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刑前一番话让他名垂青史 起义军领袖王始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临刑前一番话让他名垂青史 起义军领袖王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临刑前一番话让他名垂青史 起义军领袖王始

王始(?—403年),南燕时期山东农民起义军首领。398年,鲜卑贵族慕容德在山东建立南燕政权后,实行残酷统治,横征暴敛,致使民怨四起。南燕建平五年(403年)四月,王始利用宗教形式在莱芜谷聚兵数千人,宣布起义,对抗南燕政权。他自称太平皇帝,称父亲王固为太上皇,哥哥王林为征东将军,弟弟王泰为征西将军,妻子为皇后,同时置署公卿百官,建立起了农民起义政权——太平帝国,也称王始帝国。一时附近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发展到数万人。

燕帝慕容德闻讯后,立即派桂林王慕容镇带兵前去围剿镇压,起义军未经训练,经不起英勇善战的鲜卑铁骑的冲杀,虽奋起反抗,终因力量悬殊而败,王始被俘,与妻子一起在燕都广固(今青州市)慷慨就义。如同昙花一现,王始起事时间短,未形成大的气候,对中国历史走向几乎未构成影响。在笔者看来,王始其所名著于史的事迹不在军事或政治层面,而是在被南燕所擒后,处斩前的一番话。

《晋书·慕容德载记》载,王始“临刑,或问其父及兄弟所在,始答曰:‘太上皇帝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乱兵所害。惟朕一身,独无聊赖。’其妻怒之曰:‘止坐此口,以至于此,奈何复尔!’始曰:‘皇后!自古岂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国邪!’行刑者以刀环筑之,仰视曰:‘崩即崩矣,终不改帝号!’”

“崩即崩矣,终不改帝号!”这话果断、坚决,掷地有声,声震刑场。大概是出于对这种视死如归的顽强斗争精神的钦佩,司马光也不惜笔墨,为王始大书一笔。《资治通鉴·晋纪》与上文类似,“临刑,或问其父及兄弟安在,始曰:‘太上皇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为乱兵所害。’其妻怒之曰:‘君正坐此口,奈何尚尔!’始曰:‘皇后不知,自古岂有不亡之国!朕则崩矣,终不改号!”

王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临刑时,有人问王始,你父亲及兄弟在哪儿,王始说:‘太上皇蒙尘在外,征东、征西将军为乱兵所害,目前只剩朕一人无所依靠。’他的妻子生气地对他说:‘你就是这张嘴惹事,今天才会落到这个地步,现在怎么又来了!’王始对妻子说:‘皇后!自古哪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国啊!’行刑者用刀把击打他,王始仰视行刑者说:‘朕驾崩就驾崩罢了,帝号是绝对不改的!’”

在笔者看来,王始这番话极有力量,也极有远见。其一,是对刽子手的蔑视,面对死亡的大义凛然;其二,表明立场,誓死不认罪,誓死不改帝号;其三,看透了南燕虽然目前猖狂,迟早完蛋!对王始的这番话,慕容德“闻而哂之”(《晋书·慕容德载记》),也就是听了之后嘲笑,大概认为王始精神失常,不知天高地厚。一个自不量力的农民,过了把皇帝瘾,临死前由他说吧。

事实上,王始不过是缺少武装力量,或力量不够强大而已。慕容德笑得太早了,他大概没料到,王始事件仅过了七年后,也就是410年,东晋大将刘裕攻破燕都,夷平广固城,将南燕上层人物一网打尽。南燕末主慕容超被绑赴刑场,引颈受戮,王公贵族以下三千人全部斩首,一万余名家属尽没为奴婢。南燕灰飞烟灭,最后也落得和王始帝国同样的下场,这真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王始的名气远远赶不上陈胜、李自成、洪秀全,他的故事也只是浩翰史籍中的一小段记载,但他临刑前的那番非常硬气、骨气、霸气的话,却永远闪亮在青史中。

相关参考

农民起义军首领王始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403年,泰山人王始以宣传宗教的名义在老家泰山莱芜谷聚集了上千人,他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自己当皇帝。  这数千人在王始的领导下暴乱起义,王始有了大家的拥护则自称太平皇帝,他不满足于自己的平民

历史人物 农民起义军首领王始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403年,泰山人王始以宣传宗教的名义在老家泰山莱芜谷聚集了上千人,他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自己当皇帝。  这数千人在王始的领导下暴乱起义,王始有了大家的拥护则自称太平皇帝,他不满足于自己的平民

晋朝历史 太平皇帝王始(十六国)

  王始莱芜人。农民起义军首领。公元403年(南燕建平四年),鲜卑贵族在山东建立南燕政权后,实行残酷统治,王始利用宗教形式在莱芜谷聚兵数千人,宣布起义。他自称太平皇帝,同时置署公卿百官,建立农民起义政

历史人物 晋朝人物王始简介

晋朝人物中文名:王始国籍:中国出生地:莱芜逝世日期:403(历史lishixinzhi.com)王始人物生平南燕建平四年(403年),王始在泰山(今山东省境内)聚众起义,自称太平皇帝,称他父亲为太上皇

晚清一位起义女首领,大骂慈禧是狗奴才,临刑前被剥光了衣服

晚清的中国,是风雨飘摇的年代。在慈禧懦弱的统治下,中国有大片的土地被列强割走。因此当时涌现出多股起义力量,慈禧对待这些民间力量的态度与对待洋人截然相反。她命令各级官员,对待反抗人士一律杀之。曾经有个女

只为了替儿子报仇 她是二千年前的起义领袖

如今一谈中国历史上的起义,上古时期,只知陈胜吴广、绿林赤眉,或者张角黄巾等等。坦率地说,我很难对“农民起义”产生好感。这是历史的一种无奈选择,而并非最佳选择。在整个王朝已在没落之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大

历史军事 她是二千年前的起义领袖 只为了替儿子报仇

如今一谈中国历史上的起义,上古时期,只知陈胜吴广、绿林赤眉,或者张角黄巾等等。坦率地说,我很难对“农民起义”产生好感。这是历史的一种无奈选择,而并非最佳选择。在整个王朝已在没落之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大

“恨不抗日死 吉鸿昌临刑前名言

1934年,北京刑场上,一代抗日名将、共产党人吉鸿昌以树枝作笔,大地为纸,疾书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气贯长虹。吉鸿昌于1895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一个贫苦农

犯人临刑前吃酱肘子一包大饼一斤

本文原载于2005年11月17日《北京日报》,作者李江树,原题《风雨菜市口》。清朝菜市口旧照菜市口在古都的历史上,是一个特别值得留下一笔的所在,不仅因为「”六君子”曾在这里舍生取义,还因为它的周边,积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和陈友谅之间的比较

...1320年,卒于1363年,共享年44岁,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并且建立了大汉政权。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陈友谅在一个渔家出生,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陈友谅小时候读过书,所以在文学方面也略知一二,后来陈友谅在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