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湘黔苗族起义
Posted 高利贷
篇首语:道理我都懂,可我要的不是道理,而是你的关心和体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湘黔苗族起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湘黔苗族起义
湘黔苗族起义
自清初改土归流以后,清政府在苗族地区建立了府、厅、州、县等政府机构,又建立了镇、协、营、汛等军事据点,对苗族人民进行直接控制。清朝各级大小官吏争相对苗族人民进行掠夺和剥削,满、汉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在苗族地区也大肆盘剥,兼并土地,役使贫苦苗民。高利贷条件比其它地区更为苛刻,一般都是以制钱800文当1000文贷出,每月加息钱50文,到3月不还,又转息为本,息上加息,一年利息,可四次转本,息过本金好几倍。地主、高利贷者还常乘苗民空乏时逼债,没钱就折算田地。此外,还有 “放新谷”、“断头粮” 等高利贷剥削。在苗族地区,土地日益集中,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愈益严重。
乾隆六十年 (1795年) 正月,贵州铜仁大砦营苗民首领石柳邓率先起义。湖南永绥厅石三保、凤凰厅吴半生、乾州厅吴八月等各砦苗民纷纷响应。他们提出 “逐客民、复故地” 的口号。“客民” 即满、汉地主和高利贷者。义军发展迅速,很快控制了贵州、湖南、四川三省广大地区。清政府派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率10余万兵力进剿。苗民利用高山峻岭,充分依靠各地群众,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不断给清军以沉重打击。
清政府又采取“以苗治苗” 的分化政策,以 “官秩” 和 “金帛” 进行招抚和利诱,收买叛徒,用计俘获了首领吴八月。嘉庆元年 (1796年) 十二月,义军杰出首领石柳邓在战斗中牺牲,使义军受到严重损失。
但苗族人民并未屈服,他们退入山中继续战斗。直到嘉庆十一年 (1806年),苗族人民的起义才被镇压下去。
相关参考
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亚努”的苗族首领,领导苗民向统治者进行斗争。他曾组织各寨苗族头人在“喝血坳”地主喝鸡血,发誓共同联合,战斗到底。并约定四月八日在某山聚众起义。起义后,义车连连获胜,一直打到了四川、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
人物生平自幼家道贫寒,好读书,苦练武,迫于生计,投身行伍,任镇远镇千总。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邓、吴八月领导湘黔苗民起义,他侦察报信,得上司赏识,提为台拱营守备。嘉庆二年(1797),随额勒登保清
1951年8月,王国兴在起义故址什存向中央民族访问团人员介绍1943年8月白沙起义的情况。70年前,在黎族领袖王国兴带领下,当时白沙县饱受国民党迫害的黎族苗族人民,密谋一场反抗国民党暴行的大暴动———
1951年8月,王国兴在起义故址什存向中央民族访问团人员介绍1943年8月白沙起义的情况。70年前,在黎族领袖王国兴带领下,当时白沙县饱受国民党迫害的黎族苗族人民,密谋一场反抗国民党暴行的大暴动———
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
一、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沉积,集中反映了苗族在与自然的抗衡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升华,在此间也就产生了苗族的审美意识。文山地区有句俗松桃凤凰苗族服饰语
苗族医药的起源很早。苗族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而苗族医药见诸史籍的时间也很早。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营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
一、苗族刺绣源流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传说有位叫兰娟的女首领为了记住迁徙跋涉的路途经历,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过黄河绣条黄线,过长江绣条蓝线,
苗族古歌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