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生于末世运偏消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 生于末世运偏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 生于末世运偏消
生于末世运偏消
明思宗若生在明中期,再怎么不济,也能使国家保持清平的局面,然而,他偏偏生于末世。他接受了一个烂摊子,经万历、天启两代的糟蹋,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军队不堪一击,外有满清压境,内有农民起义。更为可怕的是,整个政府机构及士大夫阶层都彻底腐化了,经过几十年的党争,无谓的党派斗争已成为惯性,在所难免,贿赂公行,选出的官,文者无谋,武者无勇,上下内外,通同扯谎,事事皆坏极了。皇帝看到这局面,真是太着急了,只希望一夜之间就能整顿朝纲,使老大帝国恢复青春,他自己认真负责,便希望臣下也如此,然而哪里行得通? 于是他又愤怒又失望,便用重刑处罚臣下,结果使君臣更为离心离德。臣下批评他说:“陛下求治之心操之太急,酝酿而为功利,功利不已,转为刑名。” 可年轻的皇帝哪里听得进,仍是一味地急躁,他政治经验不足,又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用人不当,便反复换人,动不动就逐杀朝官,到崇祯末,内阁大学士前后换了51人,杀了2人,诛杀了7名总督。这样一来,一方面使大小臣僚不敢任事,人们皆明哲保身,另一方面奸佞之徒利用皇帝的弱点,大进佞词,或以严刑峻法苛责对立派。朝廷上唇枪舌剑,不讲安邦治民,只是无聊的指摘吵骂。一次,天象发生星变,各派大臣又来劲了,借此大作文章,互相指责,吵得不亦乐乎。对此,皇帝非常讨厌,便不再相信文武群臣,甚至以后也用宦官监视群臣,使政治局面更为混乱。由于崇祯帝特别克己勤政,旧史对他的失败尤为痛惜,以为如果他不那么急躁,也许就能成功了。然而,不急于求成,或许导致因循,不严厉治下,也可能无法控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崇祯的宝座正安放在火山口上。
相关参考
大明隆庆元年(1567年),是一个明朝人记忆中,景况极度残酷的年头。这年的困难程度,以这时的五品学士,几年后铁腕强人张居正的晚年回忆讲:曾有异于汉唐末世乎?从辽东到甘肃,鞑靼土蛮骑兵动辄十几万人,组团打砸抢烧...
大明隆庆元年(1567年),是一个明朝人记忆中,景况极度残酷的年头。这年的困难程度,以这时的五品学士,几年后铁腕强人张居正的晚年回忆讲:曾有异于汉唐末世乎?从辽东到甘肃,鞑靼土蛮骑兵动辄十几万人,组团打砸抢烧...
大明隆庆元年(1567年),是一个明朝人记忆中,景况极度残酷的年头。这年的困难程度,以这时的五品学士,几年后铁腕强人张居正的晚年回忆讲:曾有异于汉唐末世乎?从辽东到甘肃,鞑靼土蛮骑兵动辄十几万人,组团打砸抢烧...
中国古代荒淫残暴的昏君不少,但像宋前废帝刘子业这样荒淫到泯灭人伦,残暴到丧失人性的变态魔王却史无前例。他的累累恶行罄竹难书,身处末世的他心理已经扭曲变态,以至于只能通过残暴来掩饰恐惧,用放纵来宣泄
明朝末世奇景:1644年中国同时存在三个皇帝 公元1644年,也就是—— 大明朝崇祯十七年 大清朝顺治元年 大顺朝永昌元年 紫禁城的黄昏 时间:1644
英雄有两种,打出来的和忍出来的。打出来的英雄生猛亮丽,如项羽,然秋后轧账,常不及忍出来的英雄收益广大,如刘邦。在汉末,若曹操、诸葛亮算前一种,刘备和孙权就属后一种,更是后者中的翘楚,此子老于忍耐,
<我成为崇祯以后>,作者:鲟鱼.他并非昏君,却偏逢末世;他勤勉一生,却江山易主。用穿越来还原历史,用亲历为崇祯平反。17K文学网历史小说排行前10名,超人气连载中!特别的穿越,特别的历史!
朱元璋登上皇位后,鉴于历史上宦官祸国乱政的事例,曾说: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于是规定宦者不许读书写字,不准兼外臣文武衔,不许干预政事等。但他却为此开了先例。如派
钱谦益与袁崇焕都是晚明末世人物。袁崇焕的功绩主要有3个:宁远之战打破努尔哈赤不可战胜的神话;修建了让清军再也无法逾越的关宁锦防线;宁锦之战大败皇太极。可是,他却被明朝末世皇帝崇祯以“通敌资敌”的叛逆之
钱谦益与袁崇焕都是晚明末世人物。袁崇焕的功绩主要有3个:宁远之战打破努尔哈赤不可战胜的神话;修建了让清军再也无法逾越的关宁锦防线;宁锦之战大败皇太极。可是,他却被明朝末世皇帝崇祯以“通敌资敌”的叛逆之