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 法国大革命前夕人为何都热衷小道消息
Posted 书籍
篇首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欧洲历史 法国大革命前夕人为何都热衷小道消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欧洲历史 法国大革命前夕人为何都热衷小道消息
数据显示,18世纪的法国人对政治读物鲜有关注,反而热衷小道消息,且对这些消息乐此不疲,远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法语读者。此外,哲学启蒙书籍也有不小的销售量,此前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类书籍所涉内容过于晦涩,普通读者难以消化,但此次数据显示,这些图书在当时也有一定数量的受众。 项目负责人、利兹大学历史系教授西蒙·巴洛斯(Simon Burrows)称,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不同思想在欧洲各国间的传播轨迹,为解读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重要参考。巴洛斯发现,18世纪中后期近50万册在欧洲市场上流通的书籍所涉题材繁复多样。“这些数据帮助我们了解法国普通读者在大革命前夕的阅读偏好,并且可以将法国大众的阅读兴趣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法语读者的阅读喜好进行比较。” 巴洛斯称,1769—1794年,法国和瑞士是纳沙泰尔印刷公司最大的两个销售市场,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当时的法国社会颇为保守,法国当地的出版商鲜有出版热点话题的书籍,而位于法国境外的纳沙泰尔印刷公司出版销售的书籍大胆涉及了在当时较为敏感的哲学、宗教、政治、社会等话题。巴洛斯表示,“纳沙泰尔印刷公司秘密销售了大量哲学启蒙书籍,涉及的话题具有现实意义。”相关参考
韩国人为何如此热衷整容? 每当17岁的金海莉望向镜中的自己时,都觉得脸太圆,嘴唇太薄,鼻子也不够挺。后来这些逐一变成美容整形手术清单上的一项又一项——更饱满的嘴唇,更高的脸颊
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人每年都会在大斋节前夕举办盛大狂欢节,人们身着华服、佩戴面具。面具作为意大利特殊的文化符号在18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风靡一时。 美国波士顿大学文化历史学家詹姆斯·约
阿尔伯特·卡恩,法国犹太人,因为南非黄金和宝石矿山成功,成为欧洲富豪。他热衷慈善事业,从1908年开始,他派遣大量摄影师去世界各地,拍摄七万两千多张彩色照片,记录了二十世纪初叶五十多个国家的民众的日常
编者按:说起国旗,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而提及中国的国旗,大家都会想到我们的五星红旗。但要往前追溯,相比欧洲那琳琅满目的各式近代国旗,中国古代除了清代出现的黄龙旗,之前却好像没有国旗的概念。那么
1983年,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宣布,改建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法国卢浮宫。这一年,密特朗政府把这项任务委托给了一位华裔建筑师。然而,消息一公布,立刻引来法国各界民众的强烈反对。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报纸和
科举制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创举,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革命前夕,那些启蒙思想家对的科举推崇备至,因为它打破了贵族对政府的垄断,使所有人都获得了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利。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科举
拿破仑是欧洲史上不可多得的著名将领之一,在位期间被称为「”法国人的皇帝”,是法国历史上继查理三世后第二位得此殊荣的君主。关注|窥探历史成就未来拿破仑有多厉害?拿破仑出生于1769年的科西嘉岛,年幼就到
拿破仑在滑铁卢的最后一战 1815年2月26日,即拿破仑被流放10个月后,在1050名士兵的保护下,拿破仑登上小船逃离厄尔巴岛。当拿破仑潜逃的消息传入维也纳,他已登上法国南部海岸。3月13日,维也纳
虽然现在的蒙古族只是偏安一隅,仿佛憨厚的黄牛一般,但是在历史上,这一民族拥有极其耀眼的时刻,甚至就连统治中原时间最长的汉族,都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境界。而且他们的交战风格极其剽悍,一旦攻城成功,就是惨无人
惶恐的教皇公元752年10月,罗马教皇史蒂芬二世在御座上眉头深锁,自继任以来坏消息就一直接踵而至。伦巴第人在阿伊斯塔夫的带领下对意大利半岛步步蚕食,751年攻陷拉文纳教区后他就再也不忌惮对相同信仰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