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宋代·定川砦之战

Posted 潼关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 宋代·定川砦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 宋代·定川砦之战

定川砦之战

宗仁宗庆历元年年底,为了加强对宋夏边境的防务能力,将陕西分为鄜延、怀庆、泾原、秦凤四路,驻兵共20余万人,以对抗西夏军队的侵掠。宋廷尽管经过重新部署,但仍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庆历二年,西夏帝元昊经过一番策划,认为宋廷精兵都驻扎在沿边地区,关中的兵力一定空虚,计划乘虚而入,东阻潼关,隔断西川,一举夺取关中。这年九月,元昊率夏军兵分两路,迂回合攻镇戎军。渭州知州王沿派遣泾原副都部署葛怀敏率军迎敌。葛怀敏率宋军万余人行至定川砦,陷入夏军的包围之中。定川绝水,不能持久坚守,葛怀敏组织多次突围,均告失败,只好率军与夏军死战,葛怀敏等10多个将领英勇战死,9000多士兵阵亡。夏军乘机在渭州及沿边一带大肆掠夺,幅员六七百里之内,均受严重破坏,陕西大震。

元昊率夏军企图东进,在潘原遭到宋军的打击,损击惨重,军威顿挫。同时,元昊又听说范仲淹派大军来增援,害怕宋军断其归路,不得已率夏军退回夏境,他占领关中的计划才未能得逞。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宋朝无法接受的失败

对于历史上的“定川寨之战”,它是宋仁宗时期爆发的宋夏战争中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那么定川寨之战简介是怎样的呢?  谋臣李元昊首先关于“定川寨之战”,它主要发生于北宋庆历二年,也就是在104

历史军事 宋朝无法接受的一场失败

对于历史上的“定川寨之战”,它是宋仁宗时期爆发的宋夏战争中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那么定川寨之战简介是怎样的呢?  谋臣李元昊首先关于“定川寨之战”,它主要发生于北宋庆历二年,也就是在104

历史军事 庆历和议与三川口定川寨之战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宝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政府,

宋朝 宋代·嘉定之战

嘉定之战宋宁宗嘉定年间,蒙军誓师伐金,并攻克中都,金迁都开封。金朝衰弱的现实,使南宋根据真德秀的奏议,决定不再向金贡纳岁币。嘉定十年(1217),金欲攻南宋以扩大疆土,来弥补被蒙古侵占的地域,四月即以

宋朝 宋代·富平之战

富平之战建炎四年(1130)夏,宋廷因金军主力兀术部停留在两淮,令张浚在陕西发动攻势,以牵制金军。张浚受命后积极在西北战场进行军事部署,令诸路宋军分道进兵关中,收复不少城镇。陕西金军娄室部兵力不足,急

宋朝 宋代·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之战宋理宗淳祐年间,蒙军攻入四川,占领成都、汉州,进扰川东,形势十分危急。淳祐二年(1242),南宋派兵部侍郎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全面负责四川防务。余玠采纳冉琎、冉璞的建议,于钓鱼山

宋朝 宋代·好水川之战

好水川之战宋仁宗时期,西夏逐渐强大起来,对宋发动了一系列的掠夺战争。宋仁宗对此十分恼火,令韩琦为陕西都转运使,范仲淹为陕西安抚副使,共同负责对西夏的事务。范仲淹对沿边军事堡砦作了一些调整,改革了一些弊

宋朝 宋代·黄天荡之战

黄天荡之战建炎三年(1129)冬,完颜宗弼(兀术)率金军渡江,径趋临安府、明州等地,宋高宗乘海船逃向温州沿海,金军于四年春满载抢掠的物品,沿运河北撤。金军北撤之时,原来从镇江退到江阴、华亭、秀州一带的

宋朝 宋代·永乐城之战

永乐城之战神宗元丰四年(1081),种谔率宋军进攻西夏,攻占银、夏、宥3州,未留兵防守。沈括知延州,建议筑永乐城,神宗令徐禧主管其事。徐禧建议在银州东南筑永乐城,为银州治所,以谋占夺西夏横山地区,进逼

宋朝 宋代·枣阳凯歌

枣阳凯歌嘉定十二年(1219)金兵南侵时,完颜讹可率中路军主力一路顺畅,长驱直入围攻枣阳城,与宋军进行了激烈的攻城与守城之战。宋将孟宗政用袋子装上糠和沙,掩护城楼战棚,准备了大批水瓮装满水,以防金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