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何如宠生平简介?何如宠历史评价?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何如宠生平简介?何如宠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何如宠生平简介?何如宠历史评价?
何如宠
明末阁臣中忠贞于国且为人恬雅、左右逢源者,当属何如宠。
何如宠字康侯,是桐城人。他的父亲曾做过栖霞知县,在任时,洞察民情,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得民众爱戴。何如宠自小受到良好教育,他刻苦读书,学识渊博,万历二十六年(1598),一举考中进士。不久,由庶吉士升为国子监祭酒。到天启初年,何如宠已官至礼部右侍郎,协理詹府事。天启五年(1625)正月,改为左侍郎。
这时,东林党争已达到白热化。东林党人和阉党经过长期较量,在这一年中一见分晓。东林党首领之一的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阉党则疯狂反扑,任意编造《东林点将录》、《缙绅便览》、《百官图》、《东林同志录》等,据此大肆杀戮东林党人。至天启五年(1625),东林党人领袖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受迫害,史称“前六君子”。次年,魏忠贤又捕杀高攀龙、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七人,史称“后七君子”,同时,朝中大批官员受到牵连,何如宠与左光斗私交甚密,也在劫难逃,被认为是左光斗同党革职罢官。
崇祯即位后,为重振朝纲,安定政局,将魏忠贤贬谪凤阳,魏忠贤于途中自缢身亡,其党羽也被清除,受他迫害打击的旧臣又纷纷入朝任职。何如宠也被平冤昭雪,官拜吏部右侍郎,他还未起程上任,皇帝又下诏书,拜他礼部尚书。到礼部上任后,何如宠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当时,宗藩的婚嫁都必须向朝廷申请,由朝廷批准才为合法,但从万历末年,朝廷未对此事加以重视,有待批准命名嫁娶的已有成千上万个了,有人已到了垂暮之年,尚未得到准许成亲的官方证明,更有甚者,人已老死,尚无婚姻名份。何如宠把这件事做为一件大事,下决心处理好,不久,就有六百多人由官府批准得以完婚。
之后,大学士刘鸿训因事触怒了皇帝,皇帝盛怒之下处以极刑,何如宠犯颜直上,极力为他辩解,直到皇帝答应免去死罪,只罚为戍边。
明末政治极为腐败,官僚豪绅横行乡里,人民生活陷入绝境,从天启七年(1627)就有王二领导的农民起义,此后,烽烟四起,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崇祯二年(1629),已成燎原之势,陕北农民起义军攻占遵化城,京师安全也受到威胁,处于戒备状态。朝中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但君臣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同时也开始了。有大臣建议,聚集私人财产用以补国库不足,作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皇帝无法决定,就将这个建议交由大臣们讨论,很多大臣在乱世中也没有了主张,只随声附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何如宠却公开反对。他认为这样做虽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也不是一个妥善的好办法,因为它的结果,很可能会引起内部的混乱,外乱未平,又起内乱,局面如何就不堪设想了。皇帝在两种意见中还是无法决定,就将何如宠召到内宫,共议这事的利害得失,何如宠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向皇帝反复陈说利弊。皇帝别无良策,又不愿听从何如宠,这事就不了了之。
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韩爌要求辞官归居,皇帝准许了他的请求。这时,侍郎周延儒、尚书何如宠、侍郎钱象坤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阁为相。何如宠入阁时,北方的后金势力已非常强大,大举入犯中原,万历四十七年(1619)在萨尔浒大败明军,后金首领、后来的大清朝奠基者努尔哈赤又亲帅大军接连夺取辽东重镇沈阳、辽阳、广宁,并将都城迁至沈阳,明廷起用兵部尚书孙承宗驻守辽东,孙承宗则倚重宁远守将袁崇焕,以锦州、宁远为重点设关外防线,使努尔哈赤的进攻势头受挫,稳住了边境局势。天启五年(1625),朝廷改由高第镇守辽东,高第一反孙承宗的措施,放弃关外,回兵到关内。袁崇焕坚守宁远孤城,誓死抗命不从。次年,努尔哈赤乘机进军攻占大片土地,围攻宁远城。袁崇焕坚守拒敌,重创努尔哈赤,最终取得胜利。宁远之战是明对后金作战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后金对英勇善战的袁崇焕强攻不下,改用智取,施用反间计使崇祯皇帝相信袁崇焕通敌,崇祯信以为真,怒杀袁崇焕,并要株连其九族。何如宠知有冤情,努力相救,结果袁崇焕被处死,族人三百余口免于一死。不久,何如宠累加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崇祯四年(1631)春天,何如宠参与主持会试,做为副总裁协助周延儒,会试结束后,何如宠请求放归,崇祯皇帝不准,但他去意已决,连续上书,先后共达九次,崇祯无奈,只好准许。临行时,何如宠面见崇祯辞行,向崇祯讲了许多治国的话,然后挥泪告别。回到家后,他又上书请皇帝时常翻阅《资治通鉴》,学习治国之道,并劝诫皇帝明辨是非,分清忠佞,言语十分恳切,崇祯帝看后,为之动容。
崇祯六年(1639),周延儒受到温体仁的排挤,为了与温体仁对抗,便想到了何如宠,于是请何如宠复出,何如宠已厌倦官场,坚决不肯答应,共上书六次坚决辞请,周延儒只好作罢。不久,温体仁顺利的取代了周延儒,登上了首辅宝座。
何如宠自此游戏田园,与世无争,过着温馨恬雅的生活,直到崇祯十四年(1647)以九十余岁高龄死去。李自成攻下北京后,明皇室得以逃命者奔走南方,以南明政权惨居一隅,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继位。朱由崧临死之际还念及何如宠的功德,赠何如宠以太保,并赐谥号文端。
何如宠还有一个哥哥,名何如申,与何如宠同年考取进士,后官至户部郎中,曾负责辽东督饷。何如申为人清正,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军兵爱戴,后曾任浙江右布政使。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史中是如何记载何如宠的 有关于他的个人作品有哪些
何如宠(1569年~1641年),字康侯,号芝岳,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枞阳镇何家青山)人。>明史记载>何如宠,字康侯,桐城人。父思鰲,知栖霞县,有德于民。如宠登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由
明景帝朱祁钰(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之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葬于北京市郊的金山口,明朝诸王的墓地。明景
明景帝朱祁钰(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之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葬于北京市郊的金山口,明朝诸王的墓地。明景
历史人物 武则天简介秘史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男宠儿子 评价武则天与李治的故事
中文名:武曌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 国籍:中国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利州 出生日期:武德七年(公元624年2月17日)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职业:唐朝
历史人物 武则天简介秘史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男宠儿子 评价武则天与李治的故事
中文名:武曌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 国籍:中国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利州 出生日期:武德七年(公元624年2月17日)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职业:唐朝
《论语》之内容何如《论语》全部,最重要者:言学、言政、言仁是也。
问现今流行本《尚书》何如现今之《尚书注疏》,即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加真《今文尚书》三十三篇,共为五十八篇,并伪孔安国传作底本,而凑成者也。
袁氏三妹为何如人袁随园提倡风雅,一时红粉,多拜门墙。其妹素文、绮文及堂妹秋卿,亦均能诗,随园曾选其诗,刊成《三妹合稿》,传播艺林;时人比之“孝绰三妹”。(按素文名机,绮文名杼,秋卿名棠。)
徐贤妃为何如人,有何撰作徐贤妃名惠,为唐太宗之妃。自幼聪慧,善属文,以诗赋见长。撰有《奉和御制小山赋》及《秋风函谷关应诏》等诗。
薛涛为何如人,试举其诗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女;父郧,因官流寓于蜀。涛八九岁能知诗;后遂扫眉涂粉,与时士游。能造松花纸,及深红小彩笺,有名于时。诗章颇多,七绝尤妙!今录其《柳絮》一首:二月杨花轻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