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明武宗朱厚照皇后夏氏

Posted 皇后

篇首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明武宗朱厚照皇后夏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明武宗朱厚照皇后夏氏

武宗朱厚照皇后夏氏

正德元年(1506)金秋时节,明朝皇宫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在满朝文武官员一片 “万岁” 声中,隆重无比的婚礼大典开始了。举行婚礼的正是当朝天子,16岁的朱厚照,册封为皇后的是军都督府都督夏儒的长女。尚是豆蔻年华的小姑娘,还在做七彩斑斓、扑朔迷离的人生之梦时,就被册立为皇后,贵为天下母。此时此刻,夏皇后在想什么呢?用女性的温柔博得皇帝的宠爱,夫唱妻随,恩恩爱爱?生个龙儿,让自己的地位永保无虞?即使生个公主,也可以作配至尊,享尽人间荣华富贵,过灿烂多彩的生活?然而,活生生的现实好像在作弄这位少女似的,本来这些或多或少属于她的一切,又似乎与她根本无缘。因为她进的是 “天下第一家”——帝王之家,明制内廷规制十分严谨,加诸于宫廷后妃的是各种禁条苛律,使你生活起居全无自由。又因为她嫁的这位夫君,虽贵为天子,却是个荒淫无度,醉生梦死的昏庸之君。

朱厚照,即武宗,为孝宗皇帝的独子,从小聪明伶俐,备得孝宗钟爱,刚两岁就被立为皇太子。因孝宗忙于政务,忽略了对这位储君的培养,陪伴他度过童年的是一批宦官。这些宦官大多是市井之徒,粗通文墨,却善于表演各种杂戏,如刘瑾等,为了博取皇储的欢心,常弄些鹰犬、鸟兽、角抵之戏供武宗游玩取乐,渐渐地使武宗入迷,以致荒废了学业。

弘治十八年(1505)孝宗谢世,15岁的朱厚照依次继统,不几天就受不了清规戒律、封建礼仪的约束,把批阅奏章朝政大事都交给宦官刘瑾,以其为司礼监。于是一批佞幸趁虚而入,集结在以刘瑾为中心的有: 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丘聚、高凤、罗祥等七人,他们皆为武宗东宫时的旧侍,此番凭借武宗的势力,成了宦官中的新贵,号称 “八党” 。武宗则又迷恋上武事,最感兴趣的是骑马射箭,有时竟挟带弓矢,单骑跑出禁门射杀鸟雀。

武宗与夏皇后新婚燕尔,对放鹰逐犬射鸟的事不甚放在心上,但没过多久就又渐渐纵情声色了。他常常带着几个宦官微服出宫,到那秦楼楚馆之地,陶情作乐,往往误认良家妇女为娼妓,任意闯进门去,纵情笑乐。夏皇后本性和柔,况且伴君如伴虎,对武宗一切作为,只有尽量迁就,少女般七彩的梦随之被惊断!

正德二年(1507)武宗大兴土木,用长达5年、耗费24万余两白金的代价,在西华门外太液池附近修了座多层的宫殿,此殿两厢设置密室,房屋勾连栉列,命名为 “豹房” 。“豹房” 刚落成,武宗干脆搬出皇宫,住进了 “豹房” ,称之为“新宅” ,日夜和一班美妓娈童纵情淫乐,不到一年就厌倦了。听说色目女子白皙幼润,姿色大胜中原,又搜罗了12个擅长西域舞蹈的美女进献。武宗在 “豹房” 里和12个色目美女歌舞淫乐,昼夜不休。

刘瑾见武宗完全沉湎于声色之中,便乘机窃取权柄,威福任情。当时有人讥讽说: 朝廷有两个皇帝,一个 “立皇帝” ,即刘皇帝,一个 “坐皇帝” 即朱皇帝。

正德末年,武宗又宠信边将都督佥事江彬,江彬是宣府人,为讨好皇帝和夸耀乡里,多次对武宗谈起自己家乡宣府的乐户妇女之美和迷人的塞外风光,劝诱皇帝去宣府一游。正德十二年(1517)夏,皇帝带江彬等人微服混出紫禁城,出了居庸关。江彬在此之前,早已通知了宣府的党羽为皇帝建造了一座行宫,取名为 “镇国府第” ,里面房宇幽深,廊檐环抱,铺设得金碧辉煌。江彬还将 “豹房” 内的珍宝、美女运到宣府,皇帝一见,满意地称为 “家里” 、终日在此饮酒作乐。到了晚上,在江彬引导下,骑马到街上闲逛,每遇高门大户,闯进之后就强迫家中妇女陪酒寻欢。第二年正月才返京,没几天,觉得不如在宣府痛快,又回宣府。不久王太皇太后病故,才回京发丧,丧事刚刚完毕,又出游去了。这次江彬带武宗去太原索求女乐,在歌妓中发现有一女子姿色出众、技艺过人,姓刘,是本地乐户刘良之女,晋王府乐工杨腾之妻。武宗一见便为之倾倒,马上用车载回,宠冠诸女,称之为 “刘美人” ,留侍左右,饮食起居都必得刘氏陪伴。连江彬都恭恭敬敬地称之为“刘娘娘” 。

饱览了塞外风情,武宗又欲南巡,遭到朝臣的强烈反对,处罚了上奏的大臣后,正好江西发生宁王朱宸濠叛乱。武宗乘机自称 “威武大将军” 亲自出征。一路上,武宗带着刘美人游山玩水,到扬州时,传旨征求异物,采选处女寡妇,一时闹得鸡犬不宁。武宗又好佛事,便带刘美人到各个寺院游逛,还让人制作了许多佛幔经联,都绣上 “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某与夫人刘氏施用”字样。

这样,武宗自正德十二年出幸宣府,十三年太皇太后驾崩回京奔丧,之后又出巡江西,十四年春回銮,接着又南巡,足足在外游幸了四年,他在位的16年中,倒有一半的年头不视朝政,只在各处游幸,所以时人称他为 “游龙” 。

正德十五年(1520)武宗游完南京回返北京,路过积水池时又驾小舟钓鱼为乐,舟翻落水,虽被救起,但自此染病在身。第二年三月终因纵欲过度而死亡。

夏皇后比武宗多活了14年,在忧郁寡欢之中去世。这位活在世上默默无闻,几乎被人遗忘的皇后,没想到死后却格外引人注目。

原来,武宗一生虽众多嫔妃,美姬常抱,但无子无女。这对处在帝王之家的夏皇后是最不幸的。为了确保孝宗、武宗这一系帝统长存,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定策,以武宗遗诏的名义,召兴献王朱厚熜入继帝位。朱厚熜即是明世宗,当年14岁。朝廷上下一致拥戴这个少君主,无非是以为皇帝年少便于控制,也可改变一下武宗时那令人不满的局势。但事与愿违,世宗比堂兄武宗强不了多少,武宗好 “佛” ,世宗就好“道教” 神仙之事,这且不论,世宗虽年纪轻轻,却个性极强,甚至乖张,又好虚荣。当他由外藩入继皇位,一步登天时,以维护自己的名誉为由,不接受以皇太子登极的礼仪迎接他,最后只得以天子之礼,在奉天殿即位,改年号为嘉靖。

世宗即位伊始,为了正本清源,下令要礼臣议生父兴献王的尊称。由于情况特殊,谁也不敢言语,这时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与群臣共议援引宋代故事,认为世宗是继承孝宗、武宗一系,建议称世宗的伯父孝宗为 “皇考” ,称生父即孝宗的亲弟弟兴献王为 “皇叔父” ,兴献王妃蒋氏为 “皇叔母” ,兴献王妃称世宗为 “侄皇帝” 。世宗一听,气愤难忍,怒气冲冲地说: “世上哪有这个道理,父母还可以易换的吗?” 从而挑起了 “大礼议” 之争。

礼议案争议之中,皇帝态度坚决,廷臣自杨廷和之下,确实也食古不化,不肯更改他们的主张,双方僵持不下,谁都不肯让步。这样,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下来,礼议一案相持竟长达3年之久,最终世宗皇帝施展其无边的权威把违背自己意愿的官员惩治法办,充军边疆的,夺去俸禄的,廷杖致死的共达200多人。兴献王的神主自安陆迎至北京,摆放进奉先殿旁新建的观德殿,上册宝,尊号 “皇考恭穆献皇帝” 而称孝宗为皇伯考。宫中就出现两位太后,一个是孝宗的慈寿张太后,一位是蒋氏兴国太后。至此,震动朝野的 “大礼仪” 一案以世宗的胜利而告一段落。

世宗与尊古势力争帝统的斗争,实质上是争压皇权,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斗争,这一切对于夏皇后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因她早被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世宗即位时,册后妃,尊太后的同时,也给予夏皇后一个尊称 “庄肃皇后” 。嘉靖十四年(1535)正月,夏皇后走完她寂寞的一生而告别了人生,刚刚平息的礼仪之争,现在又风波再起。夏皇后尸首停棺未葬之时,礼部朝臣上表,列丧葬礼仪之规制。按说,世宗皇帝应以君臣之礼为夏皇后穿丧服之中最重的斩衰,可是世宗皇帝此时大讲什么亲情之礼,他说: “大行夏皇后,是朕的嫂子,朕为夏皇后的小叔子,嫂、叔之间不用穿丧服。况且,朕现在还有张太后、蒋太后两宫太后在上,如果穿上这等丧服,就好像为母后所穿丧服一般,这不是太不像话了吗?” 礼部尚书夏言接着说: “既然皇上以嫂、叔之情,拒绝穿丧服,那么群臣也不敢以素服见皇上,肯请皇上暂时罢朝。” 世宗考虑了一下,认为此话有理,就答应了。等到再议定谥号时,又发生争议,时大学士张孚敬附会皇帝意奏道: “大行皇后既然是皇上的嫂嫂,就与历朝的元配皇后不同,用两个字或四个字就可以了。” 李时就说: “用八个字比较合适。”左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韬则说: “都是皇帝的皇后,为什么要搞一个特殊的呢?”这时众臣皆议论纷纷,因古代一般人的谥号才用两个字,明代世宗之前的皇后,除懿文太子、建文帝一系两皇后,一个没即位,皇后用两字,一个始终无谥号,其他封元后的皆用12个字。故众臣集议奏道: “古代之人崇尚质,不在乎量的多少,谥法一般都简单,质朴,以后的人增加了臣子之情,才讲究量的多少。我们生活在今世,就应行今制,大行皇后的谥号应与列圣列祖之皇后的谥号一样用12个字。现在有人提出要用2个字、4个字或者8个字的,于礼仪无凭无据,望皇上三思。” 世宗见大臣竟敢如此放肆,引经据典为夏皇后说情,不由得大怒斥责,要群臣重新商议。大臣早已诚惶诚恐,哪敢再议,只好请以张孚敬的折中方案去办,即用6个字,皇帝也勉强同意,于是才给夏皇后上谥号: “孝静庄惠安肃毅皇后” ,这场争论就这样结束了,大行皇后的遗体总算可以埋葬了。夏皇后带着这样被贬视的谥号又去作陪那荒淫的昏君了。过了一年,世宗觉得张孚敬所上的谥号不完备,6个字不配称武宗皇帝,这才给夏皇后改成12个字的谥号,曰: “孝静庄惠安肃温诚顺天皆圣毅皇后” 。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武宗朱厚照皇后孝静毅皇后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夏氏别名:孝静夏皇后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上元(一说大兴)出生日期:弘治五年(1492年)逝世日期:嘉靖十四年(1535年)正月职业:明武宗嫡皇后丈夫:明武宗朱厚照公公:

历史人物 孝静毅皇后

  孝静毅皇后夏氏  为明朝明英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皇后,但正德登基次年即从皇宫搬出,居住豹房,夏氏并不得宠。  夏氏死后与正德皇帝同葬于明十三陵之康陵。  :明武宗孝静毅皇后明武宗孝静毅皇后明清五百年

历史人物 孝静毅皇后

  孝静毅皇后夏氏  为明朝明英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皇后,但正德登基次年即从皇宫搬出,居住豹房,夏氏并不得宠。  夏氏死后与正德皇帝同葬于明十三陵之康陵。  :明武宗孝静毅皇后明武宗孝静毅皇后明清五百年

朱厚照的皇后妃子,历史上朱厚照与夏皇后的感情到底怎么样

历史上朱厚照与夏皇后的感情到底怎么样正德元年(1506年),夏氏被册立为皇后,而明武宗多年居于宫外,因此夏皇后没有子女,可能仍是处女之身。朱厚照与夏皇后的感情到底如何,史书讳莫如深,不见只字片语。但有

历史人物 朱厚照的故事 明朝明武宗朱厚照怎么死的 明武宗朱厚照的皇后儿子死因

  中文名:朱厚照  国籍: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491年10月27日(弘治四年)  逝世日期:1521年4月20日(正德十六年)www.cha138.com  职业:明朝

历史人物 孝静夏皇后与明武宗的感情如何

孝静夏皇后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妻子,正德元年被立为皇后。明武宗死后,因无子而由堂弟朱厚熜继位,夏氏被尊为庄肃皇后,死后与武宗合葬康陵,谥号孝静庄惠安肃温诚顺天偕圣毅皇后。孝静夏皇后与明武宗的感情如何>夏皇

明朝历史 明武宗朱厚照死因是什么

  明武宗朱厚照死因是什么?明武宗朱厚照墓在哪  明武宗朱厚照因落水染病而死  朱厚照他是明孝宗朱佑樘嫡长子,生母孝康张皇后。化名朱寿,自封为「威武大将军朱寿」。弘治四年(1491)九月二十四日(10

明朝历史 明武宗朱厚照南巡都做了哪些事

朱厚照为了巡游江南的梦想,做了太多的荒唐事,甚至为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与大明的国运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十四日,久怀异志、阴谋作乱的江西宁王朱宸濠杀死朝廷命官,率众起兵作乱。七月十三日,南京守

明朝 明世宗朱厚熄皇后陈氏

世宗朱厚熄皇后陈氏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丙寅,大明武宗皇帝朱厚照驾崩,按照惯例,应该由他的长子继承皇位,但是不巧,这位皇帝不但没有长子,甚至没有一个儿子。于是宪宗皇帝的孙子、兴献王朱祜杭的儿子

明朝历史 有关明武宗的陵墓

荒唐皇帝-明武宗简介明武宗(1491—1521)即朱厚照。孝宗长子。弘治五年(1492)两岁的朱厚照被立为皇太子。十八年即位,年号正德。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但小儿子生下来不久就死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