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李时珍撰《本草纲目》

Posted 李时珍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李时珍撰《本草纲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李时珍撰《本草纲目》

李时珍撰《本草纲目》

中国的医药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医书很多,明朝的李时珍和他编撰的《本草纲目》,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出生于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的一个世代从医的家庭。祖父是个“铃医”,手摇铃串,游镇走乡,为人治病。那时候,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收入菲薄。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中了秀才后,最终成了当地的著名医生,并有多种医学著作问世。蕲州是个山区,盛产药材。李时珍在读书之余,经常跟随父兄跋山涉水,寻找和采集各种药草,学会了鉴别药物的本事。医生虽然能治病救人,但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常常受到士绅阶级的小视。因此,李时珍的父亲不想让儿子重走自己的老路,希望他也和其他的读书人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谋取高官厚禄,以改变家庭的社会地位。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在父亲的谆谆教导和时时督促下,14岁的李时珍便中了秀才。以后三次到省城武昌参加乡试,但都名落孙山。此后,他发誓不再参加乡试。父亲对他的决定表示同情,没有过分责难,后来,还转而支持他从医。父亲在家为人治病时,他常被唤到身边帮助抄写处方,学到了不少有关治病和医药学方面的知识。最终,他立志继承家业,做一名为百姓解除病痛的医生。

李时珍成为父亲的一名得力助手。他对病人态度热情,诊治认真。深厚的家学和丰富的经验,加上他勤于钻研思考,善于总结经验,治好了不少疑难病症,很快成了誉满一方的名医。

李时珍治病时,常能根据药物的不同特性,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灵活运用,纠正以往的成说。例如,道家术士把灵芝视为神物,认为吃了它可以长生不老,起死回生。李时珍经过研究后指出,灵芝只不过是一种食用菌,毫无神奇之处;至于方士所炼的丹药,服用后不仅不能延年益寿,反而有中毒致命的危险。李时珍这种科学的态度,是值得人们敬佩的,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中药以草木类药物为主,因此,我国古代的一些药物学著作称为“本草”。有些本草书还绘有药物图形。李时珍在学医、行医时,认真钻研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药物学书籍,从中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有的是记载不可靠,有的是错误的,有的是分类不清,有的是药效不准确,有的掺杂了迷信成分。这是关系人民健康甚至生命的事,不能不引起他的注意。而且情况在不断变化,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所积累的医药知识也不断增加,他认为有重新修订药书的必要,决心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去编写一本新的本草。他广泛阅读了800家医药书籍和其他古代书籍,为了积累资料,他在读书时还写了大量的札记和心得。

李时珍明白,要想完成这部书,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到山野中采集标本和实地调查。为此,他带着儿子和学生,勇敢地投向了大自然的怀抱。穷山恶水,锁不住他前进的双脚;酷暑寒冬,难不倒他坚强的意志。只要听说哪里盛产药材,他们就去到哪里。除家乡蕲州外,还到过湖北、江西、河南、江苏、安徽等省的名山大川。通过实地调查,解决了不少书本上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他在实地考察中,还虚心向当地的农民、渔民、猎人、樵夫、果农、工匠等劳动人民请教,征集到了许多民间治病的验方,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掌握的知识。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35岁的李时珍治好了楚王朱英世子的气厥病,被留在王府担任医职。几年后,又被推荐到京城的太医院。那时,嘉靖皇帝迷信方士,把太医院的医生与炼丹的方士一样看待。李时珍不愿同流合污,只在那里待了一年,便托病辞职还乡。在楚王府和太医院的这段经历,使他有机会阅读了那里珍藏的许多医学书籍,对他后来编写《本草纲目》很有好处。

李时珍44岁那年,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他便开始了浩繁的案头编写工作。他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结合自己长期从医的经验和搜集的资料进行新的构思和创作,三易其稿,历时将近30个寒暑,动员儿孙和弟子参加了校对、编次、抄写和绘图等工作,最后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完成。这时李时珍已经61岁了。

《本草纲目》全书50卷,190多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比前人的记载增加了374种;记录药方11096个,比从前医书多记录了4倍;附配动植物插图1110幅。这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药物学巨著,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提高了我国医药学的水平。它的问世,确立了在药物学的著作中按药物的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新的分类法,划分矿物性药物5部,植物性药物5部,动物性药物6部。每部之下,又分不同的类,类下再分不同的种。至于各种药物名称的来源和依据,药物的产地、形态、采集和制作方法,药物的性质、功用、临床应用效果和药理等,书中无不备述。因为这部书记载了众多的动植物和矿产品种,所以它又是一部研究动植物和矿物的科学专著。由于时代的局限,书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七十多岁高龄的李时珍病逝。三年后,《本草纲目》在南京首次刊印,不久传到日本,后来又传入朝鲜和欧洲各国,被译成拉丁、法、朝、德、英、俄等多国文字,影响遍及世界各地,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世界医药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关参考

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李时珍是明朝的名医,从小便对医学事业有兴趣,志在悬壶济世,救百姓于病痛中。李时珍因受其父影响,多阅读医学书籍,注重实践和知识的结合。李时珍终其一生在医学研究上,为了修改明朝以前的关于本草记载的错误,和

李时珍去世时并未见到《本草纲目》面世

1556年,在明朝楚王的封地湖北,楚王的一个儿子突然得了一种病,什么病呢?说白了就是抽风,找了好多医生都治不好。楚王很着急,慕名请来了当时很有名气的李时珍。李时珍给楚王世子开了一帖药。服完了李时珍开的

李时珍去世时并未见到《本草纲目》面世

1556年,在明朝楚王的封地湖北,楚王的一个儿子突然得了一种病,什么病呢?说白了就是抽风,找了好多医生都治不好。楚王很着急,慕名请来了当时很有名气的李时珍。李时珍给楚王世子开了一帖药。服完了李时珍开的

历史百科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我国明朝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医药学巨著,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几乎妇孺皆知。为医者无不研读这部巨著。就连远在英国的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也把《本草纲目》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明朝着实是一个有故事的年代

说起明朝,你能想到什么?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日倭?还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言二拍》?还是留传至今的《永乐大典》?总之,明朝着实是一个有故事的年代,难怪很多文学者

明朝历史 曾被进献给明成祖

李时珍老师在《本草纲目》里提到琼玉膏的功效是:常服开心益智,发白返黑,齿落更生,辟谷延年。这药虽然不能成仙、长生,但令白发变黑发、没牙变有牙的生猛功效,也应该能令万众常备常服。而我看中的是“辟谷延年”

名医李时珍为完成本草纲目花了多少年?

李时珍的父亲和爷爷是当地的名医,李时珍便从小对医术有深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当时医生是个很低贱的职业,不被他人尊重,李时珍的父亲便希望李时珍能够考中科举当个小官也好,能够光耀门楣,不被他人看不起。虽然李时

名医李时珍为完成本草纲目花了多少年?

李时珍的父亲和爷爷是当地的名医,李时珍便从小对医术有深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当时医生是个很低贱的职业,不被他人尊重,李时珍的父亲便希望李时珍能够考中科举当个小官也好,能够光耀门楣,不被他人看不起。虽然李时

“中国第一药典”《本草纲目》,为何直到李时珍去世才得以刊印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是我国明代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去世后被封为“文林郎”,被后世尊称为“药圣”。李时珍从医之后,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医药方面的研究,著述颇多,其中最为著名

中国历史 为什么达尔文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百科全书”?

在我国古代,用来治病的药物是以植物为主的中草药,而人们公认的古代本草学最权威的经典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李时珍(1518—1593),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中叶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