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张四维生平简介?张四维历史评价?
Posted 内阁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张四维生平简介?张四维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张四维生平简介?张四维历史评价?
张四维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生于嘉靖五年(1526)。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他所处时代,正是明王朝走下坡路,由稳定趋向动荡,统治阶级日益腐败,政治黑暗,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整个社会混乱不堪,黑白颠倒,忠奸混淆。大臣们互相仇视,极少关心国家大事。处于此种环境下的张四维很自然地形成了做事谨小慎微的风格。
张四维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中进士,是该科进士第二甲第86名,同榜进士比较有名的还有李如松、马自强等。李如松是后来抵抗日本侵略、光复朝鲜的明代著名将领。张四维因擅长文学书法,以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庶吉士是进士在殿试后,成绩名列前茅的入翰林院学习的官职。学习三年后,授予翰林院编修官职。穆宗隆庆初年(1567),张四维进升为右中允,管理礼仪、启奏的官职,主要负责讲解经史,随后又升为左谕德。
张四维生得风流倜傥,而且机智聪颖,对国家大事十分了解。并因为受当时两个著名将领杨博、王崇古的影响,对边疆的事情颇为熟识。为此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十分赏识他,破格提升他为翰林院大学士。只过了两个月,又任命他做吏部右侍郎(吏部副长官),辅佐尚书,管理吏部事务。
明代初期,元朝的蒙古族残余势力退出中原以后,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部。后来他们相继臣服于明朝,每年都要向明朝进献贡品。这一年,因为鞑靼部首领俺答汗进贡之事,朝廷大臣,纷争不已,不知该如何处理才妥当。四维为了讨好首辅高拱,主动要求承担重任,把这件事办得挺有分寸。为此,高拱越发把四维看作一个人才,四维更是跑前忙后,竭力讨高拱的欢心。他的作为,引起朝廷中许多大臣的嫉妒。御史郜永春,当时在河东(今黄河东部)视察盐务,他在向朝廷的奏文中说:河东盐业秩序的破坏,是由于地方豪强势力横行霸道、富商大贾欺行霸市。并指出张四维、王崇古就是地方豪强势力。张四维的父亲、王崇古的弟弟就是富商大贾。四维为此上奏替自己辩护,并要求辞去职位。高拱极力袒护他,好言相慰,才使他留了下来。
第二年初,大臣赵贞吉因为与首辅高拱不和从内阁中辞职。高拱想帮助张四维进入内阁,内阁是明朝设立的协助皇帝办理政务、作皇帝顾问的机构。但朝中另一位大臣殷士儋,靠拉拢关系进入了内阁。此举令朝廷大臣很不满,御史赵应龙上书弹劾殷士儋入阁是由太监的帮助。但由于皇帝的保护,仍留在了内阁。而此时,也有人上书弹劾张四维,使他辞去了刚提升的吏部左侍郎的官职。随之,殷士儋也被迫辞去官职。东宫太子即皇帝位后,让张四维充当侍班官。给事中曹大埜说张四维靠贿赂高拱,才得以被东宫太子选中。四维赶紧上奏为自己辩解,要求辞去这个职位。但皇帝不允许,张四维只得上任。
不久,穆宗朱载垕死去。高拱因激怒皇帝被罢去官位,张居正出任首辅,辅佐明幼主朱翊钧,推行“一条鞭法”,整顿吏治,为明一代权相。张四维于是也以有病为由回到老家。在家乡虽游山玩水,但仍不时向张居正进贡,以疏通关系。另外还结交武清伯李伟作为依靠。李伟是慈圣皇太后的父亲,老家也是山西。神宗万历二年(1547),张四维应召掌管詹事府,詹事府是太子所属机构。次年三月,张居正请求增加阁臣数目,就推荐了张四维。而大宦官冯保和他关系也不错,因此,张四维就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官职进入内阁,参与军国大事。
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初期,严戒浮夸,推行务实。对于当时颓废的朝廷风气,颇有扭转。但是他权势欲极强,有时见利忘义,甚至不择手段地对付与自己不和的人,以致朝廷大臣都害怕他。朝廷大事都由他来决定。甚至在万历六年(1578)回江陵给其父办丧事期间,一应大事内阁大臣不敢独自决定,派差役驰往江陵,听候张居正处理,根本不把另外两名内阁大臣吕调阳、张四维看在眼里。张四维因是张居正引进内阁的,故对他言听计从,谨小慎微,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是跟随张居正受赏赐,进升官职罢了。居正死后,四维才成为首辅,掌握实权。后来累官到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的高位。
张居正当政时,四维为了讨好张居正,不能不迎合张居正,按张居正的旨意行事,不敢违反。但慢慢地就不能忍受了,因此草拟旨意常违背居正的意愿。以致令张居正逐渐对他产生了恶感。张四维接任首辅后,深知朝廷上下,都极厌恶张居正的专横,便想改变张居正的一些措施,来笼络人心,以获得宽厚正直的名声,稳定自己的地位。正遇到皇太子出生,颁发诏书于天下。张四维乘机向皇帝上书: 如今朝廷法纪清明,国内和平安定,完全称得上是太平盛世。可是文武官员们,不了解朝廷励精图治的本意,做事急功近利,导致征敛没有限制,政策漏洞百出,朝廷内外议论纷纷,完全丧失了爱民之心。正好借这个大喜的日子,除去一些不当的政策,广布皇恩,让天下黎民百姓都感激您的恩德,这是稳定民心,建设好国家的关键。皇帝阅后,极为赞赏,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以后,朝廷政局发生了变化,一改居正时的雷厉风行,逐渐转向敷衍了事,朝内纲纪松弛。但上书言事的人多了起来,很多人上书弹劾张居正以及他的一些措施。
张四维的这些做法,使张居正的一些同党非常害怕。像王篆、曾省吾等人,结交内阁大臣申时行来作靠山。当时大宦官冯保想靠两宫皇太后的徽号来取得伯的爵位,讨厌张四维主持这件事。王篆、曾省吾知道这件事后,重贿冯保,怂恿他在皇帝面前诋毁张四维。并且唆使与他们要好的御史曹一夔弹劾吏部尚书王国光,说他讨好张四维,得以使其表弟王谦被提拔为吏部主事。申时行拟旨罢免王国光,并且贬谪王谦。张四维用皇帝的名义安慰留用他们,又让他们恢复了原职。但御史张问达又弹劾张四维,使他非常狼狈。于是他向冯保的两名心腹徐爵、张大受求救,通过他们贿赂冯保,才使冯保手下留情。申时行就把张问达贬到地方上去了,以此来安慰张四维。张四维认为申时行参与了这一个阴谋,不免对他非常恼恨。不久,宦官张诚诬陷冯保,致使冯保势力大受打击。于是,四维就策划他的门生江西道的御史李植上奏弹劾冯保,说他有应当死的十二条大罪。皇帝这时也对冯保产生厌恶之心,就下旨查办冯保。结果,冯保、王篆、曾省吾等人都被赶出朝廷,政局为之一变。
此后,张四维选择了一些被张居正压制的人才,参与到政权中来。虽然张四维没有把这部分人全部选用,但是他极力反对前任的一些做法,使他声望很高,朝廷上下对他推崇备至。
云南地方官献贡金时,由于误了日期,皇帝要治土官的罪,并要下诏提取云南府库里所藏矿银20万两。后来因为张四维的劝告,才没有实行。不久张四维因父亲去世而告老还乡。当服丧期快要结束时,张四维突然死去,终年59岁。朝廷为他隆重下葬,授予他太师尊号,谥号文毅。
张四维的两个儿子,长子泰征,次子甲征,都是张四维在内阁时中进士。后来泰征做官到湖广参政,甲征做官到工部郎中。
相关参考
张四维是明朝内阁首辅,生于公元1526年,去世于公元1585年,万历十年在张居正去世之后,继任内阁首辅的位置。 张四维出生山西盐商世家,父亲是蒲州著名的富商,舅父王崇古官居兵部尚书、陕西总督,善
张四维是明朝内阁首辅,生于公元1526年,去世于公元1585年,万历十年在张居正去世之后,继任内阁首辅的位置。 张四维出生山西盐商世家,父亲是蒲州著名的富商,舅父王崇古官居兵部尚书、陕西总督,善
张居正是明朝最出名的宰相,有“千古一相”的称呼。他人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在万历初年实行的那一场改革。这场改革给已经慢慢开始走下坡路的明朝,带来了新的活力。其中最为瞩目的,便
张四维是明朝内阁首辅,生于公元1526年,去世于公元1585年,十年在去世之后,继任内阁首辅的位置。 张四维出生山西盐商世家,父亲是蒲州著名的富商,舅父王崇古官居兵部尚书、陕西总督,善谈兵事。
马自强马自强,字体乾,号乾庵。同州(今陕西大荔)人,明嘉靖(世宗朱厚熜)三十二年(1554)中进士,同科进士还有以后比较著名的张四维、李如松等。马自强所处时代正是明朝中期。此时的明朝,已经失去了初期那
张居正是明朝最出名的宰相,有“千古一相”的称呼。他人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在万历初年实行的那一场改革。这场改革给已经慢慢开始走下坡路的明朝,带来了新的活力。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一条鞭法”。 尽管
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磐,其于嘉靖五年出生于蒲州风陵乡,其出生于盐商世家,其父便是当地的富商。张四维幼时便聪颖好学,嘉靖十五年,张四维考中秀才,次年,其舅父王崇古考中进士。嘉靖二十八年,张四维以第二名的
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磐,其于嘉靖五年出生于蒲州风陵乡,其出生于盐商世家,其父便是当地的富商。张四维幼时便聪颖好学,嘉靖十五年,张四维考中秀才,次年,其舅父王崇古考中进士。嘉靖二十八年,张四维以第二名的
·蔡四维蔡四维,工程力学家,长期从事工程结构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弹性地基梁解法,杆系结构的矩阵方法,纤维复合材料叠层板壳的分层分析法和高阶理论以及有关短纤维复合材料的裂纹扩展、粘弹性等方面,有新的
朱翊钧亲政之后,首辅张四维,继任后的内阁。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张居正卒,朱翊钧开始由自己总揽万机,继任内阁首辅的是张四维。由张居正临死前密奏而得任阁臣的潘展,因“秽迹昭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