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中日甲午战争
Posted 清朝
篇首语: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中日甲午战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农历甲午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为了吞并朝鲜,进而侵略中国,蓄谋挑起战争,一面劝诱清政府出兵,一面设立大本营,秘密下动员令。清政府上了日本的圈套,于6月初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总兵聂士成率军赴朝。日本见阴谋得逞,立即出兵朝鲜,占据了汉城附近的战略要地,并占领朝鲜王宫,组织傀儡政权,成立“日韩同盟”。7月25日,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突然袭击护送运兵赴朝的中国海军。日本陆军从汉城出发,偷袭牙山清军。清政府被迫宣战。
此时,清朝统治集团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实权操纵在主和派手里。主和派头子李鸿章仰承慈禧太后的鼻息,玩弄“以夷制夷”的伎俩,乞求列强调停,准备妥协退让。9月中旬,平壤战败,清军退回中国境内。平壤战败后两天,发生黄海海战,北洋舰队遭到挫折。10月下旬,日军分兵两路侵入辽东半岛,清军中虽有少数爱国官兵奋起应战,但大部分则望风溃逃,大连、旅顺等地相继失守。1895年2月,威海卫陷落,北洋海军覆灭。随着军事上的溃败,清政府向日本政府完全屈服。1895年4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中日 《马关条约》。这个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规定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自由开办工厂;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等。后来因俄、法、德三国不甘心让日本独占辽东半岛,又强迫清政府用三千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从此,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深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进一步高涨起来。
相关参考
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明朝与清朝两场中日之战的过程比较
> 战斗过程和结果比较>> 比较明朝抗倭援朝战争和清朝甲午中日战争两次战争的过程,可以发现如下的共同点。>> 倭寇都是不宣而战,并且在战役的前期彻底掌握了主动权。明朝抗倭援朝战争时,日本水师第一
甲午中日战争,丁汝昌等人自杀殉国,纽约时报44字评论,感动千万人
晚清时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军事实力,更是得到空前的强盛。即使是这样,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清朝的整体实力还是要强于日本。在李鸿章、左宗棠及张之洞等人的带领下,清朝进
历史秘闻 甲午中日战争,丁汝昌等人自杀殉国,纽约时报44字评论,感动千万人
晚清时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军事实力,更是得到空前的强盛。即使是这样,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清朝的整体实力还是要强于日本。在李鸿章、左宗棠及张之洞等人的带领下,清朝进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
黄海海战意义黄海海战是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前端的一次惨烈的海上大战,黄海海战意义非常重要,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开端,也是北洋舰队全面覆灭的基础。黄海海战部分人员图片黄海海战也标志着当时轰轰烈烈的洋务
1888年,清朝建立北洋水师,每年都会给400万两的军费,其实力曾是亚洲第一。到1891慈禧为了筹办60大寿,停止了北洋水师军费开支,办寿提前了准备了3年时间,花费近3000万两白银。在这几年中,日本
唐景崧是清朝末年大臣,任台湾巡抚之职,同时也是清政府最后一位台湾巡抚。在其任期之内,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廷惨败,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此次条约中,台湾岛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既然他所在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我国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办厂等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朝军队在海陆两个战场都遭遇惨重的军事失败。在海上,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最终以全军覆没而结束。在陆上,起家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的湘军、淮军等也不堪一击。战争的失败有多重原因,
1882年,朝鲜爆发壬午政变,袁世凯跟随吴长庆入朝平乱。在袁世凯的不懈努力之下,这场政变很快就被平息了。当时的朝鲜政府内部存在着两个大的党派,一个叫守旧派,主张继续走封建帝制的道路,并长期作为清朝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