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阿思哈生平简介?阿思哈历史评价?

Posted 漕运

篇首语:知识是万物中的指路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阿思哈生平简介?阿思哈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阿思哈生平简介?阿思哈历史评价?

阿思哈

阿思哈,萨克达氏,出身于名门贵族,是冠于满清八旗之首的正黄旗人,自幼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他少年时就成为一名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四书五经,研习经世治国之道。“学而优则仕”,官学生在清代是官员大吏的后备军。雍正四年(1726),阿思哈由官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被授任内阁中书,掌管宫中诸文书的起草、记录、翻译、誉写等事务,在当时属七品官。不久,他又被授任内阁侍读,负责章奏的审查及其批答。不过几年,他又升任刑部郎中,主管刑部一司的事务,并在军机处行走。短短几年里,阿思哈可谓平步青云,少年得志。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他勤勉慎从,恪行公务,注意学习探讨,增长治国才干,为以后长期的为官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雍正皇帝承继大统十三年,于1736年驾崩,其子弘历继位,清朝翻开了乾隆皇帝当政六十年的历史,统治达到了最为鼎盛的阶段。

乾隆十年(1745),阿思哈被授任江西巡抚,从此离开京城,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地方大员生涯。他注意深入实践,调查实情,立志破除弊端,他悉心了解江西的兵营训练情况,发现其中有不少问题,便上疏朝廷,如实禀奏,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进方法。他上疏道: “现在各个兵营演练发射连环枪炮时,因为要用火药引爆,所以必须将铅子装入枪炮内,以防止仓促之间发生事故。另外,各兵营的马匹都是供马兵骑射训练的,用以紧急重大的军事行动,所以事关重大。然而各兵营由于担心士兵偷减草料,所以都是专门安排人负责饲养马,只有在集体操练的日子里才让士兵用马训练二三次,这样不利于操练。应该让士兵本人拥有一匹固定的马,训练时间长了,士兵和马熟悉协调了,肯定有助于提高骑射技艺。同时,士兵操练的技艺应该制定固定的规则和严格的要求,步法姿势不要朝令夕改,而要按规则要求严加训练,达到技艺纯熟,运用自如。这是非常重要的。”阿思哈的这一奏疏具体合理,切中要害,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

阿思哈在江西任职一年,被调任山西巡抚。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风沙多,旱灾频繁。阿思哈到任的第二年,山西平阳府发生旱灾,收成受到影响。作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于他未能亲临平阳救灾抚民,有失职之嫌,受到朝廷指责。又过了一年,即乾隆十七年(1752),邻近平阳的蒲、解之地也遭受旱灾。阿思哈接受了上次的教训,想方设法地展开救灾工作,他让平阳的一些士绅富豪捐了些银两,送到河东道的库府,以增加蒲、解等地的救济款项。阿思哈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朝廷,本以为这样做弥补了上一次的过失,救灾有方,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不料,朝廷对他这种做法严加指斥,皇帝在上谕中指出: “此奏疏真是荒谬之至,让朕感到骇人听闻。你所管辖的省里偶然遭受灾害,让地方殷实富贵之家从自家仓廪积蓄中捐出钱粮以赈济贫民,本来也有功可论。然而你上奏朝廷,无非是表明你赈济灾民没用政府的物资,你难道还要求论功行赏不成?国家一向重视救济灾民,从不延误,毫不吝惜,每次多达数百万银两,少则也要几十万,都是从国家府库中正式拨出的,这个你应该很清楚。要是依靠富户捐助赈济灾民,那能有几个钱?那岂不违背我朝祖制?你开了这个头,如果其他地方也这样做,受灾之处的百姓饥寒贫苦,富户又要被迫出钱捐物,那成何体统?你真是不理解朕的治国之道!”皇帝在谕令中指示吏部对阿思哈严加审查。接到这道上谕,阿思哈心中凉了大半,不胜惶惑惊恐,好在上边没有治罪,以后谨慎从事,别重蹈此辙。心中刚刚安定,忽又传上谕到,阿思哈如惊弓之鸟,不知是吉是凶,慌忙整理衣冠,忐忑不安地恭听,只听得:“阿思哈不胜巡抚之职,来京候旨以待发落,吏部审议其革职。”阿思哈不禁颓丧之至,心想自己尽职尽责,有什么大的过失,竟落到审议革职这一步?山西供职仅两年,竟如此不顺?当然,他对于自己的处境,一点也奈何不得。身在官场,升降沉浮,也是常事。

阿思哈回京后不久,于同年十二月,被授任员外郎,在吏部供职六年,相安无事。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阿思哈奉命挂衔布政使,前往准噶尔兵营办理粮运。他长途跋涉,风沙无阻,不畏艰辛,圆满完成任务。四月,升迁内阁学士,位从二品,掌管敕命的传达和奏章诸事。三个月后,又加军功一级。经过几年波折,阿思哈又官高位显。

乾隆二十二年(1757),阿思哈又别京城,再赴江西代理巡抚。江西的军队兵丁原来都是由各州县编查以备征用,由于在编查过程中有不少殷实之家漏网,不少贫困之户又往往将自己的屯地典卖出去,以逃脱服役。由于兵丁不足,直接影响漕运的顺利进展。阿思哈针对这一情况,赴任不久就决心设法清查兵丁。他组织了一批人员,按照原有的名册详细核实各兵丁的族谱,查出保甲户册中遗漏的人丁及其新生人口一一作了登记,共查出军丁27万余人,原先统计中隐漏的屯地900多顷,他还让应服役的人分期付款赎回典卖的土地,实在无力赎回的,就让统领漕运及其同族同船的人出钱赎买,这样共赎回屯田300多顷。阿思哈领办的这项工作浩繁细致,历时近3年才完成,他上疏朝廷,一一作了详细的汇报,他指出: “江西设立屯田原来是为了利于漕运。然而,军丁们都分散在各自的屯地上,照田亩数上缴地租。实际上政府获得的地租并不多。这里每隔10年就要修造一次大船,每年的漕运用银数百两,耗费很大,真是入不敷出,屯田也就有名无实。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必须对那些登记隐漏的屯地和典卖出去又赎回的屯地征收地租。同时,政府应专门派人每4年清查统计一次,谨防军丁脱漏,使漕运费用充足,运输便利。”阿思哈的建议颇有见地,受到朝廷赞同。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七月,阿思哈实授江西巡抚,然而,刚刚荣升,又起一波。几个月后,江西学政谢溶生弹劾阿思哈有受贿结营之举,朝廷即派吏部尚书刘统勋、侍郎常钧会同两江总督尹继善前往江西调查审讯。至于谢溶生弹劾是否属实,阿思哈被治何罪,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第二年,朝廷下诏免除其罪,并赏给三品顶带。此后几年里,阿思哈奉命辗转南北,效力赎罪,先是被派往西北边地的乌鲁木齐当差,旋又受命赴伊犁帮办事务。乾隆二十八年(1763)六月,南下广东任巡抚,十一月,被调任河南巡抚。

阿思哈在河南任巡抚十六年之久。在此他有何建树呢?我们通过几件事情来看看。

乾隆二十九年(1764)十月,阿思哈就河南省的行政区划向朝廷上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河阴县地处偏僻,事务简单易行,不如将此县裁汰归入毗邻的荣泽县,在那里增设一个巡检,以维持社会治安,原有的一个教谕归并为荣泽县学。阿思哈的这一建议无疑便于精简机构,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所以经过清廷议决,准予施行。

按照清朝当时的兵制,步兵分为弓箭兵、鸟枪兵、藤牌兵、炮手兵等几个兵种,绿营马兵都是挑选一部分弓箭兵组成的,而鸟枪兵则没有这种机会,这就导致士兵都愿编入弓箭兵,而鸟枪兵则不思进取,质量低劣。阿思哈分析了这种状况,他上疏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 “限定各标营马兵的2/ 10以鸟枪兵为兵源,只要是运用步枪、鸟枪纯熟的士兵,就准予收为马兵,让其学习骑射。只要他们的马上枪射技艺达到一定的水平,就让其享受和弓箭兵同等的待遇。这样各种士兵就会不甘落后,积极进取。”阿思哈的这一建议有利于提高士兵训练的积极性,切实可行,得到采纳。

卫河是流经河南的一条重要的河流,对该省的漕运、灌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卫河河道在河南省内比较浅,濬县三官庙、老鸡嘴等地方有几个砂礓挺立河中心,所以大船难以通行。阿思哈到任前,人们往往在河道里筑起20几个草坝用来控制水势,提高水位,但收效不大。阿思哈详细了解了上述情况,并派人勘查了卫河的源地、补给、水量、支流等流域状况,上疏奏议道: 卫河夏秋两季水量丰沛,冬天流量减少,但也无须建草坝,不如在河的上游建坝蓄水,待到用时临时放水。民田灌溉多在春夏,而漕船起运则在秋冬,两不相误。请派各府县的督河员从九月十五日起至漕船出境之日,先暂时关闭民渠,使水归官渠,并将官渠的下游水闸关闭以蓄水,这样,重载船只就能通过。鉴于此,请停修草坝,将砂礓除去,征发民夫挑挖浮沙,使水流畅通,河面宽广,以利漕运。

河工是清朝时期的重要问题。当时,河工料物都是由沿河各州县负责征集,按照田亩分派下去,每年征购一次,百姓负担很重。阿思哈认真分析了这一状况,努力寻求一种既能节省开支、富有效率,又于官民双方都便利的方法。他上疏朝廷,建议用各州县库闲的钱,由各官府统一代买代交料物。其具体做法是: 每年七八月份各州县专门派人按预算应用之数,到附近产料的地方交上现银定货,到十月份各河工开工时开始征收,随到随收,随交随运。阿思哈的这个奏疏上交到了朝廷,但没有立即施行。然而他的建议,仍不失有可取之处。

乾隆三十一年(1766),阿思哈还建议朝廷,地方官府上交的文书,不论格式是否正规圆满只要内容属实,就不应驳回重做,以防延误公务。这一建议对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减免繁琐的程式手序,有其积极的意义。于是,皇帝将阿思哈的奏疏交给有关部门讨论施行。

第二年六月,有人上疏弹劾河南杞县知县蔡维英借办理兵差之际,勒索百姓。经审查,阿思哈并未涉入此案。贪官蔡维英受到传旨审查,予惩之以绞刑。两年之后,即乾隆三十四年(1769),阿思哈调任云贵总督。

阿思哈任河南巡抚十六载,他注意体察实情,研究实际问题,敢于条陈己见,不断改进现状,在不少方面还是颇有建树的,他也屡受朝廷褒扬。可以说,这十六年,是他为官生涯中最为光彩的一段。

阿思哈已人近古稀,其暮年如何,他自己心中没数,因为这大半辈子以来,一向都是前路未卜。

阿思哈迁任云贵总督不久,即赴蛮暮军营巡察,他根据实情,疏报该处军粮马匹不足,请朝廷拨给,这一下引火烧身,朝廷不久向他传谕道: “委任你作云贵总督,主要是考虑到你曾在北路军营做过事,许多事务都比较熟,然而你却一到任就奏报筹办粮草马匹困难,未免言过其实。你为官多年,难道只会依靠朝廷政府,不知道因地制宜,就地筹办吗?真是辜负了朕之器重!”根据谕令,阿思哈被革去总督职务,挂副都统衔在领队大臣上行走,以备察看。不久,阿思哈被授任正二品的吏部侍郎。然而,乾隆三十五年(1770),也就是第二年,皇帝又传谕令了,对阿思哈是什么态度呢?谕令中说: “阿思哈来京召见时,仍然强调其在云贵粮草马匹难办之事,拒不认错。问他为什么继任的彰宝就能办得粮马丰盈,而你却束手无策,他无言以对。问他革职后准备如何效力赎罪,他声言要同其他大臣督率官兵到边疆作战,真是荒唐可笑!阿思哈革职后既然留在兵营,也就与兵丁无异。他曾受浩荡国恩,却徇法获罪,理应冲锋杀敌,奋不顾身,立功赎罪。他却自列于大臣之列,不肯亲临阵地枪弹,贪生怕死,没有一点我满洲人骁勇诚朴之风!懈怠无用,怎能指望他改过自新,为朝廷效力?居心不良,罪不可免!仍旧革职,发往伊犁,自备盘缠弓斧,效力赎罪!”接到谕令,阿思哈心中虽然一片灰冷,倒也处之泰然。他打点起简单的行装,默然离京,向伊犁缓缓行进。风萧萧,沙漫漫,大地一片苍茫。伊犁,七年前阿思哈曾奉命到此办事,而今呢?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阿思哈在伊犁,形同一兵一民,无声无怨,勤勉劳作,一晃四年已过。

命运之神并未忘记清廷的这位老臣。乾隆三十九年(1774),他被召回京城,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同年七月,被授予左都御史,成为掌管察核官员,整饬纲纪的从一品大员。

乾隆中后期的清政府,社会局势已是夕阳西下,悲风渐起。这年,山东清水教首领王伦提出反对官府“额外加征”的口号,领导寿张农民举行起义。起义军纪律严明,英勇作战,屡败官兵,占领了南北交通的水陆咽喉临清旧城。清政府内惊惶失措,调兵遣将前往镇压,大学士舒赫德最先受命出征,紧接着,阿思哈被委派协助当朝附马拉旺多尔济率精锐部队、粮草武器前去增援助剿。经过几个月的征战,起义被平息,兵部进行评功论赏,由于拉旺多尔济率军向塔湾搜剿义军余部时,阿思哈没有同往,吏部对此严加审查,上奏皇帝,拟将其革职。阿思哈又一次面临厄运。幸运的是,乾隆帝下诏对他从宽处理,留任原职,并且在同年十一月,赐他紫禁城骑马。此时的京城,已是水瘦山寒,朔风清冽。年迈的阿思哈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缓缓地行进在紫禁城里,他举目环顾那重重殿宇,亭台楼榭,不禁百感交集,心想为了这大清王朝,我几十年来恪勤效力,东西南北奔走效命,曾为封疆大吏,督抚大员,也屡被革职,与兵丁为伍,真是辗转沉浮,历尽坎坷。如今却是物是人非,日之将西了……

阿思哈后又被授任吏部尚书,漕运总督,一年后(1775)病卒于京城,谥号“庄恪”,并被乾隆皇帝赐与祭葬,也可谓比较体面地结束了其一生。

相关参考

李国英

  李国英(?—1666年),汉军正红旗人,本籍辽东,明末清初将领。历官四川巡抚,兵部尚书,陕西、四川总督。封世职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李国英早年参军,隶属于大将左良玉麾下。清廷将李国英编入汉军正红旗,成

中国历史 阿思本舰队事件

阿思本舰队事件,是英国插手近代中国海军建设的一个阴谋。1860年,曾国藩向清政府建议,设三支水师以攻取苏州、常州和金陵。1862年初,总理衙门命令江苏巡抚薛焕(1815—1880)、两广总督劳崇光加紧

历史人物 清朝将领哈攀龙简介,哈攀龙后代生活在哪里

人物生平哈攀龙于1732年(雍正十年)中武举,1737年(乾隆二年)一甲一名武进士,授予头等侍卫。1744年(乾隆九年)任福建兴化镇(今莆田)城守副将,1746年(乾隆十一年)先后任河南南阳镇、福建海

大清第一支海军 阿思本舰队神秘消失始末

这是一支远早于北洋舰队的强大海军,西方的军史中称其为中英联合舰队。大清国在最艰难的时候勒紧裤腰带为它准备了巨款,而英国人也毫不吝啬地为它配置了许多先进装备。成军后,它却在政治口水战中迅速消亡。1863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简介

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协助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是清朝创立的第二号功臣,满洲第二号人物,最终被努尔哈赤幽禁而死。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简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1564年―1611年),爱新觉罗·塔克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的故事

清朝名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同母弟爱新觉罗·舒尔哈齐人物生平爱新觉罗·舒尔哈齐(1564-1611),清显祖爱新觉罗·塔克世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同母弟。舒尔哈齐的早年并不好过,很早就随同兄长努尔哈赤

哈迷蚩简介哈迷蚩历史原型 金兀术军师哈迷蚩结局如何

【哈迷蚩简介】哈迷蚩历史原型金兀术军师哈迷蚩结局如何  精忠岳飞哈迷蚩简介  哈迷蚩:足智多谋的军师。金兀术的左膀右臂,为人足智多谋,用计狠辣。  电视剧《精忠岳飞》即将播出,安泽豪在剧中饰演哈迷蚩是

世界历史 哈德良简介

哈德良(负于78-138CE)是皇帝罗马(河117-138CE),被公认为第三的五好皇帝(的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东尼皮乌斯和马可奥勒留谁统治公正)。他的统治标志着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通常以c.表

历史人物 图哈切夫斯基做出的贡献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人物贡献>军队建设>1924年,苏联根据国内战争的经验和工农红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的任务,进行了重要的军事改革。图哈切夫斯基积极参加了这一工作。他亲自领导了军师两级新编制的制定和部队的整编改装工作,

历史人物 有关于哈麻传记有哪些 元末权臣哈麻简介

哈麻(?-1356)元末权臣,康里人。字士廉。其母为宁宗乳母,故入为宿卫。因受顺帝宠信,累官为殿中侍御史,礼部尚书。至正初,脱脱为相,也先帖木耳为御史大夫,他趋附之,脱脱与太平、别尔怯不花等有隙,他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