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妃和卓氏
Posted 清朝
篇首语: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妃和卓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妃和卓氏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妃和卓氏
在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维吾尔族人,被封为容妃。长时间来,人们都称她为 “香妃” 。从清朝末年起,我国民间出现了许多关于香妃的传说。
1914年,在今天的故宫博物院南部,有关部门成立了一个 “古物陈列所” 。这个所在浴德堂展出了一幅从承德避暑山庄移来的 “香妃戎装像” ,在画像旁边,附有一个 “香妃事略” ,简单介绍了香妃的身世和生平: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西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师,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今新华门)居之。楼外建回营,毳幕韦鞴,具如西域式。又武英殿之西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筑,相传亦为香妃沐浴之所。盖帝欲藉种种以取悦其意,而稍杀其思乡之念也。讵妃虽被殊誉,终不释然,尝出白刃袖中示人曰: “国破家亡死志久决,然决不肯效儿女子汶汶徒死,必得一当以报故主。” 闻者大惊,但帝虽知其不可屈而卒不忍舍也,如是者数年。皇太后微有所闻,屡戒帝弗往、不听。会帝宿斋宫,急召妃入,赐缢死。
此像佩剑矗立,纠纠有英武之风,一望而知为节烈女子,系乾隆时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手笔。此像之由来,相传为得自热河行宫,早有影片流行,可信成分,还待考证。这个事略却是不可信的。正是这个错误百出的事略,引出了关于 “香妃” 的荒谬传说。
历史上确有香妃其人,她的正式封号是容妃,即容貌出众的意思。容妃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九月十五日,是新疆伊斯兰教的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世居叶尔羌,其族为和卓,故称容妃为和卓氏。其父阿里和单为回部第二十九世。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平定准噶尔时,解救了曾被囚禁的布那敦、霍集占(即大、小 “和卓木” )。后来他们兄弟又叛乱。容妃的哥哥图尔都因为反对割据,不屈顺于叛酋霍集占兄弟,将全家从天山南路的叶尔羌迁往天山北路的伊犁居住。乾隆二十三年(1758),容妃的叔额色尹和兄图尔都配合清政府军队作战,使大小和卓腹背受敌,对于夺取战事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上作出了贡献,一家受到清廷重视,被召入京师。于是,额色尹、图尔都等人带着家眷,骑着骆驼,浩浩荡荡地向北京进发了。
早在额色尹等人启程之前,乾隆帝就派人在西长安门外修建了一所伊斯兰教寺院,在寺院周围又盖了一片房子,供额色尹等人到京后居住。这一带就叫 “回子营” 。额色尹等人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了三个多月,终于到了北京。几天以后,乾隆帝召见了额色尹、图尔都等人。由于他们在平息霍集占兄弟叛乱时立下了战功,分别被封为辅国公、扎萨克头台吉。
容妃从小生活在戈壁绿州,从来没见过这么高大的房屋,繁华的街道,密集的人群。看到这一切,她感到格外高兴。她端庄秀丽,也像其她维吾尔族姑娘一样善良、勤快、热情、活泼,能歌善舞,深得大家喜爱。图尔都有一个好妹妹的消息传到了乾隆帝耳中。他早就听说回人妇女窈窕娇美,一直未能亲眼得见,妃嫔之中,虽说不乏满、蒙、汉人,但却没有维吾尔族人。与外藩联亲,本是清朝祖制,乾隆便想把图尔都的妹妹纳入宫中,一来对安抚回部有利,二来后宫中又可多一位佳丽。
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容妃进宫,六月,封为和贵人,时年27岁。乾隆二十七年(1762)五月,乾隆帝奉皇太后懿旨,册封和贵人为容嫔。乾隆三十三年(1768)六月,容嫔升为妃。
容妃在宫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乾隆帝很注意照顾容妃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当她还是贵人的时候,赐给她的新疆哈密瓜等贡品就比一般妃嫔为多。乾隆帝赐给她的御膳大都是羊肉、鸡、鸭和素菜等菜肴。宫中曾有一位名为努倪玛特的维吾尔族厨司,专门为她做 “谷伦杞” (抓饭)和 “滴非雅则” (洋葱炒的菜)等维吾尔饭菜。她在宫中长期穿维吾尔服装,直到封为容妃时,才新做了满族式样的冠戴首饰16项和朝服等。
乾隆三十六年(1771),容妃陪同乾隆帝到泰山、曲阜时,皇帝赏给其她妃嫔的菜肴有 “猪肉馅粘团” 、“猪皮冻” 、“猪肚” 等,而赏给容妃的却是 “春笋拌豆腐干” 、“羊他他土” 、“麻酥锅渣” 、“豉豆粥” 、“油煠果” 等。乾隆四十三年(1778),皇帝偕容妃及其她妃嫔出游盛京,有人把在围场打得的一只野猪、一只狍子进贡给皇帝。乾隆帝分赏给颖妃、惇妃、顺妃、诚嫔、循嫔每位野猪肉一盘,而独赏容妃狍肉一盘。这说明,乾隆帝对容妃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是十分尊重的。
乾隆帝对容妃的家属也很照顾。图尔都死于乾隆四十三年,死后无子,由侄托克托袭辅国公。乾隆帝给予容妃及其家属很高的地位,优厚的待遇,这不能单从宠爱一个妃子的角度进行解释。清的民族政策主要是笼络各族上层人物支持朝廷,以加强中央政府对各民族的统治。为此,清皇室多次和蒙古族中的贵族联姻,清太宗和清世祖曾以蒙古贵族女儿为后妃,自努尔哈赤始,历康、乾等朝。也一再把公主嫁给蒙古贵族。乾隆帝纳容妃,也应有同样的用意,即通过她及其家属,笼络维吾尔族上层,搞好民族关系,以巩固中央政权对于西北地区的统治。
自乾隆五十年(1785)起,容妃身体欠佳,在宫内大宴上很少露面。乾隆五十二年(1787)起,容妃病倒,经常在御药房取药。乾隆帝因容妃有病,多次单独赏给她枣糕、桔饼、柿霜、梨膏、西瓜、耿饼等物品。容妃的病越来越重,她对宫中朝夕相处的妃嫔和本宫女子以及她娘家的叔叔、婶婶、嫂嫂、姐妹等都寄以无限的深情,她把毕生积存的全部衣物和珍贵的首饰分赠给他们留作纪念。
容妃在清宫生活了28年,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十九日病死,年55岁。
传说容妃死后,被埋在北京的陶然亭旁,那里至今还有一个很大的坟头,坟前立着一块碑,碑上写着 “香冢”两个大字,碑的后面,刻着这样一首词:
浩浩愁,茫茫劫,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容妃的一部分衣物运回新疆喀什,埋葬在和单墓中。这样,在遥远的新疆喀什城外,也有一座香妃墓。其实,容妃死的当年,就“奉移容妃金棺于纯惠皇贵妃园寝安葬,设神位于舒妃之次” 。嘉庆四年(1799),乾隆帝死,葬裕陵。纯惠皇贵妃之园寝就在裕陵之侧,容妃棺木即在此处。裕陵属东陵,在今河北省遵化县。
容妃是乾隆很宠爱的妃子。自容妃葬后,乾隆帝曾写宝月楼诗纪念。其 《宝月楼自警》诗: “液池南岸嫌其远,构以层楼据路中。卅载画图朝夕似,新正吟咏昔今同。俯临万井诚繁庶,自顾八旬恐脞丛。归政五年亦近矣,或当如原吴恩蒙。”此诗距容妃之丧将及3年,诗中殊有悼亡意味。乾隆帝的文字不足以绮靡言情,且又须保持帝王尊严态度,只好如此。然思念感慨之意,溢于言表。
容妃和她一家,为反对割据、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
相关参考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皇后富察氏高宗弘历也称乾隆帝,是个勤于政务的皇帝,也是个贪图享乐的皇帝。乾隆帝喜欢率大臣、后妃游山玩水。他在位期间,正是清朝最繁盛的时期,国力强盛,物产丰富,给他提供了优越的客观条件。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皇后乌喇那拉氏乾隆皇帝的第二个皇后乌喇那拉氏,是佐领那尔布的女儿,原为侧室福晋,乾隆二年(1737),封为娴妃,十年(1745)晋为贵妃。富察皇后死后,她晋为皇贵妃,管六宫事。十五年(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容妃和卓氏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官方史料中对容妃和卓氏身世的记载非常简单:“容妃,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札赉女。初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通过这份记载,我们能够看出和卓氏是来
乾隆皇帝简介_乾隆皇帝的皇后儿子生母_清高宗乾隆皇帝是怎么死的...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
弘历是谁的儿子: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据官方记载是雍正帝的第四子,自幼得到祖父康熙帝的宠爱,被康熙接入自己宫中抚养。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密立的储君。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久的,他是有史以来年寿
乾隆帝姓名为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生母为四皇子胤禛侧福晋钮钴禄氏。即位前为宝亲王。雍正帝登基后就将其秘密立为皇太子,立储诏书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这也成为以后清朝的定制。雍正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