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洪宪帝制
Posted 清朝
篇首语: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洪宪帝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洪宪帝制
洪宪帝制
指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改元“洪宪”的一出反革命丑剧。
袁世凯窃国后,1914年制定所谓《中华民国约法》,废止责任内阁制,总统府下设政事堂,政事堂的首脑国务卿直接隶属于大总统。但他野心未足,进一步帝制自为。同年,袁世凯将政府文武百官都改用封建称号,大搞祀天祭孔活动,为复辟帝制作准备。1915年5月承认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二十一条”,并取媚于各帝国主义,以换取他们对帝制的支持。1915年8月,首先由其美国顾问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同时又指使人组成“筹安会”,以研究为名,宣传帝制; 组织各种“请愿团”,由梁士诒等人拼凑成“请愿联合会”,要求实行帝制。为了伪造“民意”,还由袁的走狗制造“民国代表大会”,进行所谓“国体投票”,竟然决定改共和制为君主制,并几次上“推戴书”,举袁当皇帝。
12月12日,袁“接受”帝位,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接受百官朝贺,大封爵位,成立“大典筹备处”,改第二年为“洪宪”元年,准备于1916年元旦登基。
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在人民反袁斗争的影响下,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人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向四川、贵州等省进军,贵州、广西相继响应。袁见大势已去,乃于1916年3月22被迫取消帝制。“洪宪”帝制丑剧仅上演了八十三天便匆匆收场。
相关参考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洪宪帝制袁世凯恢复帝制改元“洪宪”的丑剧。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即迫使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接着便解散国会,于1914年5月正式公布《中华民国约法》,代替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
文|逆北公元1916年3月,在中国南方的羊城广州,曾为前清高官的老牌政客岑春煊宣布响应全国反对洪宪帝制的舆论之声,以一己之力振臂一呼,组建起护国军政府,发誓要与袁世凯决一死战。在当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在洪宪帝制时期,作为袁世凯的心腹,张一不顾生命危险,三次谏阻帝制。劝谏虽未成功,但其直言危行、耿耿风骨,却在当时污浊的政坛闪耀出一束别样的光芒。 袁世凯身边的“文胆” 张一,字仲仁,江苏苏州人
张勋复辟失败,舆论几乎一边倒的称之为倒行逆施,唯独一位复辟老同志却站出来为张勋说了句公道话。此人是谁呢?原来是洪宪帝制的拥趸阮忠枢,这位袁世凯曾经的手下红人却力排众议,称张勋此番举动,虽然近于粗率,却
历史秘闻 慈禧临死之前的这场朝廷政争,是如何为清朝覆亡埋下伏笔的
文|逆北公元1916年3月,在中国南方的羊城广州,曾为前清高官的老牌政客岑春煊宣布响应全国反对洪宪帝制的舆论之声,以一己之力振臂一呼,组建起护国军政府,发誓要与袁世凯决一死战。在当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的战区,集中在欧洲。但中心区域的爆裂性震荡,绝不意味着边缘区域就能安然无恙。欧洲列强在东亚力量的削弱,意味着日本成为该区域的支配性力量。本文将谈到的两场帝制,指的是洪宪帝制、张勋复辟
袁世凯当了几天皇帝?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经南北议和,就任首任大总统,1916年1月1日袁世凯恢复帝制,名洪宪皇帝。在声势浩大的反袁护国运动中,3月22日,被迫消帝制。皇帝生涯
袁世凯当了几天皇帝?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经南北议和,就任首任大总统,1916年1月1日袁世凯恢复帝制,名洪宪皇帝。在声势浩大的反袁护国运动中,3月22日,被迫消帝制。皇帝生涯
换汤不换药的革命——中国护国运动1916年的护国运动,其形式可说是一次新的革命,但其内容却是旧的革命,即推翻帝制。因此,“洪宪帝制”推翻了,国家领导权却由并未参加革命的军阀头子掌握,中国仍然处于专制独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这位当了仅仅83天皇帝的袁世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搬出了大明重臣袁崇焕,竟然说自己是袁崇焕的后代?事实果真如此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