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名园一炬化劫灰
Posted 条约
篇首语:最强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人,却一定是在他们失去之时不放弃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名园一炬化劫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名园一炬化劫灰
名园一炬化劫灰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侵略者虽然通过《南京条约》和《黄埔条约》取得了许多特权,但并没有因此满足,他们不断威胁清廷,企图掠夺更多的利益。十多年后,他们又想同中国政府签订新的条约,以便把“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和开放内陆商埠”等无理要求塞进去。这自然遭到了清廷的坚决拒绝。于是,一场新的战争发生了。我国历史上把这次由英法联合发动的侵略战争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英法侵略者以所谓的“广西教案”和“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了一系列事端。九月二十五日,英国舰队进犯广州,攻陷了珠江两岸炮台。这时,两广总督叶名琛故作镇静,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根本不作任何防卫准备,直至城墙被英军重炮轰塌,才下达“痛加剿捕”的命令。全城军民立即响应,给一度攻入城内的英军以沉重的打击,迫使他们退回虎门。
英法两国军队在美俄的支持下,联合起来再度攻陷了广州城;总督叶名琛被联军俘获,押往印度加尔各答拘禁,最后死于印度。
英法联军在广州城内烧杀抢掠后,又沿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路线北上。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三月,两国舰队到达大沽口,猛攻大沽炮台。清军疏于防备,仓促应战,不到一天,炮台陷入敌手。
大沽口是天津的门户。炮台失守,联军便长驱直入,控制了天津。五月,清政府在列强炮舰的威逼下,分别同英、法以及趁火打劫的俄、美,签订了屈辱的《天津条约》。除了赔款外,清政府还答应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增开从南至北包括南京、汉口、营口等在内的十处口岸为通商城市;外国人可以持照前往中国内地进行游历、通商、传教等活动。
《天津条约》取得了《南京条约》所没有的特权,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又一个严重破坏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
条约签订后,咸丰想来想去,总觉不妥,一些王公大臣也感到羞辱,特别是条约中有关“外国公使驻京”和“开放内地城市”等条款,更是想不通。在他们看来,外国人进驻北京,无异公开宣布大清帝国的朝廷已为“外夷所监守”。他们打算以减免进口关税为条件,向侵略者提出修约的要求。
侵略者拒绝修改条约,并扬言要在天津海面保持“一支威慑力量”,以解决可能遇到的“麻烦”,向清政府索取更多的特权。在这样的形势下,清政府只有三缄其口。
咸丰九年五月,英法侵略者又以护送代表晋京换约为名,派遣2000名军队进驻大沽口。他们倚仗武力,根本不顾中国政府关于“代表团总人数不得超过20人”的规定,准备强行登陆。遭到中国驻军的制止后,他们悍然向大沽炮台发起攻击,以为这是一次“稳操胜券”的战斗。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战斗刚一开始,他们便遭到了中国守军的英勇还击。中国守军击沉敌舰4艘,重伤6艘,敌军死伤近500人,就连英军舰队司令贺布也身负重伤。英法舰队被迫暂时撤离大沽海面。被我方炮火打得焦头烂额的敌军,说和他们交手的不是一般的中国炮兵。这种炮火的猛烈程度,没有一个外国人曾经领教过。
大沽保卫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十多年间,中国人和外国人交战中罕见的一次胜利。它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志。
第二年春天,一支由两万多人、两百多艘战舰组成的英法联军又开到了大沽口外,很快侵占了北塘。随后又分兵两路水陆并进,新河、军粮城、塘沽等军事要地陷敌。
大沽炮台失陷后,侵略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控制了天津。惊慌失措的咸丰帝立即派钦差大臣前往求和。由于条件极端苛刻,谈判破裂。七月二十四日,联军从天津出发,进犯北京,抵达通州。这时,清廷又派出了议和大臣。尽管作出了很大的让步,也未能阻止联军侵犯北京。
八月八日,咸丰仓皇逃往承德避祸,留下他的弟弟恭亲王奕訢(xīn)在北京全权与英法侵略者处理有关议和事宜。这时,北京已经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联军抵达北京后,以为咸丰还住在圆明园内,便绕过安定门和德胜门,占领了海淀地区,向北京西北郊进犯。
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皇家园林区,修建了不少典雅秀丽的园林景点,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三山五园”,即玉皇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畅春园和圆明园。
圆明园在今海淀区的东部,为清代大型御苑,占地约5200余亩,与附园长春、绮春(后改为万春)合称“圆明三园”,周约10余公里。圆明园在康熙四十八年赐给皇四子胤(后来的雍正帝),经重修扩建,直至乾隆九年才基本完成(其中两座附园建成的年代晚一些)。后来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又屡有修建。园内建有亭榭轩馆、楼台殿阁140多处,并挖湖造溪,移山缩地,种植奇花异木,搜罗名贵山石,建成100多个景点,汇集了江南名园的精粹。长春园北部还有一组园林化的欧式宫苑,俗称西洋楼。园内收藏有丰富的图书字画、文物珍宝,是世界上少有的文化艺术宝库。圆明园曾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
九月十二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随后联军司令部也迁入了园中。
开始时,他们还只像小偷一样,顺手拿走园中的零星什物。到了后来,联军司令部竟公开下令官兵自由劫掠。于是,侵略者成群结队地闯进园来,开始了疯狂的掠夺。手里拿的、肩上扛的全都是玉器珠宝,每个人的腰兜里都胀得圆鼓鼓的;实在拿不走的楠木家具、铜器、瓷器等物品,就用枪托或棍棒砸碎。不几天,园中所有可以带走的东西均被洗劫一空。
英国公使额尔金还发表什么声明说:“圆明园是中国皇帝常住的行宫。为了使他警醒,日后不敢再在我们面前妄自尊大,应当送它一把大火。”
米启尔骑兵团受命担当纵火的任务。霎时间,浓烟四起,烈焰腾空,这座驰名世界的“万园之园”,便在侵略者的“声明”中焚毁了,只留下一堆堆灰烬和断垣残柱。
联军的一名随员曾目睹并记载了这场举世震惊的大火:“……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乌黑的烟云遮天蔽日,所有庙堂、宫殿、古代建筑……举国仰为神圣庄严的御用器物,全都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
“三山五园”中的其他园林,也遭到了同样的破坏。
强盗们焚毁圆明园后,又在地坛一带修筑工事和炮台,佯装要攻打北京皇城,向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訢施加压力。吓破了胆的奕下令洞开安定门,让侵略者进驻北京。从此,安定门城楼上便架起了英法联军的大炮。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九月十一日,清政府在强盗们的威逼下,被迫接受全部屈辱条件,与英法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全部有效,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让九龙司给英国,准许招募华工出国,赔偿两国军费白银各800万两。沙俄趁火打劫,利用英法攻占北京之机,强迫清廷于同年十月二日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己有。从此,中国人民堕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和屈辱之中。
相关参考
我国四大名园为: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颐和园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面积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
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1、狮子林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清代田雪峰绘《水西庄修禊图》一直繁华兴盛的历史名园水西庄,至清道光年间开始呈现出衰落景象。天津地方官员对它进行了两次重修。第一次是道光八年(1828),重修后,天津著名诗人梅成栋结梅花诗社于其中,使
进山东潍坊青州古城的南门阜财门,向北直行不多远,就是偶园。坐落在古城繁华地段的偶园,有着江南庭院的秀美,也有着北方园林的豪爽大气,最重要的的是偶园曾是衡王府的东花园,因此,园子里的格局与皇宫里的御花园
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清政府腐败无能,屡次战败的形势下。外国侵略军在我国许多城乡进行纵火破坏,使我国遭受巨大损失。1860年(咸丰十年)10月,英法联军焚毁我国最大园林—圆明园可算是纵火到登峰造极的
武将王渊极其贪财,行军打仗都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赵构从扬州逃往杭州时,让王渊率军负责断后。结果,王渊竟然调动十几艘大船先把自己的财物运过长江,致使数万士兵无船渡江,只好滞留江岸任金人宰割,几千匹宝贵的
武将王渊极其贪财,行军打仗都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赵构从扬州逃往杭州时,让王渊率军负责断后。结果,王渊竟然调动十几艘大船先把自己的财物运过长江,致使数万士兵无船渡江,只好滞留江岸任金人宰割,几千匹宝贵的
1860年9月18日中午,英法联军近4000人与清军僧格林沁部约万人大战于通州以南约8公里的张家湾,结果清军大败。9月21日,英、法联军约6000人与清军僧格林沁部、瑞麟部、胜保部约3万人大战通州城南
北京玉渊潭一带水土丰腴,风光秀丽,金代隐士王郁曾在这里构筑钓鱼台,元代名臣廉希宪的别业万柳堂也坐落于此。《万柳堂图》(局部)廉希宪(1231-1280),字善甫,祖上为高昌国世家,其父布鲁海牙投附蒙古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林则徐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之所以说他是民族英雄就是因为林则徐则广东进行了一场虎门销烟,将毒害国人的鸦片付之一炬,同时抗击英国侵略者成功,因此这件事情直到现在还被人们记住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