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南宋宁宗赵扩皇后杨氏

Posted 皇后

篇首语:愿所行皆坦途,愿所求皆如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南宋宁宗赵扩皇后杨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南宋宁宗赵扩皇后杨氏

宁宗赵扩皇后杨氏


杨皇后,原为宁宗的贵妃。韩皇后一死,后位之争就开始了。朝臣中要求立后的议论渐渐多起来。那时宁宗身边的妃嫔中杨贵妃与曹美人最受宠爱。杨贵妃为人性情机敏,又好涉猎书史,富于学识,不似凡庸女子。曹美人与杨妃迥然不同,她性情柔弱似水,平平无奇。表面上看,二人各有立后的希望,不分轩轾,实际上宁宗早就意有所属。
当朝的权臣韩侂胃却另有打算。他惯以定策元勋自居,又身居两重外戚,因此韩家四夫人常常出入宫禁,依恃韩侂胄的权势,自高自大,与妃嫔们并坐并起,不讲礼数。杨妃心高气傲,早就看不过眼,不免形诸词色,曹美人却一向和颜相待,不折韩家夫人的面子。故而四夫人一味撺掇韩侂胄请立曹美人,宁宗权衡再三,不肯答应韩侂胄的请求。
立后的风声却已泄露出去。杨妃工于心计,外示安闲,与曹美人称长道短,情逾姊妹,寻个时机干脆将事情与曹美人挑明了。两人约定各设酒宴,邀请皇上临幸,以决胜负。只是设宴有早有晚,不能同时,杨贵妃故意谦让曹美人在先,自愿居后。曹美人不知是个圈套,心中暗自高兴,假意推让一番,便依约行事。届期,曹美人命御厨整备精致的肴馔,自己又精心梳妆打扮了一番,一早便亲往皇帝的寝殿邀请宁宗光临,宁宗含笑允准。日暮时分,曹美人恭恭敬敬地将宁宗接入自己宫中,两人举杯对饮,正要启齿谈及正题,忽接宫人禀报: 贵妃娘娘前来迎驾。宁宗为了表示自己不厚此薄彼,便起身前往。曹美人虽想阻拦,奈无杨妃的伶牙俐齿,反被杨妃抢白得无话可说,宁宗便与杨妃登辇而去。到了杨妃宫中,她放出一番狐媚手段,殷勤劝酒。宁宗不胜酒力,不一会儿便喝得龙颜泛赤,王山半颓。杨妃百般体贴,拥起宁宗,扶入寝室休息。借着和宁宗的亲热劲儿趁机提出立后,宁宗一口应允,旁边宫娥奉上早已准备好的文房四宝,宁宗随手写道: “贵妃杨氏可立为皇后。” 杨妃又担心权臣韩侂胄反对,甚至封诏驳还皇帝的御笔,便要宁宗照样再写一纸,以防万一。宁宗醉眼惺忪,也不多想,即另书一纸。心愿既遂,杨贵妃登时心花怒放,一面春风满面地谢恩,一面服侍皇帝安寝。随后,派遣心腹内侍星夜将御笔送给哥哥杨次山。
翌日清晨,百官刚刚入朝,就看见外戚杨次山匆匆登上金殿,从袖中取出御笔,宣布册立杨贵妃为皇后,大臣们都没有异议。另一份御笔按常例发出,等到韩侂胄得知,木已成舟,只好遵旨,听任百官筹办册后大典了。两人交手的第一回合,杨妃便大获全胜,难怪后来韩侂胄栽在这个女人手上了。
杨皇后出身微贱,母亲张氏擅长音乐,她后来随母亲张氏加入了德寿宫乐部。她的姓氏如何,谁也不甚清楚,杨姓可能是她冒用的姓氏,她的出生地也是众说纷纭,皇后自己说她是会稽人。
杨皇后入宫的时候,作了宫中的杂剧孩儿。别看她年龄尚小,但秀外慧中,绝顶聪明,有天赋的音乐才能,闻声即悟,按节能歌。又生性好学,闲暇则请人教书识字,浏览书史。她人长得机灵,善于迎合太后,尤其是一副袅袅婷婷的身材,更是冠绝后宫。后来母亲张氏因病还乡,杨皇后留在宫中,被分派侍候吴太后,很得太后的怜爱,有些宫女便心中难平。有一次吴太后正在沐浴,那些宫女撺掇她穿戴太后的衣冠,乘机大肆诋毁。太后哈哈一笑,不以为意,说:“你们这些人不要小觑了她,总有一天她会穿上皇后的凤冠霞帔的!”
那时宁宗常往太后宫中侍宴,见了杨后,常常目不转睛。吴太后心中了然,宫中的宦官趁机进言说: “娘娘尚未见玄孙,观杨氏面相,命中合该有子。” 吴太后便将她赐给宁宗。
杨后容颜过人,又善承意旨,所以大得宁宗宠爱,先封婕妤,又封贵妃,不次超升,至此立为皇后。杨皇后既为中宫之主,非常感戴吴太后的栽培之恩。她的寝宫的墙壁上,贴有吴太后的同宗姓名,平日常问起: 这人有否差遣,那人有否安排?以示饮水思源。养母张氏早死,无法沐浴皇恩,只好大起山陵,据说张氏坟墓,“天造地设,若神龙昂首” 。
杨皇后争强好胜,但却出身微贱,常以此为耻。早在册为贵妃时,即与家人明里断绝来往,但在暗中常馈送家人财物。后来索性派心腹宦官在朝臣中寻得一个会稽人名唤杨次山的认为胞兄。宁宗召见时,杨次山声泪俱下,又举了许多例子加以证明。宁宗信以为真,马上将杨次山补官。知情人都说出自杨后的安排。
杨次山的手下有一个叫王梦龙的,侦知韩侂胄曾有意劝立曹美人为后,报告了杨皇后,从此她耿耿于怀,一直想伺机报仇。
时机终于来了。开禧三年(1207),韩侂胄首倡的北伐连连败北,与金军的求和谈判也因金人坚持要罪首谋而不果,韩侂胄于是再起用兵之心。当时朝中形势已有变化,敌对势力趁机大肆攻击,反对再战。杨皇后早就有心寻机诛杀韩侂胄, 就指使荣王赵暗地弹劾韩侂胄。赵不是宁宗的亲子。庆元四年,宁宗因皇子兖王夭折,后宫又不生育,故听从宰相京镗的提议,挑选了太祖的十一世孙赵与愿,抚养在宫中, 并赐名赵。 此时已封为皇子, 晋封为荣王, 年方16岁。杨氏身为母后,又擅长权术,少年荣王自然唯其命是听。
荣王奉了母后的命令, 便俟宁宗退朝时, 向父皇进言说: “韩侂胄身当国家大任,执迷不悟,再次燃起战火,势必危害国家,希父皇明鉴,速行罢免。”宁宗听了很不高兴,厉声斥责说: “黄毛孺子,岂能与闻国事?”杨后见荣王进言没有奏效,只好亲自出马,极力陈情,宁宗虽然固执己见,口气却是软了许多。杨皇后说: “韩侂胄的罪戾,宫廷内外,有谁不晓?不过惮于他的权势,不敢明言罢了,陛下怎么至今还被蒙在鼓里呢!” 宁宗还是犹豫: “事情尚未明了,不宜遽下结论,且待朕安排查明,再议不迟。”朝中尽是韩侂胄的走狗奸党,贸然行事,自会打草惊蛇。杨后自忖此着难以奏效,赶紧进言: “陛下身居九重之内,怎能查清详情,我看此事非托付可靠的皇亲不可!”宁宗心中尚不以为然,事已至此,只得由着皇后安排。
杨皇后于是召来其兄杨次山,秘嘱他在朝臣中交结外援。荣王的师傅礼部侍郎史弥远与韩侂胄有宿怨,欣然奉命。杨次山又联合韩侂胄的仇敌参知政事钱象祖、礼部尚书卫泾,著作郎王居安、前右司郎官张鎡等人积极准备发难。
开禧三年(1027)十一月三日,韩侂胄早朝路上,在六部桥侧,被史弥远的伏兵强行逮捕,押至玉津园。正焦心等待的钱象祖立刻上奏宁宗,宁宗料知韩侂胄凶多吉少,有些于心不忍,急下手谕要殿前司追回太师。杨皇后手拿御旨痛哭失声,对宁宗说: “韩侂胄无礼,竟要废黜我们母子,又枉杀两国百万生灵,陛下欲要追回他,我请先死!” 宁宗也不禁潸然泪下,只好改变主意。权势显赫的韩侂胄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栽在一个妇人之手。
杨皇后计杀韩侂胄之后, 皇子也入主东宫, 成为正式的储君,之后又改名为赵洵。史弥远更是一再擢升,渐渐执掌了朝廷大权。嘉定十三年(1220)八月,皇太子赵洵夭亡。后宫仍无生育,宁宗只得再行挑选皇嗣,将宗室之子贵和养在宫中,立为皇子,并赐名赵竑。
史弥远出入后宫,宫廷内外议论纷纷。有人作诗讽刺他,其中有 “夜驾老蟾嫔月母”之句,此公更在自己大作下面加注说: 史弥远与杨皇后相表里,与唐中宗韦皇后宠爱武三思相类。还有诗说 “往来与月为俦侣(伴侣),舒卷和边天蔽蒙” 。
史弥远本是奸佞小人,靠着走杨皇后的门路,扶摇直上,一再越级升迁。从嘉定元年(1208)始,独擅相权多年。朝无正直之士,尽是狐朋狗党。皇子竑对杨皇后和史弥远深恶痛绝,史弥远对此有所觉察,便出重金选购一位善于鼓琴的美女安插在皇子竑的身边,作为眼线。赵竑很爱鼓琴,因此这位美人深得他宠爱,在她面前,也从不掩饰对杨皇后和史弥远的不满,曾将杨皇后与史弥远的丑事写在书案上,扬言一旦得志,即将史弥远流放八千里之外。消息传到史弥远耳中,他于是起了废立之心,想用另一个宗室子弟贵诚取而代之。
原来,皇子赵竑是宁宗为弟弟沂靖惠王挑选的继嗣。贵和成为皇子后,沂靖惠王一支又需另外择人了。史弥远与皇子竑关系不好,便假借替沂王觅嗣,在宗室中寻找和自己关系好的人,以备将来顶替皇子竑,便选中了贵诚。贵诚入宫的时候,年方17岁,凝重寡言,洁身好学,深得朝野的好评。史弥远又派大臣郑清之悉心教导,贵诚学识渐长,连宁宗也对他刮目相看。史弥远更是天天在宁宗面前诉说皇子竑的坏话,称赞贵诚的优点,希望宁宗改立贵诚为皇子,但宁宗却不表态。
嘉定十七年(1223)八月二十七日,宁宗病重,史弥远于是假传诏旨,宣召贵诚入宫,并改名为昀,封为成国公。这件事做得极为秘密,连杨皇后也被蒙在鼓中。5天以后,宁宗驾崩,史弥远即派杨皇后的侄子杨谷、杨石告诉了杨后废立的事。杨后虽然不喜欢皇子竑,但他是宁宗册立,自己无权更动,摇头不应,说: “皇子竑是先帝亲自册立,怎敢擅自变动?” 杨氏兄弟反复劝说,一夜之间往返于杨皇后和史弥远之间7次,说得口干舌燥,杨皇后执意不肯。最后,杨谷哭劝说: “朝廷内外,军民一心,拥戴成国公(赵昀),如不即行策立,定会生出事变,杨氏一族将无噍类了。” 杨后沉默了许久,才无可奈何地问道: “赵昀在哪里?” 看到皇后态度终于有了转变,杨谷即兴冲冲地通报史弥远去了。按照史弥远的刻意安排,当晚皇子赵昀由宫中的快足宣进宫中。杨后见了赵昀,扶着他的背说: “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儿子了。” 随后才派人召来皇子竑。百官已静候朝堂之上,杨皇后于是假托宁宗的旨意废掉济王赵竑,立赵昀为新皇帝,是为理宗。杨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与皇帝一起临朝听政。
理宗即位时,已年满20岁,杨太后则是年逾花甲老人了。杨后自垂帘听政以后,许多朝臣常常说起本朝代有圣明的母后,言外之意无非阿谀杨后。太后侄子杨石不以为然,他说: “事情岂能一概而论?从前仁宗、英宗、哲宗继位,或是年龄尚小,或是亲手抚养,对国家军政大事尚未谙熟,因之母后临朝听政,尚为适宜。现今皇上熟知民事,天下人心悦诚服,即使母子天性相通,如不即早归政,恐怕会给小人离间之机。” 杨石忧心忡忡,不久又秘密上疏陈述真宗刘皇后、仁宗曹皇后、英宗高皇后临朝听政的缘由,同时兼及两汉、唐朝母后临朝称制的得失,言词恳切。杨后一见,犹如醍醐灌顶,蓦然醒悟,下令朝臣选择吉日,撤帘归政。
宝庆元年(1225)四月初七日,皇太后亲手书就懿旨一封,宣布说: “我年老多病,志在安闲,嗣君可自行上殿听政,今后便撤帘。”
杨太后此举,赢得不少大臣称颂,有的大臣上奏说: “臣拜读太后还政的御札,不胜欣喜。前代母后勉强不能为之事,太后却能当机立断,急流勇退,一点也不为难,堪称千秋万代母后垂帘的楷模。”后妃临朝,接踵而来的常是外戚干政,往往会败坏朝政,杨太后不贪权、急流勇退,可谓晚节流芳了。
罢政之后,杨后不再染指政事,平静地度过了8年的宫廷生活。理宗宝庆五年(1232)十二月,已过古稀之年的杨太后病逝。谥为恭圣仁烈皇太后。

相关参考

南宋宁宗赵扩的皇后恭淑皇后韩氏简介

恭淑皇后韩氏(?-1200年),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的皇后,为宁宗时期权臣韩侂胄的族人,父韩同卿升扬州观察使,母庄氏封安国夫人。淳熙十二年(1185年)八月嫁给赵扩,封新安郡夫人,

南宋宁宗赵扩的皇后恭淑皇后韩氏简介

恭淑皇后韩氏(?-1200年),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的皇后,为宁宗时期权臣韩侂胄的族人,父韩同卿升扬州观察使,母庄氏封安国夫人。淳熙十二年(1185年)八月嫁给赵扩,封新安郡夫人,

宋朝 宋宁宗赵扩皇后·韩氏

韩氏宋宁宗赵扩皇后□□档案:姓名:韩氏生卒年:?~1200年籍贯:相州(今河南安阳)婚配:宋宁宗赵扩封号:皇后谥号:恭淑恭淑皇后韩氏,南宋宁宗皇后,相州(今河南安阳)人。韩皇后出身名门,韩侂胄(宋宁宗

宋朝 宋宁宗赵扩皇后·杨桂枝

杨桂枝宋宁宗赵扩皇后□□档案:姓名:杨桂枝生卒年:1162~1232年籍贯:会稽山阴婚配:宋宁宗赵扩封号:皇后谥号:恭圣仁烈恭圣仁烈皇后,原名杨桂枝,南宋宁宗皇后。《宋史》、《历代妇女著作考》、《绍兴

历史人物 宋宁宗赵扩简介 南宋宋宁宗与韩侂胄北伐 宋宁宗皇后是谁

  中文名:赵扩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恭王府邸  出生日期:1168年11月18日  逝世日期:1224年9月18日  朝代:宋朝  职业:宋朝皇帝  主要成就:恢复理学的地位  庙

历史人物 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的皇后恭淑皇后简介

宋朝人物本名:恭淑皇后别称:韩皇后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1200年(历史lishixinzhi.com)葬地:永茂陵恭淑皇后人物生平宋宁宗恭淑皇后韩氏,相州(今河南安阳)

宋宁宗恭圣仁烈皇后简介 宋宁宗赵扩皇后杨桂枝简介

恭圣皇后杨桂枝(1162年-1232年),宋宁宗赵扩第二任皇后,年少时,杨氏因美貌出众,入宫做了宫中的演戏女伶,她忘记了本来的姓氏,说是会稽人。庆元元年(1195年)三月成为赵扩的妃嫔,时年三十四岁,封平乐郡夫人。三年后进...

宋宁宗赵扩是怎样的皇帝?宋宁宗赵扩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宋宁宗赵扩是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光宗和李皇后所生的第二子。乾道四年十月十九日(1168年11月19日),出生于恭王府邸,属相鼠。传说宁宗的母亲李皇后梦见一个大太阳坠落到庭院里,

宋宁宗赵扩是怎样的皇帝?宋宁宗赵扩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宋宁宗赵扩是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光宗和李皇后所生的第二子。乾道四年十月十九日(1168年11月19日),出生于恭王府邸,属相鼠。传说宁宗的母亲李皇后梦见一个大太阳坠落到庭院里,

历史人物 赵扩简介

宋宁宗赵扩简介宁宗赵扩是南宋第四位皇帝,生于乾道四年(1168)十一月九日。他的父亲光宗,在即位的第二年,不幸患上了精神疾病,无法理政,南宋一时间面临极大的统治危机。统治集团不得不抛弃光宗,另立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