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清兵攻克镇江
Posted 清朝
篇首语: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清兵攻克镇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清兵攻克镇江
清兵攻克镇江
清兵在扬州屠城十日后,于五月抵长江北岸,与南岸的镇江隔水相望。南明镇江总兵郑鸿逵以水师扼江而守。
清军要强渡,必损失严重而难以奏效,于是采取了以大船虚张声势,以暗兵乘雾偷渡的办法。当时,清军在大船上特意大放灯火,在夜深人静时驶入江中,郑鸿逵令明军发炮轰击,大船皆沉入水中,郑鸿逵高兴非常,以为大胜,向福王连章告捷。
但是,明军高兴太早了。正当朝野上下一片欢庆声时,清兵在大雾的掩护下,已偷渡到了南岸。先头部队是数百骑兵,占据高地鸣螺号,摇军旗。明军始知上当,仓促列阵于甘露寺,可是已经晚了。大队清军纷纷上了南岸,明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郑鸿逵也就逃往福建去了。
清军既下镇江,直奔南京,福王夜宴闻之,跨马自通济门奔太平,再奔芜湖。马士英也顾不得福王,在卫兵的护卫下,挟帝母妃子逃往浙江。
这时守卫芜湖的明将是黄得功,见福王突然出现,不禁大惊,哭诉着说: “陛下死守京城,臣等尤可尽力,奈何听奸人之言,仓促至此?且臣等正对敌作战。如何扈驾?!”福王说: “非你不可了。我再无所依仗了。”黄得功流着眼泪说: “只好以死扈驾了。”
马士英、阮大铖先后逃到杭州,后来,马士英被清军捉住杀死,阮大铖投降清军,不久也死于阵中。
相关参考
“清朝遏必隆是贤臣吗?”,此语一出,势必会引来人们的众说纷纭。作为清朝的开国元勋,遏必隆曾经是一个好将士,好臣民。至于清朝遏必隆是贤臣吗,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考究。钮祜禄·遏必隆是满洲镶黄旗人...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中法...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中法...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间接连攻克苏州、常州,占领了嘉兴、昆山、太仓等地,并于7月1日攻克松江,逼近上海市郊。当时负责上海防务的苏松太道吴熙鉴于清兵无能,准备招募在上海的外籍人士组织队伍,抵抗太平
清王朝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留下的记载也是最多的,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却被列强联手侵略,导致我国很多的文化都损失了。其中闭关锁国的战略自然是原因之一。清朝割地赔款,被打的如此之惨有武器原因,但
清王朝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留下的记载也是最多的,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却被列强联手侵略,导致我国很多的文化都损失了。其中闭关锁国的战略自然是原因之一。清朝割地赔款,被打的如此之惨有武器原因,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喜欢看,以清朝为背景的古装电视剧,从一些剧照或是相关的照片,我们发现清朝的士兵身上穿的衣服并不一样,大多的区分是胸前贴着不同的字号,有的贴着兵,有的贴着勇。按理说他们都属于清朝的士兵
大家在看有关清朝的影视剧中,常常看到清兵衣服写着“兵”或“勇”字,这两种标志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这是区分不同兵种的设计。“兵”史书上记载,“兵”是清朝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了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军包括了满
喋血孤城——「”江阴八十一日”守城记笔者每当读到它,内心便会被狠狠的撞击和深深的震撼。无数次想要将其用文字的形式完整的记录下来,以期让更多的读者知道民族尊严是多么的珍贵,而捍卫它的代价又是何其的惨痛!
喋血孤城——「”江阴八十一日”守城记笔者每当读到它,内心便会被狠狠的撞击和深深的震撼。无数次想要将其用文字的形式完整的记录下来,以期让更多的读者知道民族尊严是多么的珍贵,而捍卫它的代价又是何其的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