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李如松援朝抗日

Posted 明朝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李如松援朝抗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李如松援朝抗日

李如松援朝抗日

16世纪末,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列岛,日本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满足封建领主和商人的欲望,丰臣秀吉积极向外扩张,打算侵占朝鲜后,再进而侵略中国大陆。万历二十年(1592年),小西行长等率日军18万人突袭朝鲜,朝鲜承平日久,200多年没打过仗,军队一触即溃,短短3个月,日军便占领了王京汉城、平壤等城,俘获了朝鲜王子,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朝鲜国王逃到义州,急忙遣使向明朝告急。明朝廷认为朝鲜是明东北的屏障,唇亡齿寒,必须出兵救援。但开始颇为轻敌,只派游击史儒统兵3000余入朝,结果在平壤附近中埋伏全军覆没。败报传来,举朝震惊,即派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率军抗战,但兵部尚书石星对此役缺乏信心,另派嘉兴人沈惟敬与日本议和。沈惟敬到平壤,低声下气地乞求和平,小西行长骗他说: “希望天朝按兵不动,我不久当还,以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尽还朝鲜。” 明朝廷不许,下令出兵。李如松是名将李成梁的儿子,李氏本为朝鲜人,这之前如松已屡立战功。十二月,如松率4万大军东渡,来到鸭绿江边,只见对岸群山笼罩于云海之中,监军慷慨激昂地说:“这就是你们立功封侯之地了!”第二年一月,明军很快进到平壤城下,攻城相当困难。李如松亲率敢死队冲锋,坐骑被炮击毙,换匹马再战,前锋稍退,他斩一人督战不已;他的弟弟李如柏被铅丸击中盔顶,也毫不畏惧;60多岁的老将吴惟忠,胸部中弹洞穿,仍高呼督战。不久攻入城内,日军南逃。如松连胜,便有些轻敌了,在王京附近中埋伏,精锐受到很大损失。宋应昌急于成功,命沈惟敬去和谈,而日军也因缺粮,急欲休整,便同意归还王京,送还王子,退至釜山一带,朝鲜故土一时复还。

相关参考

抗倭援朝战大破日军 大明史上李如松真神将也

一般人说到抗倭,只是知道戚继光。其实,戚继光是以装备了世界最先进武器的朝廷正规军去打一帮日本浪人和海盗。打赢了很正常。在明朝说起抗倭,真正的第一人不是戚继光,也不是俞大猷,而是李如松。很多人都不知道李

抗倭援朝战大破日军 大明史上李如松真神将也

一般人说到抗倭,只是知道戚继光。其实,戚继光是以装备了世界最先进武器的朝廷正规军去打一帮日本浪人和海盗。打赢了很正常。在明朝说起抗倭,真正的第一人不是戚继光,也不是俞大猷,而是李如松。很多人都不知道李

历史人物 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李如松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李如松别名:李子茂,李仰城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辽东铁岭卫出生日期:1549年逝世日期:1598年5月8日职业:辽东总兵主要成就:平定宁夏叛乱、指挥抗倭援朝战争官职:太子

李如松的墓在哪里 李如松是怎么死的

...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之长子,明朝名将。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

历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抗日援朝”英雄

  中国古代史上抗倭名将代不乏人,比如明朝的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李如松等等。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击败日军的,则是唐朝名将刘仁轨。  和其他名将不同,刘仁轨是个文官。他出身贫寒,爱好学习,只

杀14万倭寇让丰臣秀吉胆寒 李如松

李如松,辽东人。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后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侵略计划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

杀14万倭寇让丰臣秀吉胆寒 李如松

李如松,辽东人。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后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侵略计划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

将门有将,得无愧乎。明朝李如松和他的辽东铁骑,碧蹄馆一战成名

说起明朝中后期,最具战斗力的部队,无外乎辽东铁骑,戚家军和关宁铁骑。戚家军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组建,主要战绩就是平定沿海地区的倭寇,后来驻守长城边境,最后参加援朝抗倭战争。那么关宁铁骑是袁崇焕率领,主要对

宰杀14万倭寇让日本胆寒 比戚继光更狠的李如松

李如松,辽东人。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后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侵略计划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

宰杀14万倭寇让日本胆寒 比戚继光更狠的李如松

李如松,辽东人。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后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侵略计划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