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天子岗钟相举义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天子岗钟相举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天子岗钟相举义

天子岗钟相举义

汴京沦陷后,南宋政权推行的仍然是对内镇压、对外妥协的政策,这就使金兵得以从容占领中原的广大地区,进而侵犯长江以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分两路渡江南侵,东路攻入浙江,西路直取江西,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十室九空。溃散的南宋官兵趁火打劫。富庶的江南城乡断垣残壁,满目荒凉。

宋高宗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军费开支,满足奢侈生活的需求,还不断地增加赋税。南迁的官僚地主,仗着手中的权势,兼并土地。农民无法生存,有的卖儿鬻女,有的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农民的起义队伍,遍及江南各地。其中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有着光辉战绩的,是钟相、杨幺(yāo)领导的荆湖人民起义军。

早在北宋末年,钟相便在他的家乡鼎州武陵(湖南常德)一带以传教作掩护,秘密组织和发动群众,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高宗登位的那一年,金兵围攻开封,钟相便组织了一支300人的队伍,号称“忠义民兵”,由其子钟子昂带领,北上“勤王”。队伍还未到前线,汴京已经失陷。后来高宗下令遣散各路义军,钟子昂率部回到家乡,后来成了起义的骨干力量。

建炎四年初,金兵的西路军蹂躏江西各郡后,又向湖南一带进犯,潭州(长沙)、鼎州、澧州(湖南澧县)的安全受到威胁。这时,匪首孔彦舟(原系山东宋军一名武官)趁机抢掠居民,烧毁庐舍。荆南守将唐悫(què)不战而逃,孔彦舟得以长驱直入,从荆南府渡江南下,攻占澧州,威胁鼎州。

在这危难关头,钟相高举武装自卫的大旗,于二月在鼎州武陵的天子岗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大楚政权,自称楚王,年号天载。他对参加起义的农民说:“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表达了广大农民群众反对剥削和压迫的强烈愿望。

起义军按照钟相传教时弟子对首领的礼仪,称他“老爷”,参加起义叫做“拜爷”,相互之间则称“爷儿”。把攻城略地、焚烧官府、处死恶霸叫做“行法”,把没收官僚地主、土豪劣绅的财产和夺回被强占的田地房屋分给贫苦农民叫做“均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义旗一举,洞庭湖和湘江一带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队伍很快壮大到1万余人。

钟相起义引起南宋朝廷的恐慌,以孔彦舟任荆湖南北路捉杀使,领兵围剿。这支号称10万人的土匪武装,根本不能作战,很快就被义军打败。

孔彦舟无奈,利用义军被俘中的败类,令他们扮成前去“拜爷”的贫苦农民。钟相因屡次打败官军,滋长了轻敌思想,只注重扩大势力,没有防备敌人乘机混入,让孔彦舟阴谋得逞,这伙叛徒顺利地在起义军内部潜伏。三月二十六日深夜,起义军寨内一片寂静,将士们已进入梦乡。孔彦舟这时率领数倍于义军的兵力,乘竹筏悄悄渡过沅江,向起义军发动突然袭击。他们突破守卫寨门的岗哨,冲进义军的大营。潜伏在营内的叛徒立即响应。起义军内外受敌,死伤惨重。

钟相收集残部突围,向山区转移。边战边撤,又有许多将士壮烈牺牲。钟相和妻尹氏、长子钟子昂逃入深山后被俘,在押赴潭州途中被官军杀害。幼子钟子义由白德保掩护送往龙阳(今湖南汉寿)杨幺驻地安置。

钟相死后,官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反扑。原来被义军占领的一些县城,又相继落入了官军手中。就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刻,不屈的湖湘人民推举钟相的部将杨幺、雷德进为义军领袖,继续领导农民战斗,打退了南宋军队的猖狂进攻,掀起了斗争的又一次高潮。

杨幺本名杨太,原是一位青年农民,当地人称排行最小的兄弟为“老幺”,因此,人们便亲切地叫他杨幺。他团结杨广、周伦、夏诚等起义领袖,在洞庭湖四周建立起几十个水陆栅寨,制造了数丈高的战船。农民军依靠集体智慧,创造新型车船,用人力踏车,进退快速,大船可坐1000人,小船三五十人不等。官船都无法靠近洞庭湖。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四月,杨幺重新建立了农民政权,拥立钟子义为太子,自称“大圣天王”。此后,义军发展迅速,声势日益浩大,很快占领了北至公安(今湖北公安),西达鼎、澧,南抵潭州的广大地区。

南宋朝廷见义军声势日盛,除孔彦舟外,又先后派遣李纲、程昌寓、王燮等人率军围剿,因士气低落,屡战屡败。

一天清晨,王燮命部将率领一支水军和程昌寓配合,分四批从鼎州沿沅江而下,企图攻破义军的总寨。杨幺得到情报后,立即做了周密的迎战准备。

敌军先从德山大溪口向高癞子寨发动攻击。高癞子率部抵抗一阵子后诈败,敌军不知底细,以为义军势单力薄,不堪一击,继续向前推进,到龙阳时,又攻破了杨钦大寨。杨钦率部厮杀一阵佯败,宋军又攻下了全琮寨。这时,宋军准备集中兵力最后夺取龙阳北岸的杨幺大营。当逼近大营时,才知上了大当。原来起义军早已转移到鼎口下游50里外的酉港(今湖南汉寿县东北约70里处)去了。经过几番折腾,官军疲惫不堪,再也不敢贸然前进。这时,先锋水军统制覃敌以及前军统领杜湛、石世达等人的部队,分别停驻鼎口、风金口待命,王燮和程昌寓率领的中军在下江立帐,准备伺机而动。

杨幺一面以少数兵力同敌军周旋,一面抽调精锐部队从酉港顺流而下,设伏于洞庭湖阳武口附近。后得知敌船不适合在湖中作战时,便采取了“引蛇出洞”的策略,派出八艘战船,不竖旗帜,不露刀矛,伏兵舱内,顺流而下。

据守下游的崔增、吴全宋军,等得心烦意乱,忽见上游有船直下,便命水兵起锚,从石牌入湖,径直驶入阳武口湖面。当时湖面寂然无声,来船呼之不应,崔、吴以为义军被官军击溃逃散,便命令士兵将船拖走。刚一靠近,只听一声呐喊,战鼓齐鸣,埋伏在舱内的义军一跃而起,有的同敌军厮杀,有的踏动车轮对着敌船冲撞。埋伏在周围的义军也从四面八方冲杀出来,利箭、石块、尖木,一齐向敌船倾泻。不到一天时间,官军大小战船数百艘全部沉没,损失兵将1万余人。

这时,留守王燮大营的鼎州水军统制覃敌还坐在帐前等候胜利的消息,突然一队人马穿着红锦青绫战袍,打着锣鼓,吹着横笛,从北岸来到鼎口东岸,声称前线送来军报。覃敌以为军队打了胜仗,十分高兴,急命卫士呈上。展开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起义军的辉煌战绩。他恼羞成怒,传令追赶,义军早已扬长而去。

金人扶植的伪齐政权,听说杨幺打败了官军,便派遣使者带着厚礼诱降。杨幺大怒,斩了来使,表明不与伪齐政权合作的坚定立场。

宋高宗见王燮等人损兵折将,又于绍兴五年五月,命张浚、岳飞等率兵进剿。他们采用“剿抚并行”的卑劣手段,一方面重兵围攻,一方面分化瓦解。他们特意利用生产季节出兵,毁坏庄稼,造成农民军粮食困难。最后由于叛徒的指点,杨幺的总寨终被官军攻破。

杨幺战败被俘,押到岳飞军前。他威武不屈,英勇就义。

钟相、杨幺领导的荆湖农民起义,先后经过六年时间,虽然失败了,却给南宋王朝以沉重的打击。

相关参考

209 钟相杨么起义

南宋王朝一面对金朝屈辱求和,一面加紧对人民剥削,加重税捐,使老百姓遭到重重灾难。公元1130年,金兵攻占了潭州,抢掠了一阵走了。接着,有一个被金兵打败的宋朝团练使孔彦舟,带着一批败兵残卒在那里趁火打劫

钟相杨么起义的故事

  南宋王朝一面对金朝屈辱求和,一面加紧对人民剥削,加重税捐,使老百姓遭到重重灾难。公元1130年,金兵攻占了潭州,抢掠了一阵走了。接着,有一个被金兵打败的宋朝团练使孔彦舟,带着一批败兵残卒在那里趁火

历史秘闻 钟相杨么起义的故事

  南宋王朝一面对金朝屈辱求和,一面加紧对人民剥削,加重税捐,使老百姓遭到重重灾难。公元1130年,金兵攻占了潭州,抢掠了一阵走了。接着,有一个被金兵打败的宋朝团练使孔彦舟,带着一批败兵残卒在那里趁火

宋朝 宋代·高宗继位

高宗继位靖康二年(1127)三月,金军攻入汴京,俘宋徽宗、钦宗二帝。张邦昌被金朝册立为帝,国号大楚,拟都城于金陵。外统制官吴草耻于屈节异姓,乃率官吏数百人,欲诛杀张邦昌,焚毁其家,谋举义于金水门外,被

宋朝 宋代·陆耕水战

陆耕水战绍兴二年(1132)钟相被害后,杨幺继续领导起义军英勇战斗,逐步巩固、发展了起义队伍。绍兴三年杨幺自号“大圣天王”,控制了东至岳州、西至鼎州、澧州、南至潭州、北至荆南府幅员数千里的地方。起义军

南宋起义首领钟相简介 钟相是怎么死的?

  钟相是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南宋初年在洞庭湖一带活动,原本是鼎州武陵人。  其实钟相早在北宋末年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很有想法的一面。他在自己的家乡,利用宗教活动来吸引和组织群众,倡导&ldquo

历史人物 南宋起义首领钟相简介 钟相是怎么死的

  钟相是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南宋初年在洞庭湖一带活动,原本是鼎州武陵人。  其实钟相早在北宋末年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很有想法的一面。他在自己的家乡,利用宗教活动来吸引和组织群众,倡导“法分贵贱贫

历史人物 南宋义军首领杨幺简介

宋朝人物杨幺主要事迹南宋建炎四年(1130)二月,从钟相起义,因其在义军诸首领中年龄最幼,土语谓幼为幺,故呼杨幺。三月,钟相牺牲。杨幺联络龙阳之夏诚、杨钦、杨广及慈利陈寓信、松滋李合戎、澧阳英宣等数十

钟相为什么选择起义?钟相的起义又为什么会失败?

  农民起义运动,通常来说指的是失去土地的农民,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反抗既成政府和建制的活动。这种起义活动的爆发,通常是因为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的矛盾,激烈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农民起义

历史百科 左右江举义

广西南宁以西的邕江分为南北两流,西北通向百色的叫右江,西南通往龙州的叫左江,左、右两流之间的地带称为左右江地区。地界桂、滇、黔三省交界和中越边境。大革命时期,韦拔群在左江地区的东兰、风山两县建立了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