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英使马戛尔尼来华

Posted 清朝

篇首语:没有道路直接通向成功,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来凝结这条漫长的道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 英使马戛尔尼来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 英使马戛尔尼来华

英使马戛尔尼来华

中国与欧洲交涉,最早是沙俄,其次是英国。沙俄在北方陆地,英国在东南海上。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统一台湾后,清政府于第二年开放海禁。英商凭东印度公司之力,在广州建商馆,与中国通商。后来,英商觉得广州关税重,而转至宁波、舟山。至乾隆时,更定浙江沿海关税,比广州更重,于是英商又转回广州。这期间曾发生两案: 一、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英商洪任辉骂广州海关监督,被清政府囚禁澳门; 二、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英船在黄浦放炮,炸死一华人,地方官逮捕英炮手,处以死刑。英政府为了改善自己同清政府关系,在乾隆五十七年 (1792年)派马戛尔尼为大使到中国,提出如下一些条件: 一、许英国派员驻京。二、许英商在宁波、舟山、天津通商。三、英商在京设一商馆。四、以舟山一小岛为租借处。五、在广东亦租借一处。六、于澳门、广州间内河运输免减税额。七、许英人在通商地传教。

时值乾隆八十大寿,清政府对英国并不了解,以为马戛尔尼为祝寿而来,清官员在天津让英船设旗,上书 “英国贡船”,令马戛尔尼立于船头。到京后,又令其到承德离宫觐见皇帝,行叩头跪拜礼。对马戛尔尼提出的一些条件则不予理睬,并严加驳斥。

马戛尔尼扫兴而归,英国政府并不甘心,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又派阿美士德使华,重申前请。但由于在朝见的礼节上发生争执,嘉庆皇帝根本未予接见。

英国政府企图用外交手段达到扩大经济侵略的目的失败后,就更多进行走私活动,甚至可耻地向中国贩运鸦片了。

相关参考

清朝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于公元1498年开辟到印度的新航路,标示着西欧向海外殖民掠夺的开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为他们掠夺的重要目标。那时,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封建国家,对

跪与不跪引发对满清的思考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并没有达到和当时的满清通商的目的,而马戛尔尼并没有无功而返,他真实地了解了中国,探明了中国的虚实,知道了中国几斤几两,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中国军队的真实情况。正当没有完成使命的马戛尔

跪与不跪引发对满清的思考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并没有达到和当时的满清通商的目的,而马戛尔尼并没有无功而返,他真实地了解了中国,探明了中国的虚实,知道了中国几斤几两,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中国军队的真实情况。正当没有完成使命的马戛尔

马戛尔尼和乾隆谈贸易制度为何谈崩

马戛尔尼和乾隆谈贸易制度为何谈崩?马戛尔尼肯下跪清朝会打开国门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793年8月,英国使团在马戛尔尼伯爵的带领下抵达中国。使团对外宣称来华是为了给乾隆皇帝贺寿,真实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之谜

海外贸易由来已久,与英国是在明崇祯时开始建立联系。清开放了四个口岸通商。在中国对外贸易进程中,英国很快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只有广州面对西洋人。要通过行商来交易,这是官府的特许商人。这些人去收购产品,运

两大帝国擦肩而过

乾隆皇帝画像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赴京觐见乾隆皇帝,于是,当时世界上的两大帝国有了一次错位的遭遇。从英国使团来到大清帝国的第一天起,两种文化、两种制度就处于不断的对话、交锋之中。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就有葡萄牙人派使团来华,其后荷兰人、俄国人,都没有少做努力,也都有所成就。只有英国使团的来华,波澜起伏。一 英国的对华接触从万历四年(1576)开始,英国商人就致力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之谜

海外贸易由来已久,与英国是在明崇祯时开始建立联系。清开放了四个口岸通商。在中国对外贸易进程中,英国很快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只有广州面对西洋人。要通过行商来交易,这是官府的特许商人。这些人去收购产品,运...

马戛尔尼还是马嘎尔尼? 清朝外国人名翻译趣谈

GeorgeMacartney(1737-1806年),是英国政治家、外交家,奉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之命,率领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于1793年抵达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却无功而返。这是中西交

马戛尔尼还是马嘎尔尼? 清朝外国人名翻译趣谈

GeorgeMacartney(1737-1806年),是英国政治家、外交家,奉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之命,率领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于1793年抵达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却无功而返。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可谈话题很多,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