“由以济”,双方功绩放在一起,如同“用披浮云,显光日月”,这些说法当然有些夸张,但是赞扬部下不吝美辞的心情溢于言表。

不贪部下之功是曹操的一贯作风,他在表扬荀攸的命令里说道:“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领导带头谦虚,部下怎好再争功?曹魏集团尽管也爆发过围绕夺嫡事件的派系之争,但综合起来看,在曹操领导的时期,集团内部的纷争和内耗是最少的,这是曹操高超领导艺术的结果。

人都喜欢好听的话,这是人性使然。根据需要层次说,荣誉和成就感是较高层次的需求。有了某种特长,或者做出某种成就,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别人的赞扬或肯定,如果这个赞扬或肯定来自于自己的领导,效果更不一样。对一个优秀的领导来说,及时发现下属的长处、进步或者成绩,然后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赞美,是一件效果很好的激励手段。从心理学上分析看,被赞扬的人都会通过各种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以不让领导失望。

历史人物 曹操是如何对待那些背叛他的人的?

面对背叛,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不相信或者憎恨,毕竟,会背叛自己的人,一定是平日里与自己交好的人。那么,在三国时期,曹操手底下背叛他转投其他人的人不在少数,自负的曹操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或许有人会觉得,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杀了这个人,那么,事实究竟是如何呢?

曹操是历史上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他文武全才,善于打仗,他在总结前人兵法的基础上自己写兵书。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善用人才,知人善任。《三国志》中,有这样几个故事可以看出曹操很会笼络人心。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刘备身上。当落魄的刘备带着他的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投奔曹操时,曹操看出了刘备的与众不同,曹操手下的程昱也看出了刘备的不同凡响,他劝曹操杀了刘备。从曹操内心来说,他也很愿意这么做,这样他就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但他没有同意程昱的建议,原因是,“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考虑的比较长远,如果因为一个刘备而失去天下有识之士的心,岂不是得不偿失?

第二件事发生在毕谌身上。毕谌是曹操的别驾。当张邈背叛了曹操,曹操生气地要去灭了张邈。但毕谌全家,包括老母亲在内,都被张邈劫持做了人质。于是,曹操对毕谌说,你妈在张邈手里,你去投奔他吧,我不怪你。

毕谌一方面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没有二心,一方面转身投奔了张邈。这可真是让曹操打脸了。后来,曹操打败了张邈,活捉了毕谌,曹操不但没有杀了毕谌,反而说,毕谌正是他想要的人才,因为孝顺亲娘的人不可能会不忠于君主呢。后来,毕谌被曹操封为鲁相。

第三件事发生在魏种身上。当张邈和毕谌先后背叛了曹操,曹操很自信地预言,魏种绝不会背叛自己。可是,他很快又被打脸,魏种竟然背叛了他。得到这个消息,曹操恨恨地说,魏种个小兔崽子,不管他跑到天南海北,我都不会放过你!

后来,魏种被曹军生擒,五花大绑地送到曹操面前。曹操没有杀了他,反而解开他的绳子,又重新任用他,理由是,他有才能。

第四件事发生在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打败了袁绍,除了缴获了袁绍的兵马、珍宝,还得到了袁绍的书信往来。这些书信中,就有很多是他手下的将领和袁绍写的,可以看出,官渡之战前,曹操不少手下和袁绍有来往。对于这些信件,有人提出,把写信人一个一个找出来,然后一一进行惩罚,让他们脚踩两只船!

曹操没有同意。他把这些信件集中起来,一把火全烧了。他的理由是,之前的袁绍很强势,他自己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手下人哪里会有安全感?他们想找一个更大的靠山,这个想法也可以理解。一句话,一个做法,收买了很多人心!宰相肚里能撑船,曹操名副其实。冀州很多人也因此投靠到曹操门下。这真是一场双赢。

第五件事发生在张绣身上。因为曹操霸占了张绣的婶婶,张绣觉得受到了侮辱,就反了曹操。在和张绣的战争中,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战死。这是他最喜欢的孩子,也是他培养的接班人。从这一点上来说,曹操和张绣有杀子之仇,但曹操没有记仇。后来,张绣因为实力不足,又投靠了曹操。面对再次归来的张绣,曹操根本就不提以前的事,而是拉着张绣的手把酒言欢。为了笼络张绣,还跟他结下了儿女亲家。这样的事,也只有曹操能做出来。

第六件事发生在曹操和刘雄鸣之间。刘雄鸣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神人,当他第一次归顺曹操时,曹操拉着他的手高兴地说,我刚入关就梦见得到一个神人,就是你吗?但刘雄鸣后来反了曹操,可是,当他像落水狗一样无处可逃时,又投靠了曹操。面对再次归来的刘雄鸣,曹操揪着他的胡子说,老贼,真的又得到你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看完这六个关于曹操用人的小故事,你明白了曹操为什么会成功了吧。

相关参考

终极三国曹操是谁扮演的 终极三国曹操有什么技能

终极三国曹操《终极三国》是台湾拍摄的一部偶像剧,该部电视剧运用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然后将现代高科技和主人公们进行融合,讲诉了以张飞、曹操、刘备等人的校园故事。电视剧《终极三国》曹操剧照这部电视剧于2

三国志曹操是个奸贼吗 曹操坐骑是什么

三国志曹操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在《三国志》里的曹操却是一个文武双全,志在四方的英雄,并不是大家通常所认为的奸贼坏人形象。曹操像《三国志》的曹操存有不同于一般诸侯的

曹操是哪里人_曹操到底是哪里人

曹操到底是哪里人?曹操是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县)这点是记载于《三国志武帝纪》的,故无异议。许攸的确是河南南阳人。楼主恐怕看的是三国演义,才相信曹,许二人是发小同窗,而三国志里只是说许与曹操,袁绍青年时相

三国隐士田畴与曹操是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田畴是东汉末年的一名隐士,也是一名学者,一开始曾经在刘虞的手下做事,刘虞是当时的幽州牧,之后在曹操经过幽州地界的时候投了曹操,之后便一直在曹操手下做事,曾经两次因为有很大功劳而被曹操授予封亭侯,两次

三国隐士田畴与曹操是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田畴是东汉末年的一名隐士,也是一名学者,一开始曾经在刘虞的手下做事,刘虞是当时的幽州牧,之后在曹操经过幽州地界的时候投了曹操,之后便一直在曹操手下做事,曾经两次因为有很大功劳而被曹操授予封亭侯,两次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真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族子。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其父为曹操招募人马时被州郡所杀,曹操因怜悯曹真少年丧父而待其如亲子一般,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率领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真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族子。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其父为曹操招募人马时被州郡所杀,曹操因怜悯曹真少年丧父而待其如亲子一般,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率领

历史人物 曹操是哪个朝代的人

很多人都以为曹操是三国时代的人,但其实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因为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出现在曹操死后曹丕继位称帝的时候。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官宦集团中的一员,据说是汉相国曹

三国曹仁是怎么死的 曹仁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2010年5月2日,由高希希执导,朱苏进编剧的备受瞩目的《新三国》开播,并获得了2010年“全国收视冠军”、2010年“年度十佳电视剧”第一等奖项。新版三国故事内容仍以《三国演义》为蓝本,故事从黄巾起

三国曹仁是怎么死的 曹仁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2010年5月2日,由高希希执导,朱苏进编剧的备受瞩目的《新三国》开播,并获得了2010年“全国收视冠军”、2010年“年度十佳电视剧”第一等奖项。新版三国故事内容仍以《三国演义》为蓝本,故事从黄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