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孔明内政强于周瑜而军事能力差得远
Posted 内政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孔明内政强于周瑜而军事能力差得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历史上孔明内政强于周瑜而军事能力差得远
人们对于周瑜和诸葛亮印象大都来自三国演义,事实上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很多内容与史实不同。我们下面根据多方面的史实来对二人进行比较:
1、在内政方面,诸葛亮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消除蜀国的内患,诸葛亮北伐目的,可能就是用战争的手段来缓解国内的分裂。但蜀国区区百万人口长期供十万大军连年征战,是需要相当的经济基础的。所以诸葛亮内政能力可评8分。周瑜方面: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从侧面亦可以看出周瑜的内政才干―― 1 周瑜二十岁就出任县长,三国志记载他很年轻就“恩信著于庐江”周瑜在内政方面的表现,史实虽少,但卓而不凡,内政评6分不成问题。
2、战术水平:正史上的诸葛亮一生打仗不多,胜利的战役更少,其最有名的就是北伐攻魏,也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六出祁山“,但每次都以诸葛亮撤退失败告终。诸葛亮 的军事才能在正史“三国志”里也早有评价:“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可见,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其短处。 周瑜:赤壁之战面对精通军事的强敌曹操和曹操的50万大军,周瑜在整个战役中表现出了完美的治军,谋略,用人,临阵指挥,战前预见等等综合军事能力,周瑜培养出来的5万水军军团表现了强大作战能力。军事能力,诸葛亮6分,周瑜9分。
3、战略水平:能体现诸葛亮战略水平的只有一个隆中对,隆中对存在着很多问题,毛泽东曾点评: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国势力分散,屡战屡败。周瑜传记载: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 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大意是:操新败,心悸未定,还不能和我们发生战事。我要求和奋威将军一起攻占蜀,得蜀后再撞⒄怕常留奋威将军守蜀汉,与马超结盟。我回来与主人守襄阳牵制操,奋威将军和马超趁势攻占操的后方(北方)。战略水平:诸葛亮5分,周瑜8分。
总评:诸葛亮19/30*100%=63分。周瑜23/30*100%=79分。
为何在演义小说中,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是孔明而非周瑜
赤壁之战是改变三国历史命运的一场重要之战,正史中周瑜火烧连船、击败曹操,继而三分天下。 不过今天说一下演义小说,那赤壁一战当然就是孔明表演的地方了。 一、孔明的作用 首先,孔明力主联吴抗曹,在江东舌战群雄,把主和派击下,而且还清楚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加强了孙权的决心。 权大悦曰:「 ”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 这是周瑜和鲁肃做不到的。 第二,周瑜的借刀杀人,这个计策亦是被孔明所识破,那当然照道理而言,孔明就有能力做到周瑜所做到的事。 第三,当时江东欠缺箭,而孔明能在三天内为联军提供到十万支箭,试想想,周瑜鲁肃能做到吗? 没有了这十万支箭,就算诈降如何精彩、借风如何成功,都不能对曹军发动一次性摧毁性的攻势!要知道,在江中战争必须用箭,而十万之箭对战事可带来极大的利益,而且在士气方面已经胜了一半。 第四,当然就是连周瑜都做不到而又最重要的:借东风! 试想想,这次赤壁如果没有东风,根本是不能取胜,当时风向是西北,亦即是把火船吹向孙权军,而亦是这个问题,使曹操不防范孙权军的攻势。 周瑜因没有东风使到自己呕血,可见其能力所限和其想得到东风的想求! 二、东吴三人组 再分析,周瑜、黄盖、鲁肃三人不能成为最大功臣的原因。 有很多问题都是周瑜不能解决的,上面已提过,而且水战方面,有甘宁、程普等可取代,诸葛亮亦可,所以周喻不是最重要。 黄盖的位置更是可有可无,诈降亦可找别人取代,或者更不用诈都可以,因为曹操发现船队去时候,就已经起疑,而且亦阻止不来了。 鲁肃在演义上,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最大的贡献可说是联刘和为孔明提供船了,更不能谈得上是最大功臣。 只能跟孔明争一日之长短者只是周瑜,不过在最重要的问题:东风是无人可比! 所以,孔明是赤壁之战中,毫无疑问的最大的功臣!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周瑜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第一、南郡之战赤壁之战过去之后,曹操虽然失败,但是荆州地区依旧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孙刘联合起来准备拿下荆州,曹操让曹仁等在江陵留守,襄
赤壁之战是改变三国历史命运的一场重要之战,正史中周瑜火烧连船、击败曹操,继而三分天下。不过今天说一下演义小说,那赤壁一战当然就是孔明表演的地方了。一、孔明的作用首先,孔明力主联吴抗曹,在江东舌战群雄,
周瑜的军事能力到底有多强?在正史中真的属一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瑜亲跨马櫟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
周瑜的军事能力到底有多强?在正史中真的属一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瑜亲跨马櫟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
《三国演义》中,很多人物、事件虽然在历史上都存在,刘备的军事能力大幅度降低,为了突出刘备是靠人心取得了天下,而非武力。周瑜也变成了一个气量狭小的人物。演义中还有很多人,因为“艺术需要”而或被贬低,或被
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制造了大量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事情。比如说“三气周瑜”、“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其实大多都是罗老师编撰的。而要说三国中被歪曲最严重的应该算是周瑜,
历史人物 “奇才”周瑜仅能“一步三计”,后梁刘鄩为何能被称为“一步百计”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鬼才”诸葛亮能够“一步一计”着实的非常不易。刘备靠着得到孔明而在蜀中称帝,成为三国中割据一方的霸主。>同时代喊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人杰周瑜,据说有“一步三计”之能。当时火烧曹操
刘备在很多方面都不如曹操,尤其是在谋略和军事能力方面。不过,刘备也有强于曹操的地方。而且刘备有两个突出的能力,几千年来都少有人能与他相比。首先是在得人忠心方面,刘备是出类拔萃的。所有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华,想要乘机除掉对方,便要求诸葛亮在10天内缴出10万只箭。令周瑜意外的是,诸葛亮竟在3天内完成,把周瑜气得不轻。事后诸葛亮还「三气周瑜」,导致周瑜36岁英
《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成语: 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