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总统包里有核按钮吗?可决定摧毁莫斯科或平壤

Posted 总统

篇首语:我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该学习如何做个小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美总统包里有核按钮吗?可决定摧毁莫斯科或平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总统包里有核按钮吗?可决定摧毁莫斯科或平壤

绰号“橄榄球”的黑色提包是美国总统出行时的必备之物。但和文艺作品描绘的不同,它并未包含足以毁灭世界的“核按钮”,而是更接近公文包的本来用途。

它是皇冠和权杖的现代等价物,是最高权力的象征。由于和美国总统形影不离,这个看似无伤大雅的提包,总被电影和小说吹捧为终极权力的象征,是毁灭世界的末日机器。

神秘的“核皮箱”

该公文包内部有坚固的金属框,表面包裹着黑色皮革。它的官方称谓是“总统的应急书包”,不过相比之下,“橄榄球”这个别名被使用得更多。近日,一个刚刚退出现役的、绝密资料已被清空的“橄榄球”入驻史密森尼美国历史博物馆。以此为契机,该博物馆官方刊物《史密森尼杂志》载文介绍了“橄榄球”的历史沿革和与之有关的逸闻趣事。

与公众的印象不同,“橄榄球”里并不存在用以激活核武器的红色按钮。它的主要功能是确认总统的身份,确保他随时与五角大楼沟通。后者的国家军事指挥中心负责监督全球核威胁,能够在瞬间下达攻击指令。“橄榄球”还为总司令提供了简洁的核打击选项清单——例如,让他决定是否一举消灭美国的所有敌人,还是仅限于摧毁莫斯科或平壤。

“橄榄球”的历史可以回溯到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私下里,约翰·肯尼迪认为,核武器“只有恐吓作用”。他还认为,“允许坐在世界两端的两个男人决定是否终结人类文明,简直是疯狂之举。”由于对“恐怖平衡”(确保相互毁灭以达到相互制约)的学说深感不安,肯尼迪下令把核武器“锁上”,并要求对“全活着抑或全死掉”的核战计划提供备选方案。

解密的政府内部档案表达了这样的担忧,从而催生了将“橄榄球”作为身份验证系统的创意。隐藏在其背后的是一系列令总统恐惧但不易回答的问题:“为发动一场核打击,我该对联合作战室(国家军事指挥中心的前身)说什么?”“收到我的指令的人如何验证它?”

据约翰逊时代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回忆,“橄榄球”得名于一份早期的核战计划,后者代号“踢反弹球”(“踢反弹球”是橄榄球用语,因此需要一个“橄榄球”才能付诸实施)。1963年以来,“橄榄球”已成为总统外出时的必备道具,甚至在1988年5月的红场也被拍到过。当时,里根正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有趣的是,里根的对手、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同样有一位军事助手陪伴左右,手里拿着一件非常类似的设备,俄语名称为“小公文包”。

总统和助手经常抱怨,“橄榄球”容纳的文件太多,重达45磅(约合20.4公斤)。到了卡特主政白宫期间,这位当过水兵的总统意识到,一旦遭遇不测,他只有几分钟时间决定如何响应。于是,他下令对核战计划进行大幅简化。克林顿的一名前军事助手将简化后的选项组合比喻为“连锁餐厅的早餐菜单”,“就像从A套餐选一个,从B套餐挑两个。”

承认“橄榄球”存在的第一份非保密文献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安全档案馆在1965年获得的。其中,国防部的一位高级官员承认,公文包太笨重,造成了诸多不便,但他又补充说:“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身强力壮的随行军官,即使文件再多,问题也不大。”

为了让“橄榄球”正常运作,军事助手时刻不离总统左右,总统则随身携带验证码。即便有双保险,这套机制也有失灵的时候。据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休·谢尔顿披露,2000年,克林顿曾将绰号“饼干”的密码卡弄丢,数月后才找到,“那真是件不得了的事儿。”

另一次意外发生在1981年3月里根遇刺期间——一片混乱中,军事助手与总统走散,没有陪他前往乔治·华盛顿大学医院。人们手忙脚乱地把中枪的里根抬进手术室,事后才发现,“饼干”遭到抛弃,被随手扔进了医院的收纳袋。

“在中世纪,皇冠或权杖绝不可能遭遇如此轻率的对待。”《史密森尼杂志》写道。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美总统包里有核按钮吗

绰号“橄榄球”的黑色提包是美国总统出行时的必备之物。但和文艺作品描绘的不同,它并未包含足以毁灭世界的“核按钮”,而是更接近公文包的本来用途。它是皇冠和权杖的现代等价物,是最高权力的象征。由于和美国总统

盘点史上遇刺美国总统(下)——里根遇刺后,国务卿差点按下核按钮?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是美国第38任总统。1973年10月,原副总统因贪污丑闻下台后,福特任副总统。1974年8月,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后,副总统福特出任总统。福特被评价

历史百科 从唇枪舌剑到真枪实弹——莫斯科十月事件

从唇枪舌剑到真枪实弹——莫斯科十月事件自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以来,俄政府和议会之间在国家体制、权力分配和经济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分歧。叶利钦主张,俄罗斯应当实行总统制,即总统拥有决定国家事务

荒野里有我的战友

1942年,德国纳粹空军在莫斯科郊外狂轰滥炸,以求扫平总攻莫斯科的所有障碍。罗斯格是纳粹空军的飞行员,这一天,正在执行任务的他被苏联炮火击中,他跳伞逃生。苏联民兵找到了飞机残骸,却没有发现飞行员,于是

开国大典的真实历史照上有司徒美堂吗哪位是(急)

大型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是董希文。画里有两个美髯公,一为张澜一为司徒美堂,张澜穿深色长袍,带眼镜,另一位就是司徒美堂。1949年10月1日举办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有一位银须飘动、精神矍铄的八旬老

中国革命战争 平壤空战

   一次击落9架美机的平壤空战   年轻的志愿军空军为挫败美军企图,积极投入到反“绞杀战”斗争中去。1951年13月15日晨,美空军52架

组态王历史曲线能不能添加时间段按钮查询

你说的这些功能是组态王曲线的标准功能啊!你调用历史曲线控件,在曲线画面下面的按钮里就有你说的功能更多追问追答追问下面按钮里没有保存按钮和加载按钮吧?确定是历史曲线吗?能截个图吗?难道我的版本不一样?

历史人物 平壤之战中,叶志超溃逃500里为何依然能安度晚年

《清史稿·叶志超传》记载,平壤之战中,守城的各军总统叶志超不战而退,连夜逃跑,“趋五百余里,渡鸭绿江,入边始止焉”,于是“逃跑将军”狂奔500里溃退回国成为人尽皆知的笑柄。日军攻占了牡丹台和玄武门之后

不只有“逃跑将军”叶志超,还有激战平壤的民族英雄左宝贵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中日两国之间一场决定国运的战争,此战,中国战败,国耻又添一笔,至今令人扼腕叹息。其中的平壤之战,是中日在朝鲜半岛进行的一场规模巨大的会战。

世界历史 摧毁奴隶制度林肯功勋显赫

摧毁奴隶制度林肯功勋显赫——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历史上惟一的一次大规模内战,——南北战争,爆发于美国著名总统林肯当选之际。显然,这不是偶然的。原来,美国开国伊始即实行两党轮流执政制度。当时的两大政党是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